郭智麗
摘要: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建設(sh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對于園林植物養(yǎng)護和管理工作而言,往往具有不間斷管理的特點,必須從植物的生態(tài)學特性出發(fā),掌握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并采取有效的防護和管理措施,促進植物健康成長。本文將從園林植物水分調(diào)節(jié)、施肥管理、中耕除草、苗木的整形和修剪等幾個方面論述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和管理。
關(guān)鍵詞:園林植物;養(yǎng)護;管理
1園林植物水分調(diào)節(jié)
1.1灌水
對園林植物進行灌水通常有三個目的:第一,是為了保持土壤根部含水量,主要是幫助園林植物成活。通常新株種植完畢,要確保其能夠成活,必須做好養(yǎng)根工作,這就需要有足夠量的水分,這樣能夠使土壤與根系結(jié)合在一起。第二,是為了促進植物生長。通常植物生長的旺季是夏季,處于這個時期的植物往往會產(chǎn)生大量的干物質(zhì),同樣也需要較多的水分,同時,受夏季氣溫高的影響,植物蒸發(fā)量往往比較大,如果沒有充足的降水,就需要通過人工灌水的方式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求。第三,是為了幫助植物更好地越冬。水的比熱容往往比較大,熱容量也較高,這樣在冬季寒冷的天氣里,能夠保護園林植物免受凍害,同時園林植物在溫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中其根系休眠期會大大延遲,這樣就能為植物吸收充足的水分,用于植物蒸騰消耗,還能有效防止枯梢。保持冬水充足,能夠讓土壤儲備足夠的水,這樣能夠防止遇到春旱時植物受到傷害。
1.2排水
如果園林植物周圍存在比較嚴重的積水現(xiàn)象,為了避免對植物生長造成不利,應當及時將水分排出。因為在積水過多的環(huán)境里,土壤含氧量大大降低,這時候植物根部往往會進行無氧呼吸,時間一長,就會在植物內(nèi)部產(chǎn)生酒精積累,酒精往往會導致細胞蛋白質(zhì)凝固,最終導致植物死亡。同時在有積水的情況下,會大大降低土壤的通氣性,這時會抑制良性細菌的活動,進而對土壤根部影響元素的有效性造成不利影響。另外,土壤在缺氧狀態(tài)下,還會產(chǎn)生一些還原性物質(zhì),對植物根系造成破壞。
2施肥管理
要想保住園林植物健康快速生長,還要定期對土壤進行施肥,加強施肥管理,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在對園林植物進行施肥之前,要充分考慮兩點:一是要確定好植物體根系的范圍,對于植物根系發(fā)達,扎根較深的植物,在進行施肥時要控制好深度。通常這類植物主要有油松、合歡樹以及銀杏樹等,而如果植物根系較淺,那么施肥深度也應當淺一點,這類植物主要是小喬木、梧桐樹以及灌木等。二是要合理選擇施肥時間,這就需要實時跟蹤天氣變化,盡可能地選擇晴朗的天氣,這時候土壤比較干燥,對施肥工作開展極其有利。而如果是下雨天,植物根系對水分的吸收速度比較慢,同時對養(yǎng)分的吸收效果也有不利影響,在雨水的沖刷下,會造成肥料的浪費。在很多農(nóng)村,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即便是不需要施肥,同樣能正常生長,所以要提高土壤肥沃度,可以通過增加綠地土壤的有機質(zhì)來實現(xiàn),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施加化肥予以補充。至于有機肥料,在施用之前,應讓其充分發(fā)酵、腐熟,盡可能不要使用生糞,使用肥料時應當降低施用濃度,化肥不要成塊施用,必須將其進行粉碎處理后再施用。
3中耕除草
中耕指的是用人工作業(yè)的方式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為化肥的分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植物根系生長。對于中耕的深度而言,通常都比較適合淺耕,如果是深根系植物,則應當提高中耕的深度,不小于5公分。中耕時間的選擇一般是2-3天的持續(xù)晴朗天氣,也可以是下雨后突然含水量為50%左右時進行中耕。對于容易變硬的土壤種植樹木,必須重點關(guān)注其蒸騰旺季,保證中耕時不削減樹皮,不對任何一個分支造成破壞,中耕深度大約在20公分左右。至于中耕的次數(shù),主要有如下規(guī)定:花灌木的中耕頻率應至少保持每年1—2次,小樹木一年一次,還可以在夏天和除草相結(jié)合,做到中耕除草兩不誤,對于園林植物的除草,更多的時候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堅持“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則,如有必要,還可以使用化學除草劑。因為化學除草劑不僅操作簡便、而且除草率也會比較高,可以選擇在晴朗的天氣使用除草劑進行噴灑,提高除草效果。
4苗木整形與修剪
對于園林植物的整形與修剪工作,可以選擇同一時間進行,如果樹木的修剪工作量比較大,為了避免對樹木生長造成不利,盡可能地選擇植物休眠期進行。在進行整形和修剪時,不可千篇一律,植物的生長特征不盡相同,為了保證所有的樹木都能有比較好的欣賞形象,在整形修剪時就應該區(qū)別對待,通常情況下,可供選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有人工式修剪、自然式修剪還有兩種修剪方式混合使用的模式。一定要根據(jù)當?shù)貓@林植物的實際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整形修剪方式,既要讓園林植物保持美觀,還要避免樹木生長受到傷害。
5防寒
冬季防寒工作同樣也是園林植物養(yǎng)護與管理的重點內(nèi)容,必須不斷加大對園林植物進行栽培管理的力度,從而使植物抵御寒冬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園林植物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及時進行施肥和灌水,為苗木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盡可能地讓苗木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樣有助于苗木抗寒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到了秋季,就要及時停止施肥,否則會對徒長枝梢木質(zhì)化程度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其容易受到凍害。同時,還要注意樹干的冬季防寒措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入冬之前,就使用草繩或稻草對樹木進行包裹處理,一般應保持包裹高度在1.5米左右。
6防治病蟲害
為了保障園林植物茁壯健康成長,還要努力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植物病害的防治,按照傳染性與否,將其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病害兩種。如果是傳染性病害,不僅要做好對病株的病害治療工作,還要注意預防傳染,可以通過噴灑消毒液的方式進行預防,如果是非傳染性病害,則只需針對發(fā)生病害的植株,通過采取化學藥劑噴灑的方式加以解決。對于植物蟲害的防治。通常情況,樹梢的害蟲主要是甲蟲類和飛蛾類,這些害蟲往往會對植物枝梢或者幼莖進行啃食,對樹木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同時,還有蚜蟲也會吸取樹木內(nèi)部汁液,造成樹木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無端消耗,還會造成病毒傳播,使病害更加嚴重。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住病蟲害。
在日常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為植物創(chuàng)造合適的生長環(huán)境,抑制病菌和害蟲的產(chǎn)生,對有害生物進行有效控制,通過采取物理的方法殺滅害蟲和病原體,防止其傳播給其他樹木。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養(yǎng)護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從其生長特性出發(fā),在把握其生長和發(fā)育相關(guān)的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調(diào)節(jié)其水分,加強施肥管理,做好中耕除旱工作,還要注意苗木整形和修剪工作,并在冬季來臨時做好防寒處理,同時還要注意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