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麗姬
【摘 要】 現(xiàn)代社會提倡終身閱讀,以提高個人素養(yǎng)。那么,從小喜歡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便尤其重要了。小學語文學科中,閱讀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快樂的閱讀過程。下面結(jié)合教學,談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與淺見。
【關(guān)鍵詞】 興趣;閱讀能力;朗讀訓練;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6)36-0-01
現(xiàn)代社會提倡終身閱讀,以提高個人素養(yǎng)。那么,從小喜歡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便尤其重要了。小學語文學科中,閱讀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育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言語文字,打好聽、說、讀、寫的基本功,而閱讀教學則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下面結(jié)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例子與感悟,談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與淺見。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視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把這種興趣激發(fā),成為閱讀的熱情??梢苑譃橐韵聝蓚€步驟: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起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應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老舍先生《草原》的教學中,我采用了直接的視覺欣賞,用課件、視頻播放草原美景和蒙古族同胞的生活場景,把孩子帶進美麗的蒙古大草原。這樣,學生對草原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作者感情打下基礎(chǔ)。教師引導,學生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很容易被激發(fā)起來,積極參與到閱讀中來了。
現(xiàn)代新的教學理念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帶著問題進課堂(預習中的疑問),帶著問題出課堂(即課文所延伸拓展的知識)。這樣,在課堂中不僅能培養(yǎng)閱讀技能,摸索出閱讀方法,還讓學生充滿好奇,在課外進行更廣闊的閱讀,增長知識。
(二)有了不斷解決問題的求知欲,學生自身就有了拓寬閱讀視野的需求。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適當?shù)亟榻B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學生廣泛閱讀,豐富知識,無疑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
二、進行讀練訓練,促進言語表達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領(lǐng)悟課文精髓。同樣,閱讀好,也能促進語言表達的能力。在學生對課文充分閱讀的基礎(chǔ)上,讓他們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對詞語、句子的品味,體會作者的感情。也可以在練習中促進語言表達,提高寫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比如《金色的魚鉤》一課,我就設計了這樣的讀寫點: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我”把這長滿鐵銹的魚鉤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會怎樣跟館長介紹這個魚鉤的故事呢?這需要學生反復閱讀,深入課文,才能把這個魚鉤所包含的高尚品格和光輝形象表達出來。這里的練筆設計,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心理距離,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促進了學生的言語表達。這是閱讀與練筆的完美結(jié)合。
三、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光“讀”不能很好地提高閱讀能力。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利用“讀”來提高呢?我認為,有目的的讀,更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新課程標準中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睆闹锌闯觥白x”是閱讀教學的精髓,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第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言語文字的優(yōu)美。如我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從讀景入手,讓學生自由讀描寫桂林的水和山的句子,并說出所想到和看到的。但學生說出的跟課文描寫的差不多,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此時學生的理解是平面的。這時候,我播放一段漓江風光的視頻,并配上老師有感情的朗讀。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我再讓他們反復讀課文,在讀中質(zhì)疑,在讀中思考。這樣,通過反復品讀與老師的引導,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了,閱讀能力也提高了,閱讀的方法也掌握了,這就是多讀、會讀的好處。
四、學會合作探究,提高閱讀質(zhì)量
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多引導學生讀書、看書,重視學生質(zhì)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給閱讀者指導一個進步的方向,讓他們對閱讀充滿滿足感和信心,更有利于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為小學階段總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閱讀不僅令人拓寬視野,還能從中收獲更多。讓我們的學生愛上閱讀,成為終身閱讀的受益者吧。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唯有努力探索閱讀教學的可行方法,有意識地把閱讀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方針并且進行,才能教育學生獲取知識的本領(lǐng),為全面學習提供最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課堂提問的策略》.(《教學月刊.小學版》)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社出版,2006年總第105期
[3]《小學語文教學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
[4]《課堂教學理論與方法》.東方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5]《特級教案與課時作業(yè)新設計》.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