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書奮
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qū)空中交通管理局
【摘 要】文章介紹了導航設備DVOR(多普勒全向信標)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詳細地介紹了天津七六四廠生產的國產DVOR天線在中國民航的首次安裝和調試,包括邊帶天線與載波天線的安裝,以及設備的最終調試,講述了國產DVOR天線在民航首秀的整個過程,為我國民航DVOR的建設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載波;邊帶;天線
1. 引言
2014年8月,強臺風“威馬遜”重創(chuàng)??诿捞m機場東木蘭頭導航臺DVOR天線,共計42根天線遭到不可挽回的損壞。海南空管局決定更新安裝天津七六四廠生產的DVOR天線,這是國產DVOR天線首次在民航應用,并取得不錯的效果。本文將介紹國產DVOR天線安裝調試過程。
2 .工作原理
DVOR:飛機通過測量比較地面信標發(fā)射的基準相位30Hz信號與可變相位30Hz信號的相位來確定飛機相對于DVOR臺的方位信息,因此發(fā)射基準相位信號的載波天線與發(fā)射可變相位信號的邊帶天線需保證電纜的電氣長度符合要求。其頻率范圍:108-117.95MHz。
3 .邊帶天線的安裝
3.1邊帶電纜電氣長度的檢測、修正
矢量信號通過同軸電纜傳輸將發(fā)生衰減和失真,其信號幅度、相位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電纜長度不同,其改變程度不一樣,通常電氣長度:
m=βs(s為電纜物理長度) β=360°/λ λ=c/f
由公式可見,電纜的物理長度和傳輸信號的頻率直接決定著電纜的電氣長度。
本導航臺使用的DVOR頻率為112.7MHz,廠家配送的48根邊帶電纜物理長度不一致,且,與天線尚未完成匹配,所以邊帶電纜需修剪。
邊帶電纜的相位容差為±0.5°(VM讀數(shù)為±1°),電纜用短路頭測量的反射系數(shù)為0.83∠±2.5°。
按照舊電纜的物理及電氣長度估計,制作邊帶基準電纜,接ADS平均端口測量,應為純阻。然后,邊帶電纜按照基準電纜電氣長度及物理長度進行修剪,并制作電纜頭。制作好的邊帶電纜含兩端電纜頭,短路校準,要求幅度誤差小于0.83±0.031,相位小于±2.5°。
最終進行邊帶電纜測試(終端接短路頭,在該模式下電纜的反射電氣長度誤差不大于5?,即±2.5?,實際電氣長度誤差為1.25?,一般要求±0.5?以內為好)。
3.2邊帶天線預置
邊帶天線電容片距離預置為13+(頻率-108)*0.6=15.82mm;天線偏振片預置為cos(90*(頻率-108)/10)*7+8=13.18mm。
天線安裝應注意方向。如下圖所示。相鄰天線反相180度。統(tǒng)一“A”朝內為偶天線(EVEN),“B”朝內為奇天線(ODD)。
3.3安裝邊帶天線
邊帶天線的安裝需要測量天線的輻射阻抗和相位,調整天線振子的電容片距離可以調整輻射的相位。調整是需要注意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當溫度超過±5°時,需要重新進行測量,臺站位于海邊,碰到雨季,晝夜溫差大,白天測量數(shù)據(jù)與晚上結果相差較大。
測量天線阻抗的時候使用網(wǎng)分連接,包括繼電器RLU跟天線分配開關ADS,在設備上的TSD選擇對應的天線開通,測量天線及電纜的輻射相位。輻射相位的絕對值不重要,關鍵看其一致性,所以,我們必須選取其中三根參數(shù)相近的天線作為基準天線。測試完畢48根天線后,需要重新測量出事測量的幾根天線,對比原始測量值,檢查基準天線是否因為溫度導致相位漂移情況。
在調整天線偏振片及電容片的時候要注意調整的程度,電容片的調整是靠近極板一圈變化為-4度,遠離極板變化為+4度。電容的4個極板需要同時均勻調節(jié),一圈指的是4個極板同時進或出一圈。先計算出中間值,然后按照中間值確定調整的圈數(shù),需要注意的是,調整某個天線時會明顯的影響周圍的天線。偏振片的調整影響著信號幅度,調整偏振片以實際天線的調整經驗值為準,首先按照基準天線調整,在測試具體天線的時候按需求調整天線的偏振片。每個天線都要基本調到一致,即相位差在±2度以內。
如果天線振子沒問題,當輻射相位調整至合格時,阻抗測量的相位跨度也會隨之減少。
邊帶阻抗測量—最終(相位跨度在:20?以內,一般小于12?)(含ADS,不含RLU,即單機系統(tǒng),雙機系統(tǒng)含RLU,表格在后),最終測得的邊帶阻抗如下:
如果輻射相位與阻抗相位不能同時滿足,則應檢查天線振子尾板是否正確設置,邊帶電纜或載波電纜的相位不正確,即為未按要求達到ADS平均阻抗為純阻或半波長的整數(shù)倍,或者是ADS出現(xiàn)故障。
3.4邊帶匹配
邊帶匹配主要包括SMA和SCU之間的匹配,以及邊帶假負載匹配。
SMA和SCU之間的匹配的主要目的是:1.是SMA工作于50Ω阻抗;2.是邊帶天線驅動阻抗盡可能低,尤其是剛開始打開“ON”并輻射小信號時,目的是減少相鄰天線輻射時間內引起的雜散電流。
SMA和SCU之間的匹配頭需要確定三根電纜的長度,如下圖所示,其中兩根用于將SCU的輸入阻抗轉換為50Ω,第三根用于調整ADSON/OFF的阻抗,兩者應一致。
在測量匹配阻抗的時候,用網(wǎng)分測量SCU的輸入阻抗。分別測試兩部機的輸入阻抗,要求幅度波動在平均值附近不得超過0.05,相位不得超過15°,否則會影響到匹配的效果。最后檢查SMA輸出電纜阻抗,最終達到邊帶匹配。
4.載波天線安裝
載波天線是與邊帶天線不一樣的標準,載波天線電纜要求長度為半波長的整數(shù)倍,當頻率為112.7MHz時,λ/2=V*Vr/f/2=300*0.666/112.7/2=886mm,5倍半波長為5*0.886=4.432米,該長度包括兩端的電纜頭。
修剪后安裝好的載波電纜,使用網(wǎng)分從載波定向耦合器處開路測量載波電纜阻抗,測量顯示兩部機的結果接近,符合預期。
載波天線的安裝非常嚴格,必須保證載波天線、磁北N、天線陣圓心三種嚴格在一直線上。安裝載波天線后,從定向耦合器處測量載波天線阻抗,調節(jié)載波天線諧振。并根據(jù)所測阻抗做載波天線匹配頭,載波天線匹配頭接在載波天線與天線電纜之間。為了使載波匹配,需要根據(jù)測試數(shù)據(jù)重復調節(jié)匹配頭的長度。最終測得載波阻抗為一號機-41.08 ∠0.5,二號機為-41.25 ∠-31.3。
5.設備調試
設備調試總共有九個階段:(1)對設備進行預先檢查,使設備滿足開機條件,正常設置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2)由于設備的開啟會由于功率過高產生不可估計的后果,因此還需對發(fā)射機進行保護設置;(3)載波調制度的設置,調節(jié)正常的調制狀態(tài);(4)邊帶相位的設置,目的是確保載波和兩個邊帶信號能在空間產生一個正確的調制信號,相位設置不正確,空間調制信號將嚴重失真或者調制幅度較低;(5)設置正確的副載波調制度;(6)調整邊帶輸出平衡;(7)檢查副載波調幅;(8)設置監(jiān)控器,在開機后能完全監(jiān)控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以便調整設備參數(shù);九、調節(jié)設備的方位角,是監(jiān)控器顯示的方位角與監(jiān)控天線的方位一致,方能給飛機提供正確的方位引導。
6.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天津七六四廠生產的DVOR天線在民航的首次安裝,包括邊帶天線與載波天線的安裝,以及設備的最終調試,歷經一個月,完成了國產DVOR天線在民航的首秀。由于國內產品在工藝上與國外有一定的差異,在安裝的過程中,屢屢出現(xiàn)由于天氣變化導致的相關參數(shù)出現(xiàn)偏差。在已運行了兩年中,新安裝的天線表現(xiàn)平穩(wěn),如果國產DVOR天線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這將預示著導航設備開始打破國外的壟斷,走向國產進程。
參考文獻:
[1]劉鴻.多普勒效應在甚高頻全向信標中的應用淺析[J]. 科技資訊,2010,NO.1: 1-6.
[2]葉平凡.DVOR導航設備安裝調試[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7,NO.6:1-3.
[3]倪育德.多普勒全向信標[M].天津市:中國民航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