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翎+王履瑋+胡佐
【摘要】賞析傅建翎的舞臺繪景作品。
【關鍵詞】舞臺繪景;傅建翎;《曹植》;《天邊外》;《窩頭會館》;《小井胡同》;《野火春風斗古城》;《國之當歌》
編者按:
本期賞析上海戲劇學院(以下簡稱上戲)舞臺美術系舞臺繪景專業(yè)教師傅建翎的作品:話劇《曹植》、《天邊外》、《窩頭會館》、《小井胡同》,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音樂劇《國之當歌》
傅建翎,上戲舞美系舞臺設計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yè),獲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繪畫專業(yè),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
主要專業(yè)研究領域為舞臺美術繪景創(chuàng)作和布景制作,承擔了大量各類舞美繪景創(chuàng)作布景制作工作,并在繪景領域有一定的建樹,承擔制作及指導了話劇、歌劇、舞劇、戲曲、雜技等近百部舞臺劇目演出布景。在油畫創(chuàng)作、水粉畫的實踐研究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重要展覽,多部作品被選人《中國當代素描藝術》、《中國靜物油畫》、《中國油畫精神景觀》等出版物。
王履瑋(中國舞美學會副會長,上海舞美學會副會長,上海戲劇學院原舞美系主任,教授):在舞臺美術事業(yè)里,繪景是一門傳統手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繪景藝術既體現了設計師的繪畫基礎和造型能力,又曾經是舞臺美術的主要敘事和表現手法。多少年來,它一直擔負著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新媒體藝術技術的出現,以繪景為代表的傳統舞臺美術表現方法或多或少受到了沖擊,人們在追求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冷落傳統的手工技藝。但是,真正的藝術家是不會放棄追求的,他們在困境中探索,在寂寞中前行,長期堅守,成果豐碩,傅建翎教授正是這樣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舞臺美術家。
傅建翎老師是我系舞臺設計教研室資深的骨干專業(yè)教師,長期擔任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設項目“繪景實驗室”負責人,并從事舞臺繪景教學與創(chuàng)作多年,主要研究舞臺繪景與繪畫的理論與實踐,同時開設課程有“繪景”、“雕塑”、“繪畫”等,在舞臺美術設計學科和專業(yè)建設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多年來,傅老師與多位著名導演和舞臺設計家親密合作,創(chuàng)作了大量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舞臺藝術作品。由他擔任繪景制作和指導的布景不僅嚴格地體現出了設計形象,還在深刻體現劇種特點、劇作風格的前提下有效地促進了演出風格的形成,使布景直面觀眾、參與表演,從而增強了演出的整體藝術效果。更為難得的是,他不僅注重自身在繪景專業(yè)方面的建樹,還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在學生身上。幾十年來,他的學生遍布全國許多文化藝術機構的核心崗位,其中,不乏有許多活躍在當今藝術創(chuàng)作一線的著名藝術家、舞臺美術家。
傅老師對油畫創(chuàng)作、水粉畫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同時,由他擔任繪景制作或繪景指導的作品還多次入選布拉格國際舞臺美術四年展、中國舞臺美術展等高水平的展覽。傅老師嚴謹治學的專業(yè)態(tài)度和慈父般熱愛學生的精神無疑是我系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面旗幟,祝愿傅老師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