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蔚
[摘 要]學生的情感和智力有密切的關系,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同時間接促進學生的認知成長。在課堂教學中,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師生、生生交往的過程,而學生之間的同伴交往是英語課堂中人際交往的一種主要形式。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實例,探討如何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讓學生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人格的成熟和知識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關鍵詞]情感 ;興趣 ;思維 ;發(fā)現(xiàn);表達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9-0033-03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語言學習和運用都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與情感密切相關?!痹谟⒄Z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和智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學生處在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才能讓思維靈動起來。尤其是處在興奮的狀態(tài)下,學生往往會靈感涌動,妙思聯(lián)翩,智慧的火花迭出不窮。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已經(jīng)成為英語學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想建議所有的老師,盡力為你們的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里保持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材而創(chuàng)造一個智力背景吧。只有在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們才能掌握教材,請你們思考一下,如何能把現(xiàn)在學習和將要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于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闭n堂是學生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主陣地,學生的理解、思考、想象、表達等智力發(fā)展是通過同伴交往和互動對話的形式具體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的。因此,我認為,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讓學生在同伴交往這種方式中,對教學文本進行再加工、再建構。在加工和建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情感的體驗、生命的感悟、人格的成熟。同時,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獲得也能夠水到渠成。
本文將以牛津英語譯林版4B Unit 7 《Open Day》 (BC板塊)為例,談談如何以語言知識為載體,以學生的體驗和感悟為主線,將情感教育有效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
一、解讀教材,尋找情感觸點
這是一節(jié)省級的主題競賽課,教學主題是“基于教材的詞匯句型教學”。因為是借班上課,所以我調(diào)整教材板塊順序,將詞匯句型放在第一課時教學。本單元B、C板塊詞匯較多,涉及學校各種場地、專用室名稱以及各室中擺放的物品,句型有“Whats in / on / near ...? ”“Theres a / an ...There are some ...”等。我在反復解讀教材內(nèi)容和理清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找到了這些內(nèi)容的共同之處——school,同時確定了本課時的話題“Our school”。因此,我圍繞話題選出本課時的目標詞匯playground, classroom, library, office, chair, blackboard, computer, picture等以及目標句型“Whats in ...? ”“Theres a / an ... There are some ...”。但是,如果教師僅僅停留在談論“Our school”這個話題來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是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的。教材是無聲的,需要教師賦予它生命。因此,教師應認真鉆研,聯(lián)系生活,通過情感架起教材無聲文字與學生成長的橋梁,使情感成為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智力背景。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玩耍的重要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生活、學校精神會影響學生。但是學校與學校之間又是有差異的,如校園環(huán)境、師生生活、精神風貌等。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我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現(xiàn)代化的新興學校,這樣的差異往往可以成為學生之間交往和互動的催化劑。有了這樣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由此及彼,找到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觸點,通過一系列學生與同伴間的交往活動不斷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整節(jié)課中,我以“school”為知識線,通過三位學生的才藝(Mike的影集、David的繪畫和Tina的英語秀)展示,精心設計了新知識導入、呈現(xiàn)、操練以及鞏固階段的交往活動。同時以“l(fā)ove”為情感線,從Miss Zhus school (教師的學校)入手,引導學生談論Our school(學生的學校),從中感受到“School is beautiful!”“School is interesting!”“School is lovely! ”。最后,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以簡單的詩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學校的解讀。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投入
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前對所學內(nèi)容有所感知,教師要在認知、情感等方面做好對新學習任務的對接與準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精心挑選自己學校的各種場館、專用室以及學生活動的場地等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照片,運用動感相冊制作了一段小視頻。
教學片段之一
播放視頻,學生在優(yōu)美的英語歌曲《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中欣賞教師的學校。學校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各種活動與充滿活力的學生等,引起學生對新內(nèi)容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T: This is my school. How do you think of my school?
S: Its beautiful!
T: I love my school. Do you love your school?
S: Yes!
T: Today lets talk about our school. (引出話題Our school)
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采用有效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投入交往活動中。因此,我利用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優(yōu)美的畫面,仿佛將學生帶入畫面中,為學生學習新知做了情感上的鋪墊。
三、感知理解,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學生融入課堂學習的情境后,興趣和情感得到激發(fā),學生的交往需要已經(jīng)出現(xiàn)。接下來的教學中,我采用兩種不同的同伴交往方式。因為同伴是學生的同齡人,他們有共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地位平等,比較容易接近。學生只有與同伴交往,才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情感的共鳴、地位的平等和人格的獨立。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縱向推進過程中,我采用的是校際間的同伴交往,分別通過學生Mike的影集、David的繪畫和Tina的英語秀呈現(xiàn)新知、操練新知、鞏固新知,引領學生邊思考邊學,以思促學,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思維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活動中,我主要采用的是班級內(nèi)同伴交往的方式。
教學片段之二
活動1:Mikes album
課件呈現(xiàn)Mike的相冊,相冊內(nèi)分別出示學校的花園、操場、辦公室、大樓。隨著相冊的翻動,我引導學生學習新單詞garden, playground, office, building等。在教學garden時,通過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garden? How is the garden? ”來啟發(fā)學生欣賞、感受花園之美;在學習playground時,我引導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運用韻律詩“We like running in the playground. We like lying in the playground. Playground, playground. Lets have fun.”
活動2:Memory game
在學習完單詞office,building后,我設計了記憶游戲,在游戲中呈現(xiàn)本課時的重點新句型Theres a /an... There are some... 由于學生初次接觸There be句型,因此,我呈現(xiàn)剛才所學的詞匯圖片,同時給學生搭建支架Theres a ...的句型,讓學生在語境中感悟理解,根據(jù)句型支架和圖片提示嘗試回答。在學生對單數(shù)形式There is a garden/ playground這個句子有了初步感知后,我繼續(xù)通過游戲呈現(xiàn)復數(shù)形式There are some offices/ buildings...
基于學校生活的實際情況,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我在教學中拓展了兩個詞匯garden, building,整合了舊句型How is ...? Its ... 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 We like 等。在呈現(xiàn)新知的過程中,學生興奮不已,他們在我的引導下帶著情感、帶著思維、帶著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一起主動感知、主動學習、主動獲取新的語言知識。
四、操練鞏固,維持學生情感熱情
操練鞏固是教師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所學內(nèi)容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特別注重選擇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操練方法和組織形式,讓學生在理解和交往的過程中練習和運用所學內(nèi)容,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內(nèi)化。因此,教師應努力挖掘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將機械操練巧妙地轉化為有意義的操練,使語言的形式與意義有效結合。
教學片段之三
活動1:游戲Magic eyes
T: Look carefully! Whats in my school? (課件屏幕快速閃現(xiàn)圖片library,學生幾乎看不清畫面內(nèi)容。)
S: Theres a library in your school.(學生運用所學句型回答。)
T: Yes! Theres a library in my school. Its very big. Please guess!Whats in the library?
S: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the library.
接著,我在屏幕上快速閃現(xiàn)教學樓,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運用There be的不同句式。
活動2:兒歌《Whats in my school?》
Whats, whats, whats in my school? _________, _________. Theres a __________.
Whats, whats, whats in my school? _________, _________.There are some ______.
播放兒歌,利用兒歌讓學生鞏固句型,使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
活動3:讀句子,發(fā)現(xiàn)規(guī)則
我從學生剛才創(chuàng)編的兒歌中選取一些There be句子隨機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互相讀一讀、找一找、說一說句式構成規(guī)則。接著,我繼續(xù)拋出任務: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ke this?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學校美麗的環(huán)境。隨后,我借助圖片引導學生簡單回顧學校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感受學校的美麗。
由于操練活動的合理組織,學生在適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然后再巧妙運用自編兒歌,把操練活動與思維訓練相結合,把語言知識融入兒歌中。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吟唱、背誦,既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使語言學習趣味化,又激發(fā)了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熱情。在操練過程中,教師要始終關注學生與同伴之間的互動、支持、幫助,給已經(jīng)完全理解、掌握了新知的學生展示、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存在問題的學生得到同伴的幫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隨時提出問題,隨時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甚至進行激烈的辯論,使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五、拓展運用,升華情感體驗
操練完畢后,教師還需及時幫助學生在更為開放的、生活化的語言情境中運用新知,將新知吸收并納入自己的語言知識結構體系中,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片段之四
活動1:Davids painting
課件出示David的繪畫作品,學習《My classroom》這一課,讓學生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鞏固運用There be句型談論圖中的教室。
T: How is the classroom?
S: Its big / clean / bright / nice...
T: Whats in the classroom?
S: Theres a / an ... There are some ...
T: 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the classroom?
S: We like ...
活動2:簡單介紹自己的教室
學生在思考后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然后作為“小導游”在教室進行匯報。
活動3:我理想中的教室
首先,我讓學生欣賞一些國外的教室,然后談談自己心中理想的教室是怎么樣的。根據(jù)學生的表達需要,我提供了語言支架“I like ... ”“ I hope theres...”“ I hope there are ...”。接著,我用課件給學生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活動圖片,讓學生利用我提供的語言支架,描述出自己心中理想的教室。
活動4:Tinas English show
我利用視頻呈現(xiàn)學生Tina的一段話:“Hi, Im Tina. Im from Miduqiao Primary School. My school is big. There are five buildings in it. There are many classrooms in the buildings. There is a playground. Its not very big. The boys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n the playground. The girls like playing games in the playground. There is a library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many storybooks and picture books in it. We like reading in our school. We like singing in our school. We like playing in our school. We like drawing in our school. We love our school!視頻結尾定格在一群可愛的學生一起大聲喊“We love our school!”的畫面。通過視頻的呈現(xiàn),我順勢引導學生感受Tina對學校的熱愛,同時讓學生在視頻的這段話中熟知對There be句型的運用。
活動5:情感提升
教學活動中,我播放音樂并出示和學生在學校生活的照片,在給出提示語的同時啟發(fā)學生思考:“學校像什么?”學生口頭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如“School is like a ... Its ... ”“Theres ... There are ... ”“We like ... ”“We love our school. ”然后我深情地朗讀自編小詩“School is like a park. School is like a family. We love our school...”,以此來結課。
每個學生在學習后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學生對語言的感知不僅能夠體現(xiàn)在語言知識的理解上,更體現(xiàn)在對語言知識所包含的情感體驗上。學生在以上活動中,既開口、動手,又動腦、動情,實現(xiàn)了學生語言表達、思維發(fā)展和情感體驗的和諧發(fā)展。
總之,同伴交往是英語課堂中人際交流的一種主要形式,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間接促進學生的認知成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
[ 參 考 文 獻 ]
[1]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 [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譯林出版社.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牛津小學英語4B [T]. 南京: 譯林出版社,2002.
(責編 容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