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波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思維方法都處于啟蒙階段,有意注意時間持續(xù)不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不斷地修煉自己的語言,才能打造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低年級;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語言形式
從認知水平上看,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學習動機不夠明確,未形成完整知識結構體系;新知的學習,沒有多少可同化新內(nèi)容的知識或經(jīng)驗,詞匯量不夠豐富,學習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思維上,低年級學生習慣于形象思維、被動思維,很少主動思考問題。同時,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持續(xù)不長,注意力多與興趣、情感有關。那么,如此多的問題和不確定因素,我們?nèi)绾螌崿F(xiàn)課堂效率的提高呢?我覺得教師應該從自己的課堂語言著手。
一、課堂導入——生動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段時期,正是放開思維、喜歡遐想的時候,生動的語言很容易將孩子帶入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中,巧用這點導入新課,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如,在一年級上冊“比多少”那節(jié)課中,我用“三只小豬”的故事導入課堂。在故事中,我以“狼”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視野中:面目猙獰,鼓起兩腮,大口吹氣,利用豐富的肢體和故意放緩的語調(diào),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這個故事。孩子們聚精會神、瞪大眼睛聽著,很快融入課堂。講完故事,我順勢出示小豬們建房子情境圖,提出問題“你能幫小豬看一看,小豬一次可以搬完全部木頭嗎?”孩子們觀察情境圖,很快找到答案。低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教師生動的語言,很快將孩子帶入情境,在解決問題時,孩子以故事“主人翁”的形式學習知識,非常有意思。
二、任務要求——具體明了,有的放矢
低年級孩子,注意力非常分散,容易受到外界、新鮮事物的影響。而且受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布置學習任務時,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明白,孩子壓根兒不知如何操作。因此,低年級教師在布置任務時一定要具體明了。
如,在一年級下冊“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中,在給學生布置同桌合作學習任務時,兩個班我試著用兩種方式去布置任務,結果效果完全不同:第一個班布置任務的語言是這樣的:請大家拿出鐘表學具,和同桌一起,一個撥,一個認。第二個班我分步驟布置,語言更具體一些:1.左邊同學拿出鐘表學具,撥一個時間,右邊同學認一認。2.換過來,右邊同學用這個鐘表,撥一個時間,左邊同學認一認。3.這樣各玩三次。4.音樂起開始,音樂停結束,請左邊同學收好學具。兩種課堂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種課堂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同桌很少配合,還有一些孩子完全沒明白老師要做什么,沒有達到檢驗的目標。第二種要求的課堂,孩子們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去做,同桌出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完全達到了活動的目的。看來,在向低年級學生布置任務的時候,我們不妨“啰嗦”點。
三、課堂提問——簡明語言,指明方向
數(shù)學課堂教學,為了使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則須給予機會讓他們進行自主思考。最普通、最簡便的辦法,便是提出問題。好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問題過大,目的性不強,加上低年級孩子“天馬行空”的思維,很容易“跑調(diào)”。因此,教師在提問題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我提這個問題目的是什么?學生能明白我的目的嗎?
四、課堂評價——贊賞語言,模范作用
肯定、贊美、認同是孩子不可缺少的心理營養(yǎng)之一,低年級時期是補充這一心理營養(yǎng)的黃金期。課堂上一句贊美的語言可以影響孩子一生,肯定、認同的做法又能為孩子提供其他學習的方向。所以,評價性的語言要有針對性,贊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語言一定要具體。如,一年級上冊“位置”這節(jié)課里,我設置讓孩子介紹自己教室里前、后、左、右小伙伴的環(huán)節(jié),前面幾位同學聲音非常小,同學們壓根兒沒聽清楚,接下來有位同學打破了這樣的寧靜,聲音非常洪亮。這時我就贊美了這個孩子:“非常感謝這位小朋友,他洪亮的聲音,讓我們?nèi)嗤瑢W都認識了他的小伙伴,我們一起表揚他吧。”孩子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從這以后,班上孩子,回答問題聲音都很響亮。低年級學生,性格、習慣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可以因為老師課堂上描述性的贊美、肯定性的語言,養(yǎng)成好的性格和習慣。所以請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
五、課堂總結——兒歌字訣,加深記憶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知識經(jīng)驗比較貧乏,抽象邏輯思維欠缺,對學習材料不易理解,也不會進行信息加工,在學習功課時較多地運用機械識記。因此,在課堂總結時,采用朗朗上口的兒歌、簡明扼要的字訣,學生更容易記憶。如,在“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這節(jié)課中,課堂總結我采用了一首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十的朋友全記牢?!焙⒆觽兣闹?,讀著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快就記住了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將機械記憶生動化,不再枯燥乏味,特點適應孩子的心理,也增強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有了上面的鋪墊,在學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時,每節(jié)課的方法總結,我就采用字訣記憶法,如“見9想1”“見8想2”“見7想3”“加6想4”“見5想5”。簡明扼要的字訣,好記又好用,學生特別感興趣,到最后自己都可以總結出來。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痹谌粘5恼n堂學習中,一、二年級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環(huán)節(jié),積極地錘煉自己的語言,讓孩子“戀”上你的語言,“愛”上你的課堂。
參考文獻:
[1]謝弗著.兒童心理學[M].王莉,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5-08.
[2]林文采,伍娜.心理營養(yǎng)[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