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高琦小學幼兒園 汪永紅
從“市民網(wǎng)站的一篇帖子”談幼兒園傳染病防控管理
◆安徽省安慶市高琦小學幼兒園 汪永紅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幾年新型傳染病(如非典、手足口、甲型流感)層出不窮。幼兒園是幼兒集中活動的地方,園中若發(fā)生傳染病,很容易傳播流行。幼兒園必須把傳染病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完善調(diào)整傳染病防控工作的具體對策,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XX幼兒園是安徽省某市一所省級一類一級幼兒園,有著八十年的悠久歷史,師資力量雄厚,在當?shù)鼐哂辛己玫目诒陀绊懥Α?010年的某一天,市疾病防控中心的兩位同志來到幼兒園,掏出工作證要求對幼兒園的疾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在該市市民網(wǎng)站論壇上有一篇帖子提及XX幼兒園,此帖稱:XX幼兒園發(fā)現(xiàn)手足口患兒,幼兒園卻采取隱瞞態(tài)度,不上報,不告知家長,現(xiàn)已有多名幼兒患手足口病。這樣的帖子無疑一石激起千層浪,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園方表示,該園小(三)班的小朋友高某請病假一個星期后,孩子爸爸打電話告訴班主任老師:“孩子患了手足口病,這種病有潛伏期,可能是在幼兒園得的,現(xiàn)在幼兒園還有其他患兒嗎?”接到家長的電話,班主任立刻報告給園長,園長帶領保健醫(yī)生對小(三)班全體幼兒進行了排查,只要有一點疑似,都告訴家長要帶孩子到醫(yī)院診斷,隨后對班級所有物品進行了全面消毒,并由后勤副園長將疫情上報給區(qū)教育局。過了兩天,有一名幼兒確診為手足口病,其他幼兒均安然無事,全體教職工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疾控中心的兩位同志仔細查看了幼兒園晨檢記錄、缺勤兒病因追查記錄、消毒記錄以及疫情上報記錄,認為幼兒園疾病防控工作較為扎實,但鑒于已有兩位幼兒確診為手足口病,建議?。ㄈ┌嗤Un一周。
盡管XX幼兒園的疾病防控工作經(jīng)受住了這次突如其來的檢查,但還是暴露出了在疾病防控工作上的弱點與不足:
1.晨檢工作不徹底
幼兒園晨檢工作是有效預防和控制常見疾病的重要手段。XX幼兒園的日常晨檢工作主要由保健醫(yī)生和教師承擔,晨檢的流程是“一摸、二看、三問、四查”,但由于幼兒人數(shù)多,來園時間相對集中,保健醫(yī)生只能簡單迅速地觀察幼兒的精神狀況和面部、頭部、手部的基本情況,很多疫情無法一眼看出。而教師對于傳染病的預防和檢查措施不專業(yè),主要精力又放在組織幼兒晨間活動上,造成幼兒園晨檢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2.缺勤患兒病因追查工作不到位
幼兒高某請病假已有一周,班級教師除了家長請假時詢問了幼兒身體狀況,之后一直沒有跟蹤詢問幼兒病情發(fā)展情況。如果教師每天都能主動詢問幼兒病情,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幼兒患病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班級的防控工作,班級其他幼兒患病的幾率可能會變小,教師對孩子的關心也能撫慰家長的心情,減少家長的怨言。
3.疫情發(fā)生后與家長溝通不及時
發(fā)生疫情后,幼兒園只關注了疫情的排查以及消毒工作,忽略了與幼兒家長的溝通,造成其他家長的猜忌與誤解。幼兒園的疾病防控工作應主動獲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將班級疫情向家長做詳細說明,并對家長提出疾病預防的配合措施,增強家長對傳染病的認識,以正確的心態(tài)對待傳染病以及患病幼兒,同時做好自我保護。
(一)分層管理,確保落實
通過分析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XX幼兒園傳染病防控管理中存在著制度不健全、落實不到位的現(xiàn)象。我們從中吸取教訓,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了各項傳染病防控制度
首先對原有的傳染病制度進行修改補充,使其具體化,更具操作性。例如傳染病管理制度補充列出了幼兒園常見傳染病的主要特征、預防措施,班級物品消毒制度具體規(guī)定了幼兒能接觸到的所有物品和場地的消毒方式、消毒頻率、消毒時間和責任人。其次新增多項傳染病防控制度,如幼兒園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工作方案、因病缺勤追問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新生預防接種卡查驗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幼兒園防控傳染病的行為準則和工作方案,對幼兒園教職工提出了更系統(tǒng)、更有條理的要求與安排,提高了幼兒園傳染病防控管理的效果。
2.幼兒園建立起分層管理的工作網(wǎng)絡
園里實行園長負總責——后勤副園長具體抓——保健醫(yī)生培訓指導——班級教師、保育員共同實施的管理工作體系,并建立了一支由園長親自擔任組長,后勤副園長為副組長,保健醫(yī)生、班主任為成員的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園長作為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副組長根據(jù)幼兒園的總體部署,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落實傳染病防控工作;成員則從各自的工作層面,以檢查發(fā)現(xiàn)、督促整改為重點開展工作。原先的專人管理轉向“聯(lián)網(wǎng)”管理,形成了組織上層層有人管、級級有落實、事事有人負責的良好局面,確保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實到位。
(二)關注細節(jié),注重過程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過程管理是通過控制防控措施落實的整個過程來進行的,是一種動態(tài)管理,并注重管理的細節(jié)化、精細化。比如在晨檢過程中,為了改變以往晨檢不到位、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我園實行了雙重晨檢把關:第一關是門廳內(nèi)的初檢,增派一位行政值班園長協(xié)助保健醫(yī)生進行晨檢,用紅、黃晨檢牌區(qū)分幼兒身體狀況,紅色晨檢牌表示幼兒身體狀況較好,黃色晨檢牌表示幼兒身體不適但未發(fā)現(xiàn)傳染病癥狀或需喂藥的幼兒,屬于重點觀察對象。第二關是幼兒進班后由班級保育員負責的第二次檢查,保育員教師要特別留意拿黃色晨檢牌的幼兒,對他們進行全日觀察。對于缺勤幼兒,保育員老師及時追查幼兒缺勤原因,如果是生病了,要認真詢問病情,做好記錄,及時上報給保健醫(yī)生。另外,對于晨檢合格進班的幼兒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不能保證他們?nèi)煸诎嗉壊粫?,在幼兒午睡前與起床后,由保健醫(yī)生和保育員一起對幼兒進行午檢。
為了把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細、做精、做實,我園認真把好“三關”、記好“八項記錄”、做好“兩個報告”。
第一關“入園關”:幼兒每天來園,必須接受嚴格晨檢,發(fā)現(xiàn)可疑患兒,要求家長立刻帶幼兒到醫(yī)院就診,嚴控入園。手足口病、水痘等傳染病患兒病愈后至少需在家隔離2周,并持醫(yī)院出具的健康診斷證明方可返園。
第二關“入口關”:在傳染病防控中,防止幼兒“病從口入”。培養(yǎng)幼兒及時洗手等良好衛(wèi)生習慣,可以有效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幼兒園安排班級教師拍攝一組幼兒規(guī)范洗手分解圖,過塑后貼在洗手池前方的墻面上,幼兒看著分解圖,念著洗手歌,輕松愉快地學會了正確洗手的方法。
第三關“消毒關”:保教人員熟練掌握班級常用物品的消毒方式、消毒時間、消毒頻次,每天對幼兒玩具、用具、餐具等幼兒能接觸到的物品進行嚴格消毒,保證室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定時開窗通風,有效阻斷病菌的傳播。
八項記錄:保健醫(yī)生和班級教師每天做好《晨午檢和全日觀察記錄》《傳染病登記》《缺勤幼兒病因追查記錄》《幼兒喂藥記錄》《班級物品消毒記錄》《環(huán)境衛(wèi)生檢查記錄》《體弱兒管理記錄》《幼兒墊絮、被絮翻曬記錄》等8項記錄,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兩個報告:建立健全傳染病上下報告網(wǎng)絡。落實班級缺勤病因報告、每日零報告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家園攜手,事半功倍
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傳染病防控工作更是如此。在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對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不理解,表現(xiàn)為對晨檢工作不重視,認為是“多此一舉”,對傳染病認識不清,對幼兒園的隔離制度、請假制度不滿,認為是“小題大做”。針對這些情況,幼兒園多次聘請疾控中心的專家來園舉辦傳染病預防知識講座,利用傳染病宣傳畫、致家長的信件,通過飛信、QQ群、家校通等形式,向家長宣傳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提出家園配合的具體措施。保健醫(yī)生建立全園幼兒預防接種檔案,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進行相應疫苗的接種,增強幼兒機體免疫力。對個別體弱幼兒,保健醫(yī)生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交流育兒經(jīng)驗,在保證營養(yǎng)、充足鍛煉以及正確護理等方面給予指導。家園的有效溝通保證了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了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決定著我們能否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也決定著幼兒園的辦園品質(zhì)和發(fā)展方向。幼兒園傳染病防控管理絲毫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