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丹瑜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敘事宏大,情節(jié)曲折,語言優(yōu)美且充滿詩情畫意,人物塑造鮮明生動,人們對其文學價值歷來都評價很高。在語文教學中,“林黛玉進賈府”“香菱學詩”等情節(jié)被編入語文教材,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更是把《紅樓夢》作為課外閱讀的必選書目之一,在高考語文分值為40分的附加題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對學生閱讀《紅樓夢》情況的考查。故而,在中學階段,閱讀《紅樓夢》關(guān)乎人文素養(yǎng),更關(guān)乎高考成績,不可不重視。
一、中學生閱讀《紅樓夢》的困境及其原因
古人“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今人對《紅樓夢》卻敬而遠之。2013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發(fā)起的一項“死活讀不下去前10名圖書”調(diào)查顯示,近3000名網(wǎng)友投票選出來的“最難讀”的書中,《紅樓夢》高居榜首。而在學生眼中,讀《紅樓夢》也是十分令人頭疼,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止步于前十頁,很多學生在有充分閱讀時間的情況下,終其整個中學時代,也無法讀完整部?!都t樓夢》為何“最難讀”,究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探析:
一是《紅樓夢》本身“難讀”。首先,《紅樓夢》雖是白話小說,但與我們今天的純白話文相去甚遠。作者曹雪芹以北方口語為基礎(chǔ),融合了古典書面語言的精粹,形成了既精練又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白話中融入文言本就不易理解,再加上當時口語中的一些俗語、歇后語在今天已經(jīng)消逝,如不結(jié)合注釋,學生更是難以理解,故而,難懂的語言為《紅樓夢》籠罩了一層迷霧,讓學生難以親近。其次,《紅樓夢》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在內(nèi)容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是整部小說的線索,四個封建家族甚至整個封建社會的興衰都圍繞這一線索展開,敘事宏大,“展示了一個多重層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劇世界”。在閱讀中,最令學生頭疼的是書中眾多的人物和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書中出場的有姓名的人物多達480多人,而且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姑侄舅甥、上下主仆等多種關(guān)系互相夾雜,層層縈繞,文中情節(jié)也多以人物關(guān)系為基礎(chǔ)展開,令學生無從讀起。
二是《紅樓夢》難以滿足學生當前的閱讀期待??v觀大多數(shù)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情節(jié)曲折、節(jié)奏緊張的小說(如武俠、言情、玄幻小說)是他們的最愛?!都t樓夢》主要呈現(xiàn)的是古代封建大家族(賈府)的生活狀態(tài),過于尋常、瑣碎,難以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厭讀《紅樓夢》的學生中,男生尤甚,不少男生熱愛《三國演義》《水滸傳》的熱血豪情,覺得《紅樓夢》太過“婆婆媽媽”,難以讀下去。
同時,不少學生的閱讀都是淺嘗輒止,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遑論品讀欣賞,有所感悟。而縱觀高考語文附加題,則是要求學生要進行深入的閱讀,如2008年江蘇省高考語文附加題,以簡答題的形式考查“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的內(nèi)涵,學生如果對《紅樓夢》只是大致翻過,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根本無處得知,無從下手。
二、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紅樓夢》
故而,在學生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教師需進行指導,撥開籠罩在《紅樓夢》上的層層云霧,讓學生親近書本,并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一)由興趣入手,以謎題導入
缺乏閱讀興趣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當然,以考試作為動力和目的,只能夠讓學生加強對閱讀《紅樓夢》的重視,從而被動地去讀,無法真正走入紅樓世界。要讓學生真正親近《紅樓夢》,需要讓《紅樓夢》走下神壇,走進他們的生活。其中最簡單易行的途徑便是觀看電視劇《紅樓夢》(83版),影視的形式更易被學生接受,也能使學生對情節(jié)有大致的了解。書中的人物形象“活”在眼前,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然后再來看書,通過二者之間的對比,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閱讀興趣自然也會增強。當然,此舉有利有弊,不少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止步于“看”,所以,這只能作為提高學生興趣的一種手段。
真正能夠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還應(yīng)是《紅樓夢》本身的巨大魅力。《紅樓夢》問世百年以來,各方面的研究漸成體系,稱為“紅學”。而在“紅學”中,對《紅樓夢》其書本身的疑惑越來越多,比如《紅樓夢》是否以作者曹雪芹的家事為原型,書中主題究竟為何,后四十回是否為曹雪芹原作等。總之,《紅樓夢》本身就縈繞著諸多謎題,學術(shù)上的索隱也可延伸到對《紅樓夢》的閱讀中,可以讓學生對《紅樓夢》的“謎”有所了解,讓他們把閱讀的過程也當作簡單的索隱和解謎的過程。例如,《紅樓夢》的第五回“游幻境指謎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賈寶玉游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釵”的冊子,配有圖畫和人物判詞,聽了“紅樓夢”十二支曲,在這些判詞和曲詞中都隱含著曹雪芹對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命運的暗示,學生以此為謎面,在閱讀中尋找謎底。
(二)從人物著眼,搭建閱讀框架
在學生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是小說本身的復(fù)雜性,如場景變換、線索交疊、人物來往等,讓人望而卻步,因此,要從小說的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三個基本要素入手,明確小說的主體結(jié)構(gòu),讓學生有路可循,為學生在閱讀中指點迷津?!都t樓夢》中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十分明確,以賈府和大觀園為主,這里無須多言。在情節(jié)上,要明確是以寶黛釵愛情為主線,來展示封建社會的全景生活,要多加關(guān)注書中的經(jīng)典情節(jié),如“寶玉挨打”“黛玉葬花”等。情節(jié)的延伸是以人物關(guān)系為基礎(chǔ)展開的,這也是學生在閱讀《紅樓夢》時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故而,理清人物關(guān)系在閱讀中至關(guān)重要。在閱讀中,要明確人物身份,對人物有基本的了解和歸類,如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媽都是夫人,“金陵十二釵”都是小姐或少奶奶,襲人、晴雯、紫鵑、鴛鴦都是丫鬟,等等。而要理清書中人物關(guān)系,可參照前人已繪制的《紅樓夢》人物關(guān)系圖譜,展示以“四大家族”為主體的血緣、姻親、主仆關(guān)系。同時,也要明確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關(guān)系,讓情節(jié)內(nèi)容沿著人物關(guān)系的框架漸漸生發(fā)出來,從而對全書內(nèi)容有所了解,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有效閱讀。例如,探春和賈環(huán)雖是賈政子女,但卻是賈政小妾趙姨娘所生,賈環(huán)不受賈母重視,趙姨娘憤恨,才會與馬道婆一起使用巫術(shù)傷害寶玉和王熙鳳,探春雖是庶出,卻十分能干,可以代替王熙鳳理家,但正因為她是庶出,在她理家時,管家媳婦才敢“欺幼主刁奴蓄險心”,抄檢大觀園時王保善家的也敢去挑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