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潔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專家引領密不可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錘煉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根本點;堅持不懈地進行教學研究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生長點。那么,怎樣才能做好這幾方面,成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合格的歷史教師呢?擬圍繞上述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歷史教師;專業(yè)成長
一、專家引領理論前沿,專業(yè)成長的立足點
2000年8月,我從重慶市酉陽縣調入長壽區(qū)桃花九年制學校,懷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憧憬,興沖沖來到學校報到,沒想到學校領導安排我教從沒教過的初一年級的歷史課(我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剛開始,我完全是個門外漢,對歷史教材和教學方法極不熟悉,我糾結、迷茫,同時,我也憋著一股勁,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歷史課上好。但由于從未教過歷史,對歷史教材知識不能建構體系,缺乏整體把握,更談不上使用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很不理想。但由于學校歷史教師奇缺,2003年,學校派我參加區(qū)里的歷史優(yōu)質課大賽,由于教學設計立意不高,在比賽中沒底氣、緊張,效果不理想。這次比賽讓我更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課標精神領會不夠,沒有深挖教材,沒有在歷史大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整堂課缺乏一個主旨,不能科學建構歷史知識體系。正是這次比賽,讓我加深了對歷史教學的理解,要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有創(chuàng)新;課堂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情況。失敗往往是學習提高的最好契機,自此,我開始踏上真正意義的歷史教學之路。
當時,恰逢長壽區(qū)進修校的歷史教學研討活動,我有幸聆聽了教研員欒老師執(zhí)教的研討課。她的課不僅重視開課激趣、論從史出,注重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結合,還重視對學情的關注和學法指導,這對剛步入歷史教學行列的我來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我茅塞頓開,初步弄明白了一堂好的歷史課該怎樣去組織教學。自那之后,我經常向欒老師請教歷史教學方面的問題。欒老師深厚的專業(yè)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與她結下不解之緣,這成為我專業(yè)成長的一個轉折點。
二、鍛造課堂教學能力,專業(yè)成長的根本點
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先進的新課程理念必須付諸教學實踐,立足課堂,才能推動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1.把“自主、合作、探究”引入歷史課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只有具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使學生真正成長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诖?,我在歷史教學中,以生為本,重視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交流與合作中獲取新知,感受學習的快樂。
2.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課程倡導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教育的真諦在于“教會學生學習”,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無疑是教給學生獲取歷史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金鑰匙。當然,學法指導是一項長期而又細致的工作,貴在堅持,重在方法,其最終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能力,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3.重視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
趙亞夫說:“最高級的歷史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教師導出來的;最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不是表演家而是思想家。”新課改要求“以人為本”,要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是學生,教師的“教”要服務于甚至服從于學生的“學”。新課改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倡導改革學生的“評價”方式。改課堂評價的標準和目標,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主體從“重教”轉向“重學”;評價重點從“形式”轉向“效果”。新課改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合作性。在歷史教學中,我不把學生的歷史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的、最主要的評價標準,更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分析與解決問題等能力的綜合評價。
三、堅持教育教學研究,專業(yè)成長的生長點
作為長壽區(qū)初中歷史兼職教研員,我理所當然應成為歷史教學的研究者,由“經驗型”一線歷史教師轉變?yōu)椤把芯啃汀钡募媛毥萄袉T。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我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專家的引領。重慶市教科院徐輝院長對有關教育科研問題的引領,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科研應在自己的教育理想下進行,應將教學、教研心得系統(tǒng)化、理論化。教育科研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并輻射影響他人。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選題和論證,我主持的區(qū)級課題《構建歷史高效課堂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已立項并開題,目前已經進入研究實驗階段。
該課題以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為實驗目標,以開展探究性學習為實驗途徑。我相信,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地做好該課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一定會對學生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薄坝兄菊呤戮钩?,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教研,“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用科研促教研教改,做歷史專業(yè)的引領者,帶領科研工作走向春天。
參考文獻:
[1]繆夢娜.新教師的教學成長與發(fā)展[J].科技風,2016(2).
[2]孫蕾.論教師專業(yè)自我發(fā)展及其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15(23).
新課程·下旬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