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水利局
全面夯實水利發(fā)展基礎為呂梁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呂梁市水利局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省廳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呂梁水利緊緊圍繞“544”工作思路,以重點項目為支撐,全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部分重點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
(一)中部引黃工程協(xié)調和配套小水網規(guī)劃工作快速推進。中部引黃工程是小水網建設的基礎和依托,在市縣兩級協(xié)調機構的全力配合下,工程得以快速推進。與此同時,我市的配套小水網規(guī)劃取得重大進展,工程受益9縣(市、區(qū))小水網規(guī)劃全部上報省廳并通過專家論證,10處分水口的設置已基本確定,4座調蓄水庫、2處配套工程納入國家“十三五”有關規(guī)劃,前期設計工作已經展開。
(二)農田水利建設取得實效。我市在完成實灌面積182.22萬畝的同時,全面推進農田水利重點項目建設。文峪河灌區(qū)續(xù)建配套項目建設已完成中央、省級下達的全部投資任務;汾陽市高效節(jié)水灌溉、文水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沿黃提水灌溉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5處試點工程有4處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
(三)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穩(wěn)步推進。圍繞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和水質監(jiān)測中心建設,全年共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19處,受益人口10.02萬人,市縣兩級14個水質檢測中心全部建成并具備了水質檢測條件,部分縣市已經投入運行。
(四)水保生態(tài)建設效果顯著。通過大力實施國家、省級重點水土保持治理項目,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3.6萬畝,占任務的103%,完成生態(tài)修復面積22.28萬畝,占任務的101%。
(五)水資源管理力度持續(xù)加大。通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2016年,全市用水總量5.8億立方米,嚴格控制在省考核指標6.15億立方米以內;完成地下水壓采量522萬立方米,占計劃任務的101%,萬元地區(qū)生產總值用水量降幅達到1.2%,超過省水利廳下達1%的降幅任務。與此同時,《呂梁市柳林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通過了省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標志著柳林泉域水資源保護走上依法治水的軌道。
(六)防汛抗旱全面加強。2016年我市遭遇了50年來最大范圍的降雨過程,水利部門層層落實防洪保安責任,成功應對了“7.08”、“7.19”、“8.12”三次強降水過程,全行業(yè)未發(fā)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受到國家防總、省防總、省水利廳的多次點名表揚。
(七)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管理體制改革順利推進。作為國家級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汾陽市共完成202村的改革任務,成立農民用水協(xié)會182個,圓滿完成任務。
(一)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龍門供水工程快速推進;離石千年水庫建設任務全部完成,已經開始蓄水試運行;為爭取及早啟動磧口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磧口水利樞紐工程領導組,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礎。
(二)《呂梁市現代水利發(fā)展規(guī)劃》編制。為保證全市未來10—30年水利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與國家投資政策吻合,我市專門邀請了水利水電規(guī)劃總院編制《呂梁市現代水利發(fā)展規(guī)劃》,經過實地勘察和專家反復論證,已初步形成“一橫兩縱三支四區(qū)”的規(guī)劃思路。
(三)國定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調查工作。為了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問題的第一手資料,根據省水利廳的統(tǒng)一安排,我市抽調90名干部分赴6個國定貧困縣,完成了3 191個自然村、13.444萬戶、35.512 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實地調查,為下一步爭取扶貧資金打好了基礎。
(四)溝域經濟規(guī)劃工作。為改變山區(qū)農村落后面貌,促進區(qū)域經濟循環(huán)發(fā)展、帶動農民快速增收,我局在全市范圍內精選出50條基礎條件較好的溝道作為溝域經濟發(fā)展的試點進行規(guī)劃,并組織發(fā)改、林業(yè)以及13縣(市、區(qū))水利(水務)有關人員專程赴北京考察學習成功經驗,通過考察,不僅帶回了先進的發(fā)展理念,還通過北京溝域經濟發(fā)展聯合會,與全國頂尖的溝域經濟規(guī)劃專家建立了聯系。
(五)水利扶貧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戰(zhàn)役的總體思路,市縣兩級都成立了水利扶貧領導小組,明確了水利扶貧工作任務,并形成了“實行三大區(qū)域劃分,建設七大重點工程,落實五項保障措施”的“375”水利扶貧思路,為下一步加快補齊脫貧攻堅水利短板,解決貧困區(qū)的“五水”問題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根據上級“十三五”水利扶貧規(guī)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要求,上報了總投資為143.22億元的“十三五”水利扶貧規(guī)劃項目。
2017年,按照省水利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我局將全力推進六方面工作:
(一)縣域小水網建設:全力推進10處中部引黃分水口前期工作,督促工程受益的9縣(市、區(qū))盡早完成縣人大或政府對小水網規(guī)劃的批復,下半年開工建設。加快呂梁水務投資公司的組建,努力為縣域小水網的建設提供投融資平臺。
(二)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以1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為重點,實施一批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升全市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標準。
(三)水土保持生態(tài)治理及溝域經濟:以國定和省級貧困縣為重點,通過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和大型淤地壩的除險加固,使全市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31.9萬畝。進一步加快50條溝域經濟試點規(guī)劃的同時,在石樓縣溝域經濟示范小流域內實施大中型淤地壩的除險加固,并結合溝域經濟產業(yè)開發(fā)實施溝壩灘地整治和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工程。
(四)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全力推進龍門供水工程剩余380米輸水隧洞的二次襯砌進度,年內完成主體建設任務;投資300萬元啟動橫泉水庫圍欄建檔工程,確保庫區(qū)水質達標,同時健全水質監(jiān)測機構,出臺《呂梁市橫泉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和《呂梁市橫泉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條例》;爭取市財政2000萬元的前期經費,用于推進峪口溝水庫前期工作,力爭該項目盡早批復立項。
(五)中小河流治理:以汾河流域生態(tài)綜合整治為依托,加快推進文峪河、交城縣磁窯河、瓦窯河生態(tài)治理工程和文水汾河堤外濕地公園建設;以提高河道防洪標準為目的,集中對臨縣湫水河、離石區(qū)小東川、興縣蔚汾河3條河道進行整治。
(六)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方面:嚴格按照《呂梁市柳林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的要求,加大對柳林泉地下水的保護,投資1 100萬元,用于柳林泉域地下水的補給;推進橫泉水庫、文峪河水庫和龍門供水工程供水范圍內的關井壓采工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三條紅線”落實管理監(jiān)督,全市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總量控制在2.3億立方米以內,全市萬元地區(qū)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16年再下降1%。
2016年,在省廳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水利事業(yè)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2017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兄弟市的先進經驗,改進作風、創(chuàng)新機制,使呂梁水利改革發(fā)展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