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瓦石清興—宋代硯臺的交易價格

      2017-03-24 17:13:13章放童
      藝術(shù)品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道人端硯硯臺

      文/章放童

      瓦石清興—宋代硯臺的交易價格

      文/章放童

      宋代百姓、士人使用的硯臺價格便宜,名人用硯則是眾多硯藏家趨之若鶩的藏品,其價益騰。

      宋代是硯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那么,宋代的硯價到底如何呢?

      普品便宜

      老百姓,包括士人日常使用的硯臺,價格是很便宜的。

      生活于北宋仁宗至徽宗時期(1051—1107)的米芾,在其《硯史》的“歙硯婺源石”中,如此寫道:

      “土人以為生。終日成一硯,少有病,不直數(shù)十金。幸完好,直?!?

      由此可知,一枚完好無缺的普通歙硯,其時只值數(shù)十文銅錢。筆者收藏有一方石質(zhì)較差的宋代歙石抄手硯,其硯側(cè)有銘:“龔屋五光文賣(買)”,另一側(cè)為“吳家”,下有花押。說明此硯僅值“五光文”,極便宜。

      普通的端硯,其價格也相差無幾。蕭高洪先生遺著《新見唐宋硯圖說》刊有一方“宋淳熙七年款雙履石硯”?!按顺帪槭|(zhì),色紫,可見青脈,這都是端石的特征?!逼涑幍足懳臑椋?/p>

      “庚子熙淳七年正月中旬十五日,用錢四十五文置用。余念念置用□□?!?

      蕭先生考證“熙淳”系“淳熙”之誤。淳熙七年為公元1180年??梢娔纤卧缙谝环狡胀ǖ碾p堂端硯的價格,才四十五文錢。

      其他的石硯,價格亦相似。蕭先生著作中還有一方“宋嘉泰三年款紫石硯”,硯側(cè)刻有“歲次癸亥嘉泰三年八月十六日用金十八文置”。3這是出身低下的讀書人購置硯臺的真實記錄?!凹翁毕的纤螌幾谮w擴統(tǒng)治時期的年號,嘉泰三年即公元1203年。

      文獻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張邦基《墨莊漫錄》中記,宋徽宗時,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一帶)方城仙公山下的新寨,大量產(chǎn)硯,顏色有紫、青、白三種,“石之易得,一枚不過百錢”。4一方硯的價格還不到100文錢。又如南宋文人洪適曾刻印《歙硯說》《辨歙石說》。當時有人對洪適說:

      “使君雅無長物,諸郎案頭研不百錢直。”5

      似可證明,一般士人家中所用,不過是價值不足100文的普通硯臺。

      據(jù)河南大學歷史系程民生教授對宋人生活水平的研究,“100文及數(shù)十文是鄉(xiāng)村下層百姓普遍的每天收入?!?而北宋到南宋前期,“宋人家庭每天的日常費用,就普通老百姓而言,大體上低于所收入的100文。節(jié)儉的士大夫,也是這種水平?!?也就是說,當時人一天的收入或是日常費用,即可購置一方普通的硯臺了。

      名硯昂貴

      名硯,尤其是列入收藏級的,無論是名貴石品、名家制硯,還是名人用硯,其價格都與普品硯臺不可同日而語,非常昂貴。

      先說名貴石品。以端硯為例。成書于1121年至1133年的杜綰的《云林石譜》,對端硯的價格這樣記述:

      “下巖之價,二十倍于上巖下穴;上巖下穴之價,十倍于半邊山諸坑;半邊山價十倍于小湘;小湘價倍于蚌坑、后歷。絕品亦不過十來千。”8

      若以下巖絕品值10貫錢來推算,則蚌坑、后歷石硯一枚不值五文。兩者竟相差4000倍。

      無獨有偶,成書比《云林石譜》略晚的《端溪硯譜》也有硯價的記錄:

      “硯之價。下巖水底腳石,十倍于南壁石。南壁石,十倍于中巖北壁石、半邊山南諸巖。中巖北壁石、半邊山南諸巖,倍于中巖南壁石、半邊山北諸巖及龍巖。中巖南壁,倍上巖諸穴石。上巖諸穴,倍小湘石。小湘知,倍后歷、蚌坑石?!?

      如果后歷、蚌坑石硯值5文,那么下巖水底腳石值8000文,即8貫。兩者差距也達1600倍之多。

      宋仁宗時,有人欲送給孫之翰一方佳硯,說是“直三十千”,即30貫。孫曰:

      “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回答說:“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睂O之翰笑著說:“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10

      竟然不接受饋贈。孫之翰用的是偷換概念的詭辯術(shù),不過“呵之則水流”的好硯其時就值30貫錢。

      還有更貴的。何薳《春渚紀聞》載:

      “王景源使君所寶古墨一笏,蓋其先待制公所藏者。背銘曰:‘唐水部員外郎李慥制’,云諸李之祖也。黎介然一見,求以所用端石研易之。景源久之方與。后攜研之行朝,有貴人欲以五萬錢易研,景源竟惜不與也?!?1此硯竟值50貫。

      王質(zhì)《雪山集》所記的一方斷裂的古端硯,價格居然更高,真是天外有天!南宋時,一位農(nóng)夫在田中鋤地時,一鋤下去刨出了一方古端硯,“絕佳。雖中斷,墨位猶全?!焙髞肀蝗恕耙跃囧X千、故硯一易之。”12其價至少是1000貫。也許是鐵錢吧。

      次說名家制硯。封建社會中,硯工沒有地位,因此能記入文獻流傳至今的極少,哪怕是制硯名家也很難幸免。宋代亦如此。像唐積《歙州硯譜》那樣專門列有“匠手”一節(jié),記錄歙硯硯工姓名、人數(shù)的,屬鳳毛麟角。而在宋人文集中大名鼎鼎的制硯名家無疑為呂道人,可能與他的身份是道人有關(guān),盡管其名不傳。

      這呂道人的名氣真是大得很,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中,居然有三位與其有緣。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烏臺詩案”貶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團練副使已是第三個年頭。三月七日,春寒料峭,他與一班朋友到黃州東南三十里之沙湖游覽。在黃氏家里酒足飯飽以后,打道回府。豈料歸途中風雨大作,而雨具先去,同行者皆極狼狽。只有蘇東坡因心中高興,一點都不覺得苦。原來他在黃氏家中意外地得到了一方呂道人制澄泥硯?!包S氏初不知貴,乃取而有之?!被氐綎|坡雪堂,蘇軾顧不得休息,馬上用呂道人硯磨墨,鋪紙,揮毫寫道:“澤州呂道人沈泥硯,多作投壺樣。其首有‘呂’字,非刻非畫。堅致可以試金。道士已死,硯漸難得?!?3意猶未盡,他又寫下了著名的《定風波》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14

      而黃庭堅在得到了一方由舅舅李公擇贈送的呂道人硯后,激動得接連寫了兩首長詩表示感謝。他這樣歌頌呂道人硯:

      湔拂垢面生寒光,漢隸書呂規(guī)其陽。呂翁之冶與天通,不但澄泥燒鉛黃。初疑蠻溪水中骨,不見鴝鵒目突兀,但見受墨無聲松花發(fā)。頗似龍尾琢紫煙,不見羅縠紋粼粼,但見含墨不泄如寒淵?!瓰鹾醵耸侨f乘器,紅絲潭石之際知才難。15

      在黃山谷眼里,呂道人澄泥硯像含水的寶玉,散發(fā)寒光,似端硯而沒有眼,同龍尾卻不見羅紋,比紅絲硯、鳳咮硯都要難得,簡直就是皇帝用的文具。

      米芾《硯史》云:

      “澤州有呂道人陶硯,以別色泥,于其首純作‘呂’字,內(nèi)外透。后人效之,有縫不透也。其理堅重,與凡石等。以瀝青火油之堅響,滲入三分許。磨墨不乏,其理與方城石等。”16

      米芾指出,呂道人澄泥硯堅重如石,或以瀝青火油浸之,使之堅固,扣之聲平有韻。磨墨歲久不乏,常如新成,如同唐州方城石硯一般。

      在蘇、黃之前,歐陽修在《硯譜》中就曾指出:

      “澤州金道人澄泥硯,有‘呂’字,堅致可試墨?!?7

      蘇、黃之后的李之彥也說:“澤州道人呂翁,作澄泥硯堅重如石,手觸輒生暈,上著‘呂’字。18

      何薳的《春渚記聞》則記:“高平呂老,造墨常山。遇異人傳燒金訣,煅出視之,瓦礫也。有教之為研者,研成堅潤宜墨,光溢如漆。每研首必有一白書‘呂’字為誌。……研出于陶,而以金鐵物劃之不入為真。”19

      綜合上述宋人的論述,我們對呂道人和他制作的澄泥硯,有了大概的了解:澤州高平呂氏,名不傳,為道人。曾于常山造墨時,遇異人傳授燒金的訣竅,出爐時竟是瓦礫。也許其在此期間掌握了制作燒造澄泥硯的竅門,以此制硯,“堅重如石,手觸輒生暈”,“玉色金聲”20,“堅潤宜墨,光溢如漆”,且“磨墨不乏”,常如新成,“端是萬乘器”!其型多作投壺樣。鑒別的特征有二:一為“其首有‘呂’字,非刻非畫”,“白書”,“以別色泥”嵌鑲,字體為“漢隸”。二為“堅致可試墨”,甚至“試金”,“以金鐵物劃之不入為真?!?/p>

      “呂老既死,法不授子?!币苍S呂道人本無子。從此呂道人制作的硯非常難得了。“至呂老所遺,好奇之士,有以為錢購一研而不可得者?!眳蔚廊穗m無燒金之術(shù),卻能點“泥”成金。其所制澄泥硯竟然以100貫錢都無法買到一方,真是“金瓦幾于同價”。21不!比黃金更值錢。

      次說名人用硯。名人用硯乃眾多硯藏家朝思暮想、夢寐以求、趨之若鶩的藏品,其價益騰。如北宋時著名的王羲之鳳字硯,為不少文人所記錄。最早記錄的米芾云:

      今人有收得右軍硯,其制與晉圖畫同。頭狹四寸許,下闊六寸許,頂兩純皆綽慢,下不勒成痕。外如內(nèi)之制,足狹長,色紫,類溫巖。中凹成臼。22

      校理石揚休所購王義之硯者,乃此石。23

      而李之彥《硯譜》則明確記載了石揚休購置此硯的價格:

      會稽有老叟,云右軍之后,持一鳳字硯,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減端石,云右軍所用者。石揚休以錢二萬得之。24

      石揚休(995—1075),字昌言,先祖為江都人,其七世祖藏用徙家四川眉州。他18歲即中進士,曾官刑部員外郎,知制誥,遷工部郎。石揚休以收藏古書畫名世,藏有懷素《自敘帖》之一種,其收藏右軍硯當不虛。

      如此名硯,覬覦者眾多。若干年后,蘇東坡從石揚休孫石夷庚處購得。米芾《書史》有記:

      余背李邕《光十八郎帖》……得于石夷庚,昌言故物也……(夷庚)今居陳州,有右軍古鳳字紫石硯,蘇子瞻以四十千置往矣!25

      從表面上看,此價比石揚休購硯時已經(jīng)翻番,石家獲利頗豐,其實不然。蘇家與石家不僅是同鄉(xiāng)故交,而且還是兩代姻親。坡公的姑母(其父蘇洵之二姊)幼適石揚休兄弟石揚言,乃石康伯(揚休子)之嬸母。而坡公長子蘇邁又娶石揚休之孫女、石夷庚之姊(或妹)為妻。此筆交易大有人情在呢,不過是半送半賣而已。

      令蘇公想不到的是,又過了若干年,他自己用過的硯臺,也成為硯藏家們高價獵取的目標。

      南宋人張世南在其《游宦紀聞》中記:

      汪書寓三衢,以五千得一硯。后刻東坡銘云:“東坡硯,龍尾石。開鵠卵,見蒼璧。與居士,同出入。更寒暑,就燥濕。今何者,獨先逸。同參寥,老空寂?!?6

      說的是,南宋時衢州出現(xiàn)了一枚蘇東坡用過的龍尾卵石硯,被一位汪姓官員以5貫錢買去珍藏。

      查《蘇軾全集》,文集卷十九確有一首《卵硯銘》:

      東坡硯,龍尾石。開鵠卵,見蒼璧。與居士,同出入。更險夷,無燥濕。今何者,獨先逸。從參寥,老空寂。27

      兩銘文字略有不同。這在古籍流傳中是常見的現(xiàn)象,版本不同或者作者修改所致。卵石硯一般都不大,所以只值5貫錢。

      而另一方蘇東坡用過的大硯價位就要高得多了?!队位录o聞》載,一方坡公用過的端硯,因多石眼而被命名為“涵星硯”,“廣四寸,其長倍蓰,高寸有半”,制作精美。南宋中期,此硯被理學家度正在成都以“百五十緡購得之?!?8居然高達十五萬錢,即使是鐵錢,也夠嚇人的了!

      (本文作者為《歙硯溫故》《泥硯遺韻》作者,古硯收藏家)

      責編/王可苡

      注釋:

      1米芾《硯史·歙硯婺源石》。《說硯》第二頁。

      23蕭高洪《新見唐宋硯圖說》,第39、41頁。

      4張邦基《墨莊漫錄》卷7《硯石評》,第210頁。

      5《四庫全書》第843冊第84頁。

      67程民生《宋代物價研究》,第559、567頁。

      8杜綰《云林石譜》之“小湘石”。

      9無名氏《端溪硯譜》,“硯之價”。

      10沈括《夢溪筆談》,卷9《人事》。

      11何薳《春渚紀聞》,卷八?!短扑坷顟V制墨》。

      12王質(zhì)《雪山集》卷10《章德茂破硯銘·序》,《四庫全書》第1991冊112頁。

      13蘇軾《書呂道人硯》,《蘇軾全集》,第2209頁。

      14古典文學出版社影印本《東坡樂府》卷上。

      15黃庭堅《再和公擇舅氏雜言》,《黃庭堅全集》,第1050頁。

      16米芾《硯史·呂硯》。

      17歐陽修《硯譜》,引自高似孫《硯箋》卷三。

      18李之彥《硯譜·諸州硯》。

      19何薳《春渚紀聞》卷九,《呂老煅研》。

      20高似孫《硯箋》卷三“澄泥硯”注:“王孜藏石硯。識者曰呂公造。旁篆二方圈。玉色金聲,奇物。”實為呂道人制澄泥硯也。

      21同19

      22米芾《硯史·樣品》。

      23米芾《硯史·溫州華嚴尼寺巖石》。

      24李之彥《硯譜·右軍鳳字硯》。

      25米芾《米芾集·書史》,第134頁。

      26張世南《游宦紀聞》卷6,第55頁。

      27《蘇軾全集》文集卷十九,第1018頁。

      28張世南《游宦紀聞》卷9,第78-79頁。

      猜你喜歡
      道人端硯硯臺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翰墨飄香的硯臺
      荷葉形端硯賞析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8
      墨錠和硯臺
      以石為業(yè)四十年:一個端硯工匠村的生計之路
      端硯收藏的來源
      西部(2015年3期)2015-11-18 10:35:49
      云龙县| 商都县| 佛教| 修水县| 田阳县| 平塘县| 光泽县| 巴塘县| 万全县| 商水县| 巫溪县| 靖西县| 丰都县| 和田市| 榕江县| 隆昌县| 新干县| 凉山| 平山县| 云安县| 清丰县| 祥云县| 洛浦县| 麦盖提县| 如东县| 颍上县| 连云港市| 雅安市| 新田县| 江都市| 上蔡县| 宁阳县| 玉林市| 青冈县| 龙游县| 大安市| 准格尔旗| 营山县| 翁牛特旗| 西盟|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