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水溶液中離子平衡系列問題的探究

    2017-03-24 05:38:03李江
    新課程·教師 2017年1期
    關鍵詞:理論依據(jù)實驗探究實驗設計

    李江

    摘 要:水溶液中離子平衡系列問題,從實驗探究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離子平衡;實驗設計;理論依據(jù);實驗探究

    “水溶液中離子平衡問題”是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第三章的重要內容,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的水解平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等系列內容。這一部分對知識應用能力強,學生學習困難較大。

    當今教學要求: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建構知識網絡,掌握化學學科的核心知識,總結規(guī)律和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有效地開展教學,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嘗試對涉及的以上幾個重難點,合理設計幾個實際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設計出相應的實驗方案,通過改進整合后進行相應的實驗,取得了較滿意的實驗效果?,F(xiàn)將我們的實驗設計和研究過程整理如下,與大家分享。

    【問題一】證明醋酸是一種弱酸

    (設計方案)

    方法一:配制0.1mol/LCH3COOH溶液,測該溶液的pH,測得pH>1,說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二:配制0.1 mol/LHCl溶液和0.1 mol/LCH3COOH溶液,測其導電能力,發(fā)現(xiàn)0.1mol/LCH3COOH溶液的導電能力較強酸(鹽酸)弱,說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三:在稀CH3COOH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溶液變成紅色,再給所得液體加熱,觀察到溶液紅色加深,由此說明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說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四:在稀CH3COOH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溶液變紅色,再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可觀察到溶液紅色變淺(或溶液由紅色變紫色),由此說明,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說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五:將CH3COONa固體溶于水配成溶液,測溶液的pH,測得pH>7,說明CH3COONa溶液中CH3COO-能夠水解,所以醋酸是弱酸。

    (理論依據(jù))

    方法一、方法二依據(jù)弱電解質溶液不能完全電離的本質來設計的,特別是方法二,利用科學探究中對照實驗的思路來設計的,利用醋酸與等濃度的一元強酸(鹽酸)的性質相對比,說明醋酸中H+的濃度比鹽酸中H+的濃度小,說明醋酸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

    方法三、方法四是利用改變一定的條件,探究得出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即CH3COOH?CH3COO-+H+,只有弱電解質才存在電離平衡,由此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

    方法五是利用鹽的水解平衡原理設計,醋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OO-+H2O?CH3COOH+OH-,可見醋酸根離子能夠水解,且水解顯堿性,由此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

    【問題二】設計實驗證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設計方案)

    方法一:向Na2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可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方法二:配制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Na和NaHCO3溶液,分別測定它們的pH,發(fā)現(xiàn)NaHCO3溶液的pH較大,說明碳酸的酸性較弱,即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理論依據(jù))

    方法一是利用了“強酸能與弱酸鹽發(fā)生反應生成弱酸和強酸鹽”,即“強酸制弱酸”原理來設計的。由醋酸可以制取碳酸,碳酸不穩(wěn)定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說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

    方法二是利用了“弱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與對應的弱酸的酸性有關,弱酸的酸性越弱,其弱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即“越弱越水解”規(guī)律來設計的。NaHCO3溶液的pH較大,即同濃度的NaHCO3溶液的堿性較CH3COONa溶液的強,由此說明。

    【問題三】設計實驗證明碘化銀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銀的溶解度

    (設計方案)

    方法一:在濃度相同的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觀察到先有黃色沉淀生成,說明AgI的溶解度較?。?/p>

    方法二:在AgCl的懸濁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變成了黃色沉淀,說明AgI的溶解度較小。

    (理論依據(jù))

    方法一是從沉淀生成的角度來設計比較的,已知溶液中各離子的離子積Qc達到Ksp時會有沉淀生成,因此,在濃度相同的Cl-和I-的溶液中,由于Ksp(AgI)

    方法二是從沉淀轉化的角度來設計的,向平衡體系中加入可與體系中某些離子反應生成更難溶物質時,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由于Ksp(AgI)

    【活動心得】

    對化學反應原理的學習有很多學生會感到困難重重,復雜的理論常令他們望而卻步。怎么才能引導學生走出困境,我覺得應該利用好“科學探究”這一研究方法,從平衡的基本原理出發(fā),從理論層面進行多角度分析,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案,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充分利用實驗,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際上化學反應原理中有很多奇妙的問題,有待于發(fā)現(xiàn)、研究、思考和討論。

    參考文獻:

    [1]夏正盛.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韓立福.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理論依據(jù)實驗探究實驗設計
    不同的溫度
    幼兒畫刊(2021年11期)2021-11-05 08:26:02
    有趣的放大鏡
    幼兒畫刊(2021年10期)2021-10-20 01:44:40
    哪個涼得快?
    幼兒畫刊(2020年2期)2020-04-02 01:26:22
    無字天書
    幼兒畫刊(2019年2期)2019-04-08 00:53:30
    “實驗探究”與“微觀認知”的巧妙結合
    大連市體育中心場館現(xiàn)狀調查研究
    武術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20:22:26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課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能與電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0:40
    受控主體合法預期保護的理論依據(jù)研究
    初中化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乐平市| 荔浦县| 渝中区| 图木舒克市| 北辰区| 新巴尔虎左旗| 双牌县| 城口县| 靖远县| 巴南区| 工布江达县| 桃园市| 丹东市| 安岳县| 泰和县| 苍山县| 临湘市| 汕尾市| 长治市| 澜沧| 房产| 县级市| 民丰县| 广西| 沁水县| 波密县| 莱阳市| 扶余县| 西安市| 兰考县| 阳新县| 昆山市| 碌曲县| 孝昌县| 岫岩| 葫芦岛市| 革吉县| 枞阳县| 西和县| 苍南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