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成為精神呼吸
——初中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策略
江蘇省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 楊 迪
在提倡全民閱讀的今天,我們不僅要讓孩子有強健的體魄,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更要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要讓閱讀成為一種精神呼吸。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民閱讀”第四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學校里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書香校園”的活動。然而在活動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之前學校、家庭、社會未對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問題引起足夠重視,同時又缺乏有效的指導,因此,使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存在了巨大問題。如初中生課外閱讀興趣具有消極傾向;初中生閱讀發(fā)展水平不高;初中生閱讀課外時間缺乏;初中生閱讀閱讀目的不明確;課外閱讀內容選擇有偏向性和消極;課外閱讀方式上迷戀電腦等等。 總之,初中生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
一個真正的“書香社會”需要養(yǎng)成一種閱讀的習慣,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閱讀。從目前學生掌握的知識結構來看,青少年基礎知識其實并不差,但其人文修養(yǎng)或者文化視野還存在相當多的缺陷,這就與非功利性的閱讀相當缺乏有關。不少人認為這樣的閱讀是浪費時間,而一些家長也會擔心這樣的閱讀耽誤學習,從而排斥這種非功利性的閱讀。其實,一個人有更廣泛的閱讀面,對于提高情商,洞悉生命和人性的更多方面,大有裨益。
著名教育家克里普斯卡婭曾說過“書是思想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開展多種讀書活動,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也非常明確指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辈⑻岢岸嘧x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奠基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利用有限的時間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信息來源,保證扎實高效的課堂閱讀教學,進行持之以恒的課外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閱讀活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營造氛圍,點燃讀書激情
要營造“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溫家寶總理曾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專程到商務印書館和國家圖書館,與編輯和讀者交流讀書心得,并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推動全民族養(yǎng)成讀書的良好習慣。學校和家庭要發(fā)揮青少年閱讀指導者的作用,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并帶頭讀書,為孩子樹立榜樣。
以我校為例,“書香校園”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學校濃墨重彩打造校園文化景觀,隨處布置開放式書架,每個班級擁有圖書角和圖書漂流箱。人文知識之外,還有自然科學。我校將遍布校園的66種植物制作專題標牌,學生們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眼前植物的百度百科一目了然。這些組合起來就是學校的植物課程,目的是“以身邊物育婁江人”,讓學生以書為友,讓書香在校園四處流淌!
2. 課程引領,沐浴國學經(jīng)典
要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學生的功利性閱讀現(xiàn)象十分普遍,來自于升學的壓力加劇了少年學子的內心恐懼,高居中學生閱讀目首位的便是“課業(yè)需要”。青少年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要切實從繁瑣的各種考試中解脫出來,多讀經(jīng)典,多讀自己喜愛的圖書,使讀書成為生活、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學生閱讀價值取向存在問題。有調查顯示,在當代中學生中,讀經(jīng)典名著的人并不多,能把長篇名著讀完的人更是少得出奇。與之相反的情況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選擇通過閱讀輕松、休閑的言情、玄幻等書籍來打發(fā)空閑時光,甚至沉迷其中,難以自拔。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主要陣地,在教學和活動中為學生提供閱讀指導,成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奠基人。
在我校的校園建設中,學校新建有國學文化中心、善德書院,開設國學課,開展經(jīng)典誦讀,組織“詩詞大會”。學生們穿上傳統(tǒng)漢服,晨誦、午讀、暮省……目的是讓學生以書為樂,讓書生在校園上空回蕩!
3.搭建平臺,享受閱讀快樂
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開展的第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閱讀率開始回暖。近年來,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以“向青少年推薦100本好書”等方式積極引導青少年閱讀,受到廣大青少年的歡迎。近期較火爆的《朗讀者》《見字如面》等電視節(jié)目,以朗讀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再次掀起全民閱讀的高潮?!独首x者》主持人董卿表示:“《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xiàn)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并感動于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p>
以此為契機,學校成立了“上善讀書會”,整班共讀、親子共讀,讀書征文、好書推薦、故事大王、書簽設計、朗誦大賽、繪本創(chuàng)作、優(yōu)秀圖書推薦、作品朗讀會、圖書捐贈等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讓學生以書為鏡,讓詩意伴隨師生成長。語文教師更要用好這些平臺和資源,使“書香校園”活動卓有成效!
4.評價激勵,陶冶心靈境界
要運用激勵機制促進學生閱讀。任何人都有惰性,每一種較艱難的良好習慣都必須通過自己潛意識地培養(yǎng)或在外力的監(jiān)督作用下才能形成。法國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庇行袨榭茖W的實驗證明:在沒有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能力僅有20—30%能發(fā)揮到,一旦受到充分地激勵,他的能力就可能發(fā)揮到80—90%。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機制是促進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舉措。
我們通過開展“課前五分鐘”活動、小組檢查、家訪等形式檢查、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并督促學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閱讀任務形成了制度堅持不懈。我校還依據(jù)多元評價標準組織“校園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選,廣泛開展讀書征文比賽。依照“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原則,突出“賞識”激勵,注重興趣性格情緒等細節(jié),讓觸動學生內心的評價細節(jié)成為“潤物無聲”的教育增長點和學生成長的創(chuàng)新連接點,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最是書香能啟智,從來閱讀可怡情。愿閱讀成為每個人的習慣,成為每個學生的精神呼吸。
劉金龍.把握閱讀教學的支撐點.語文教學與研究(武漢,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