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太窩中心小學 黃文金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太窩中心小學 黃文金
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和進步,我國在教育事業(yè)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就,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眾所周知,語文是小學教學過程中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它對于開闊小學生的視野、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豐富他們的知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 單元整體 教學研究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一篇一篇課文的教,以一篇課文為單位成了教師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方法所取得的成效微弱,效果并不理想。課本的排序自然是有科學依據的,課文與課文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如文章的寫作手法、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等。隨著國家全力普及新課程,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這種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上勢必是會被取代的,因為即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更無法達到教師教學目標。在這一形勢下,加之單元教學自身強大的整合性和系統(tǒng)性,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由單篇課文教學向單元整體教學過渡成為主流趨勢。
單元整體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以一個單元為單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一篇文章而是圍繞一個單元的主題,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科學的整合。在教師教學上充分挖掘教學資源,使得這些教學資源能夠這一大限度的在學生對知識、情感等方面的接收能力達到最大化,幫助學生梳理某一類型的文章,塑造學生的整體感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在情感體驗上更能嵌入文章。同單篇教學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是,單元整體教學對學生多層級閱讀能力更為關注,對此能力的培養(yǎng)也大有成效,這無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2.1 明確不同學段的單元整合重點
學生處于不同年齡段,不管是基礎知識的儲備量,還是在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都存在著明顯的偏差。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固然好,但并非一勞永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準備教案、實施教學方法的時候,必須把學生的年齡特征作為第一考慮的要點,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對年齡進行考慮時,不同年齡段的認知水平、心理發(fā)展水平及思維發(fā)展水平都是不同的,需要教師綜合分析,針對不同學段,整合相對應的重點。對于低年級的同學(主要為一、二年級),對生字詞的學習是該學段學習的核心。單元整體教學應該以“識字”為中心,整合整個單元的生字,通過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對漢字的構字方法有一個系統(tǒng)的、清晰的認識,但這個方法就不適用于已經掌握了一定詞匯量的學生,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把掌握的詞匯理解透徹才是重點。教師這時候的單元整體教學應將教學任務側重句、段的理解,通過羅列單元主題,將知識點深入課文的句、段,才能讓學生深刻掌握字詞的含義,對文章的表達效果熟透于心。
2.2 把握不同單元的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教育小學教育的大勢所趨,在整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教師在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制定具體規(guī)劃時,對教材內容的把握,對不同單元的具體教學目標的確定,都決定著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是否能科學、合理地開展。這個問題大而廣,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教師關于此的每一點都要有考究。第一點,需要梳理教材內容,包括在制定單元目標的過程時,每個教學單元主要的教學主題是什么,其教學價值在哪里,都是教師不可忽略的點,才能使學生清晰的認識學習的知識點和難點。第二點,備課過程要緊扣單元主題。一個單元的課本被整合在一起,必然有一條主線,教師在熟悉了教材之后,可以進行思維導圖分析,在主線之后,對各小單元的課時重新劃分,分支出相對于的枝干,采用主次分明、脈絡清晰的方法,找準單元切入點,以此為依據整合單元,進行科學備課。要想在這一階段落實好教學工作,這兩點教師不得不考慮,這影響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快速、有效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2.3 整合單元內容,重點研讀
深入解讀教材知乎,接下來就是單元內容的整合工作,對枝干部分重點研讀,對細節(jié)部分仔細考究。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多種方法實施教學。第一步,問題探究。教師在單元教學之初,拋磚引玉可以抓住學生的眼球,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清楚在閱讀,思考主時,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在閱讀過程中還遇到哪些困難,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知識梳理,把問題拋給學生自主學習,讓老師成為解決問題的引導者,而不是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如此一來,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化。第二點,品讀誦記。同一單元的課文中,有些文章的感情色彩神,有些文章的感情色彩較淡。在進行單元教過程中,教師可以側重讓學生品讀情感色彩較為濃厚的文章,讓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帶著感情去理解文章,把自己的情感、想象力依附到文章中間,升華自己的情感。第三點,讀寫結合。學生帶入感情品讀文章之后,必定有自己的感想和收貨,教師指導學生將這些情感記錄下來,作為一個讀書筆記在對同類文章理解、或者自身寫作中都有著莫大的幫助。
2.4 教師要積極學習與探索,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不僅在對學生教育問題上進行斟酌改進,在對自身素質的提升上,也需要積極進取。教師作為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扮演的教學角色在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專業(yè)技能,換言之也是在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教師的師資水平相對從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情況依舊不樂觀,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部分語文教師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專業(yè)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都與教育進程不匹配。比如部分教師自認為教學水平已經足夠這一生所有,不肯再去接收新的知識,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當新的教學改革出現,此類教師厭倦于不斷改革,會急于否認新事物。而有一些教師基于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欠缺,在單元整合教學中,對知識點、對單元目標的整合都難以進行。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積極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從學段目標和單元目標出發(fā),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充分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
【1】萬素花,陳曉燕,薛劍莉,王東亮.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6(07)
【2】王琳.小學語文單元整體的教學的實施研究【J】.赤子,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