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超峰
預習,奏響有效閱讀的序曲
文|陳超峰
語文學習應當從課前預習開始,重視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钡斍暗拈喿x教學卻時常面臨這樣的尷尬:上課時,有一些學生課文都讀不流利,結結巴巴;有的講到哪里都不知曉,聽得云里霧里;大部分學生常被教師提出的稍微有點難度的問題難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預習的主動性不高,不預習或者敷衍了事。因此,如何針對高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的預習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課文學習要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必須樹立學生自主預習的意識,培養(yǎng)其自主預習的習慣,提升自主預習的能力,要教給學生自主預習的方法,還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評價方式,讓學生體驗預習帶來的成果,激發(fā)學生預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下一次預習。
著名專家楊再隋教授曾說過:在學習新知識前,讓學生利用一些學習資源進行適當的預習以建立舊知與新知之間的聯系是必要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布置預習后,學生往往無所適從,課文讀了一遍就不想讀第二遍,不會讀的生字仍舊不會讀,課文講什么也不知道,在文本上沒有留下任何預習的痕跡。這樣不僅達不到預習的目的,甚至會養(yǎng)成學生做事草率的壞習慣,所以,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預習方法刻不容緩。
預習一篇課文,字詞句篇是基礎,課前的預習可以從讀、圈、查、劃、注入手。
讀課文:預習一篇新課文,要多讀幾遍,直到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圈新詞:對于課文里面出現的生字新詞,要圈出來,并且多讀幾遍。
查疑難:在接觸新的課文時,一定會遇到意思不理解的字詞,可以查閱字典、《詞語手冊》等工具書幫助理解。
劃重點:在通讀課文之后,能劃出本課的重點句、重點段落和自己無法理解的句子。
注感受:對于課文中特別有感受的句段,可以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對于課文中的疑問,可以寫下來,以便上課時有針對性地學習。
人教版高段的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于文章的重點很難把握。而教材中的一些資源,卻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抓住文章重點,更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
巧用“導讀提示”現行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在每篇略讀課文的前面都有一段提示式的導語,“導讀提示”不僅實現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內容上的自然銜接,而且明確提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及要求,是學生預習時很好的“拐杖”。
巧用“資料袋”語文教材中有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資料袋一般是給學生提供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因此,引導學生在預習時關注“資料袋”也能大大地提高預習的效率。
巧用“課后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每篇精讀課文之后都有幾道思考練習題,這些習題凸現語文學習特點,緊扣文本重點,具有很好的導學、導練功能。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不妨鼓勵他們嘗試著去思考,這樣不僅能探知文本的主旨,找出文章的重點,更能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初步嘗到獨立思考的甜頭。
引導學生預習課后題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課文內容,有的課后題,能夠幫助學生領悟課文謀篇方法、了解選材和表達主題之間的關系。
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fā)。選入教材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內涵深刻。好多的課后題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在抄寫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文章的主旨內容與情感表達。
語文的非教材資源豐富多樣,合理利用這些非教材資源,可以輔助學生廣泛地理解課文,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這些非教材資源可以是教師以教材知識為依據和標準,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地增選、補選。
做預習單預習單,顧名思義是專門為預習而設計的,用于課前自學的輔助。預習要求不能太高,過高的預習要求讓學生望而生畏,興趣索然。要讓預習單真正發(fā)揮作用,教師首先要深入文本,挖掘教材,進行分層設計??梢愿鶕}目的難易設置不同星級,有能力的全部都完成,有困難的則量力而行,做最基礎的題目,這樣的分層設計,促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預習中來,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看微視頻語文學家艾克斯蘭曾說:“要盡力在語文的藥丸上涂上歡樂的果醬?!倍⒁曨l就是“歡樂的果醬”。教師通過精心制作課前預習微視頻,在群共享發(fā)布,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隨時隨地、便攜式的學習。微視頻中教師預設引導性的問題,使預習有了明確的方向,孩子們在微視頻引導下,開心完成預習任務,逐步提高自主預習能力。如《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寫的是蕭紅回憶自己童年在祖父園子里自由、快樂的生活。老師在制作微視頻時簡潔講述了蕭紅簡短而富有傳奇的一生,節(jié)選了《呼蘭河傳》中的片段,短時間內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他們迫切地想了解蕭紅、走進蕭紅。正是有了課前的充分預習,拉近了學生與新知的距離,才使得課上得扎實而高效。
走進網絡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預習的動機,教師可以針對預習的內容,精心設計趣味性的問題,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去完成預習作業(yè),網絡的介入,可使預習變得更有趣,更有效。在網絡資源中,學生可以獲得不一樣的、更直觀、立體的感受。從文字到圖片到視頻,豐富的資源讓學生興趣盎然,既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也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奠定了基礎。
預習實效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檢查和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認真的考評,給時間交流預習成果,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分享成果、表現自我、展示個性、體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悅的舞臺,讓學生的辛勤勞動得以展現。
個人預習積分賽學生在經歷了預習之后,很期待教師或同學能給予他們肯定。我會針對學生每一次的預習情況進行評分,并記錄在“預習記錄表”上,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成績一目了然,并且形成了“你追我趕”的預習氛圍,真正激發(fā)了學生的預習興趣和熱情。
預習成果展示臺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展示預習成果。或口頭交流,或書面展示,努力使課堂教學建立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的預習成果成為教學的資源和嶄新的起點。例如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讓他們傳授自己在預習中得到的知識,再讓大家評議他在預習中的體驗是否恰當、理解是否到位,發(fā)言的學生能從中獲得成功和思考,并在以后的預習中精益求精,也給其他同學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美國著名專家西蒙說:“只有當學習者知道學習的結果如何時,才能發(fā)生學習興趣?!鳖A習成果交流既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自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又使得學生能夠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教師評價反饋教師評價是提高學生預習質量的保證,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教師要重視自己的評價導向,一個點頭肯定,一點微笑鼓勵,一句口頭表揚都能給前進中的學生以信心和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尤其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逐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加深他們對老師的親近感,進而使他們更加熱愛學習,更好地投入學習。
預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一種人生智慧。做好了語文的課前預習,不僅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還能夠幫助學生抓住有效學習的杠桿,引領學生“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澄江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