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斌
摘 要: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探究”性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探索想象、思維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但探究形式的不同帶來的探究效果也會截然不同。當孩子進入小學,在學習單元活動及課前知識鋪墊中,一年級學生已知在具體情境中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四年級已知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等,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shù)表示位置的經驗。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學習用數(shù)形結合、位置關系推導等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位置探究;引導策略
真正的探究,需要學生切實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然而課堂中,學生的探究往往被動,并非自主、自發(fā)地進行。教師參與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一部分孩子的探究心理,教師的急進也讓學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壓制,某種程度上說學生非真正意義上的探究。
一、教師要關注個體
1.注重差異,分層實施
學生之間空間觀念的差異客觀存在,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對部分學生具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適時借助實物的支持,這樣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2.抓住關鍵,保證探究
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探究中有所收獲,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保證。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開展探究、有所思考和收獲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為了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教師需要有充分的預設,找準教學的重難點,及時設置適合學生的階梯,在探究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引導,保證學生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
3.充足空間,貫串教學
探究活動不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具體講,探究活動的展開需要創(chuàng)設恰當?shù)奶骄壳榫?,如“怎樣清晰地表示出這顆棋子的位置”,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探究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進一步觀察、類比、歸納等探究活動,如,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初步解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更為簡單、抽象的表達方式。在主要問題解決后,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匮由靻栴}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
二、教師的教學手法
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提倡讓老師放手、讓學生自主,讓學生更大程度地去探索、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本文以棋類活動為例進行以下闡述。
1.巧妙設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文中教師設置了“如何把師生對弈中的最后一顆棋子的位置表達清楚?”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講述、交流商討、注意力高度集中等探究效果。
2.拓展時空,促使學生充分探究
讓學生真正進行探究,不能只停留于形式,必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讓學生充分展開探究過程。本文中,在讓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數(shù)對表示位置以及表示相鄰位置的數(shù)對特點時,教學中都給予足夠時間,讓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探究。
3.小組合作,促進學生深入探究
受學生認知特點及問題設置等因素的限制,讓學生單獨對問題進行探究對部分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進行探究活動時,小組合作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教學中,按學生的能力水平、成績差異等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同一個小組內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學生互相提問,互相啟發(fā),有助于探究活動的深入進行。
三、教師的指導策略
1.找準興趣點
教師通過“如何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表示方法?”這一要求,促使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中,當小組成員不知從何處著手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想一想以前學過的教學方法。學生得出結論的時候,再啟發(fā)學生用更簡潔、更清楚的方式表達。當學生已經會用數(shù)對表示的時候,強調讓學生完整地表達自己小組的觀點,讓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熟練表達。
2.充分展示成果
得出用數(shù)對表示這樣的結論并不是最重要的,那只是學習了一個知識點。通過探究解決這個問題,清晰表達探究的過程,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對學生更加重要,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忽視最后一環(huán)。學生有展示的機會,探究成果得到積極反饋,學生探究新問題的興趣才會得到強化,才愿意進行探究。本文中,教師注意了讓學生把自己小組的觀點表達清楚,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表達。
3.關注學生表達,及時關注評價
學生要學會簡潔的表達,教師要關注每一組學生的表達方式。教學過程中,保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在教學中要及時組織學生和老師一起進行評價,注重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4.給足想象空間
教師要引導學生想象,在這個過程中要給足學生思考時間,當大部分學生建立聯(lián)系時,再出現(xiàn)新的數(shù)對讓學生思考。進行小組合作時,更要給足學生時間,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充分展開討論,得出什么結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參與,積極思考。
通過以上各種方法的開展,讓學生在學習的領域中自主、自由地進行探究活動,教師適當?shù)靥峁┙虒W信息及幫助,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探究興趣發(fā)揮到最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品質。
參考文獻:
[1]楊巧婧.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9).
[2]鄭金洲.對話教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