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勇
(大唐長春第二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摘 要: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煙氣脫銷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火力發(fā)電廠煙氣脫銷主流技術之一。為控制脫銷過程中氨的使用量及保護設備,必須監(jiān)測SCR出口的氨逃逸量,并且要通過運行方式的優(yōu)化來控制氨逃逸率。
關鍵詞:氨逃逸;SCR; 煙氣脫銷;影響因素
1 引言
煙氣脫硝裝置(SCR)是目前各大火電廠重要的環(huán)保設施。通過噴氨和催化劑將煙氣中的NOX進行脫除,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噴氨量的控制,將直接影響到脫硝的效率,影響NOX以及逃逸氨的達標排放,并會影響到催化劑的使用壽命,從而影響整體的脫硝運行成本。因此,如何合理的進行噴氨調(diào)整和控制,是每個SCR用戶都關心的重要問題。為控制脫銷過程中氨的使用量及保護設備,必須監(jiān)測SCR出口的氨逃逸量,并且要通過運行方式的優(yōu)化來控制氨逃逸率。
2 煙氣脫硝系統(tǒng)
在SCR脫銷工藝中,催化劑安放在反應器的箱體內(nèi)。催化劑單元通常垂直布置,煙氣由上向下流動。氨氣作為脫硝劑被噴入高溫煙氣脫硝裝置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煙氣中 NOX分解成為N2和H2O,主要反應如下:
4NO + 4NH3 +O2 →4N2 + 6H2O
2NO2 + 4NH3 +O2 →3N2 + 6H2O
6NO2 + 8NH3 →7N2 + 12H2O
NO + NO2 + 2NH3 →2N2 + 3H2O
SCR脫硝系統(tǒng)包括催化劑反應器、氨儲運系統(tǒng)、氨噴射系統(tǒng)及相關的控制系統(tǒng)。因燃煤鍋爐煙氣中含塵量比較大,所以催化劑分三層被安裝在反應器的箱體內(nèi),垂直布置,煙氣自上而下流動,而尿素溶液被熱解或水解后經(jīng)過噴射系統(tǒng)進入反應器。
采用該種脫硝工藝和布置方式,優(yōu)點就是脫硝效率高,煙氣溫度高也滿足催化劑的反應要求,但是缺點就是煙氣中飛灰含量高,對催化劑防磨損、堵塞及鈍化性能要求高,投資和操作費用大,增加了成本,同時也存在著氨的泄露問題。
3 氨逃逸率影響因素及控制方法
氨逃逸率是影響SCR系統(tǒng)運行的一項重要參數(shù),實際生產(chǎn)中通常是多于理論量的氨被噴射入反應器,反應后在煙氣下游多余的氨稱為氨逃逸率,逃逸率是通過單位體積內(nèi)氨含量來表示的。為了達到環(huán)保要求,往往需要一定過量的氨,所以也對應著會有一個合適的氨逃逸率值,該值設計為不大于3ppm,但是往往運行實際中偏大。在脫硝過程中由于氨的不完全反應,SCR脫硝過程中氨逃逸是難免的,氨逃逸率也會隨著時間發(fā)生改變,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如下:
3.1 注入氨流量分布不均。由此造成的逃逸率偏差,可以通過調(diào)整熱解爐或水解器出口的調(diào)節(jié)閥來控制去兩側(cè)反應器的氨流量,或是就地手動調(diào)整去各反應器的手動門來矯正氨流量不均的問題,但是后者往往采用較少,比較麻煩,前者效果明顯。
3.2 煙氣溫度低。煙氣溫度決定著催化劑的效果,進而影響著反應效果,決定著逃逸率的大小。SCR脫硝工藝所選用的催化劑在300~420℃范圍為最佳,所以要根據(jù)鍋爐負荷和燃燒情況在滿足的條件下維持煙氣溫度在最佳范圍內(nèi),一旦因為負荷問題或是事故情況下要及時進行干預,保證煙氣溫度,除非達到脫硝保護邏輯設定的解列值除外。
3.3 催化劑老化,甚至壽命達到上限。催化劑存在著使用壽命,一旦使用時間過長老化,催化效果就會變差,脫硝反應也會變差,為保證環(huán)保合格而大量噴尿素就會造成氨逃逸率增加,所以當催化劑老化時要及時在停機大小修時進行更換,保證逃逸率合格的同時,也能更好做好環(huán)保。另外催化劑層數(shù)少了,要增加至設計值。
3.4 脫硝反應區(qū)堵塞。燃煤鍋爐脫硝反應區(qū)處在高灰塵區(qū),不可避免的會在反應區(qū)積累灰塵,積灰將會使反應變差,逃逸率增加。而爐本體的吹灰往往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可在反應區(qū)增加聲波吹灰器,布置于催化劑層。但是如果吹灰間隔時間久或儀用壓縮空氣壓力低,會造成聲波吹灰器效果不好。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吹灰次數(shù)、提高吹灰氣源壓力等方法提高吹灰效果。
3.5 尿素溶液量。由于設計上采用的尿素溶液的濃度已經(jīng)確定,在不改變尿素溶液濃度的情況下,運行人員就要調(diào)整好尿素溶液量,保證尿素能夠充分熱解或水解,進入反應區(qū)后不至于太多造成逃逸率過大,或是尿素不足造成脫銷效率過低。
3.6 燃燒波動。當鍋爐燃燒擾動時要及時根據(jù)脫硝反應器進口的NOX含量對尿素量進行調(diào)整分配,防止氨逃逸率過大或是兩側(cè)偏差大,甚至因為調(diào)整不到位帶來的環(huán)保超標問題。
3.7 噴氨格柵噴嘴堵塞。噴嘴堵塞將加劇氨逃逸的產(chǎn)生。一般噴氨格柵噴嘴方向(氨氣噴入方向)與煙氣流向相同,這樣設計的優(yōu)點是可避免高塵煙氣直接沖擊噴嘴而使高濃度煙塵堵塞噴嘴。但噴嘴順煙氣方向也有一定的弱點,一是氨氣在混合階段的停留時間短,與煙氣的混合效果會明顯弱于逆煙氣方向噴入;二是同方向布置也不能完全避免噴嘴堵塞,在機組長時間運行的條件下,噴氨格柵上方煙道內(nèi)鋼支架以及擾流管逐步積灰形成一定厚度后成片掉落,從而堵塞正下方的噴嘴。因此可對噴嘴進行改進,在每個噴嘴上方安裝一把“小傘”, 通過“小傘”的作用,將氨氣同方向噴入改為逆方向噴入,延長氨氣在混合階段的停留時間,加強與煙氣的混合,同時也避免了落灰堵塞噴嘴。
3.8 流場分布不均。流場分布是脫硝煙氣系統(tǒng)設計最核心的部分。流場設計要解決2個問題,一是使煙氣均勻地通過催化劑層,二是使氨氣盡快地與煙氣均勻混合,其中解決第2個問題更為重要。煙氣通過催化劑的速度一般為4~6 m/s,而每層催化劑的高度一般約1米,這樣每層催化劑的反應時間僅0.2秒左右。因此,如果在催化劑層部分區(qū)域存在氨氣濃度過高,超過了脫硝需要,就會造成氨逃逸。流場設計的思路可如下: 在催化劑箱之前加強湍流,不進行煙氣導流;催化劑箱上方盡量保留足夠大的空間,在這個區(qū)域?qū)崿F(xiàn)煙氣均勻通過催化劑層,使氨氣和煙氣達到均勻混合[1]。
3.9 人為因素。加強脫硝系統(tǒng)流程的培訓和學習,使運行人員都要熟悉脫硝調(diào)整的手段,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不要出現(xiàn)誤操作,帶來脫硝氨逃逸率過大和環(huán)保超標問題。
4 控制氨逃逸率的意義
煙氣中不僅含有NOX氣體,同時也存在著SO2,而我們的脫硫裝置一般布置在引風機出口后煙囪前,所以在脫硝反應器內(nèi)必然會存在大量的SO2氣體。催化劑中的活性組分釩在催化降解NOX的過程中,也會對SO2氣體的氧化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將SO2氧化成SO3,而反應生成的SO3與煙氣中逃逸的氨反應生成硫酸氫銨和硫酸銨,其反應式如下[2]:
NH3 +SO3+ H2O→NH4HSO4
2NH3 +SO3+ H2O→(NH4)2SO4
在通常運行溫度下,硫酸氫銨的露點為147℃,它以液體的形式在物體表面凝聚或是液滴的形式分散于煙氣中。液態(tài)的硫酸氫銨是一種粘性很強的物質(zhì),在煙氣中會黏附飛灰。同時,硫酸氫銨在低溫下還具有吸濕性,當從煙氣中吸水會對設備造成腐蝕,如果它在低溫催化劑上形成,會造成催化劑部分堵塞,增大催化劑壓降或是造成催化劑失效。
所以當氨逃逸率過大會造成生成的硫酸氫銨的量過大,大量的硫酸氫銨以液態(tài)形式在煙氣或是脫硝反應器及空氣預熱器煙氣側(cè)換熱面,不僅僅是會造成催化劑層的失效以及往后的煙氣側(cè)設備受熱面堵塞,更會造成更大的嚴重問題,腐蝕設備降低壽命,增大設備出力,造成空氣預熱器堵灰,引風機的出力增加和搶風失速問題。風機出力的增加帶來了廠用電率的增加,高負荷時出力的不足造成負荷上的限制,影響機組效益。同時時有發(fā)生的搶風失速問題不僅給風機本身帶來傷害,也提高了機組運行的不安全性,降低了經(jīng)濟效益。另外,脫硝區(qū)的硫酸氫銨的腐蝕和積累,不僅會惡化降低催化劑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帶來環(huán)保指標不合格的大問題,給機組運行帶來了不確定性,進而影響機組的經(jīng)濟效益。
由此可以看出脫硝氨逃逸率控制的重要性,一方面降低氨逃逸率可以有效保護脫硝系統(tǒng)設備;另一方面在環(huán)保合格的基礎上降低逃逸率可以減少尿素的有效使用量,降低脫硝系統(tǒng)運行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
5 結(jié)語
煙氣脫硝裝置中催化劑中毒、管路堵塞、設備腐蝕嚴重等設備缺陷其根本原因是氨逃逸率高造成的。因此如何降低氨逃逸量,是所有安裝SCR脫硝裝置機組所面臨的問題,應該予以高度重視,要通過技術改造、優(yōu)化運行調(diào)整等方式來降低氨逃逸率。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宋國升,等.某電廠600MW機組SCR脫硝過程氨逃逸原因分析[J].電力建設,2012,33(6):67-70.
[2]馬雙忱,金鑫,等.SCR 煙氣脫硝過程硫酸氫銨的生成機理與控制[J].熱力發(fā)電,2010,39(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