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永鋒
【技法闡釋】
在以寫人為主要內(nèi)容的記敘文中,按照所寫人物的多少,可以把該類記敘文劃分為三類:①寫一個人;②寫兩個人;③寫幾個人。
寫一個人,就是文中所集中描寫、突出表現(xiàn)的是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我”,即“我”是文中的主人公,文章要以具體敘寫“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感等為主要內(nèi)容,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情來表現(xiàn) “我”的某些意志品質、內(nèi)心世界、興趣個性。這個人也可以是他人,即“他(她)”是文中的主人公,文章要以具體敘寫“他(她)”的所作所為等為主要內(nèi)容,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情來表現(xiàn)“他(她)”的某些品德修養(yǎng)、精神境界、性格愛好。
寫人必須避生就熟,這是寫好一個人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通過閱讀書刊、瀏覽各種媒體,大家可能對古今名人、歌星影星等如數(shù)家珍,甚至可以列出一份長長的名單,但果真選擇這些人來寫,又總是覺得“無從落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為這些名人、這些“星”固然值得去寫,卻都是我們“熟悉的陌生人”——稱之“熟悉”,是因為對他們的名字、業(yè)績等早已耳熟能詳,稱之“陌生”,是因為對他們的過去、現(xiàn)在,對他們的人品、喜好,尤其是他們待人接物中的一些細節(jié)等還知之甚少,我們擁有的大多是間接經(jīng)驗,極少有直接接觸。因此,要想寫好一個人,就必須在熟人圈里打主意,只有選擇熟人來寫,才既能保證“有的寫”,又能保證“寫得真”“寫得像”“寫得好”。
除了要鎖定熟人之外,還需掌握如下方法:
1.通過寫好一件事來寫一個人。要注意選擇一件最具代表性的生動的事情來寫,并注意把事情的始末、經(jīng)過以及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現(xiàn)等寫清楚、寫完整、寫具體,讓人物形象更傳神、更豐滿。
2.通過寫好幾件事來寫一個人。所選的幾件事,意思不能重復,相互間不能有矛盾或抵觸,所寫人物的個性特征在幾件事中不但要有所體現(xiàn),還需做到前后一致;為了避免敘述拖沓現(xiàn)象出現(xiàn),需要安排好詳寫與略寫。
3.通過用好對比手法來寫一個人。可以是同一個人外貌的前后對比——表現(xiàn)其某些變化;可以是人們(含作者)對這個人的認識的前后對比——表現(xiàn)其某些品質;可以是所寫之人與其他人的對比——表現(xiàn)其與眾不同。對比手法的使用,要有助于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世界,要實事求是而不能隨意拔高或貶低,更不能亂貼標簽。
【名家示范】
母 親
莫 言
我出生于山東省高密縣一個偏僻落后的鄉(xiāng)村。5歲的時候,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艱難的歲月。生活留給我最初的記憶是母親坐在一棵白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紅色的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綠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濺到母親的胸前,空氣中彌漫著野菜汁液苦澀的氣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發(fā)出的聲音,沉悶而潮濕,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地緊縮。
這是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是我人生記憶的起點,也是我文學道路的起點。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體來把握生活,來感受事物。儲存在我腦海里的記憶,都是這樣的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有形狀的立體記憶,活生生的綜合性形象。這種感受生活和記憶事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小說的面貌和特質。這個記憶的畫面中更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饑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這一細節(jié),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義。
我母親沒讀過書,不認識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難,真是難以盡述。戰(zhàn)爭、饑餓、疾病,在那樣的苦難中,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她活下來,是什么樣的力量使她在饑腸轆轆、疾病纏身時還能歌唱?我在母親生前,一直想跟她談談這個問題,但每次我都感到?jīng)]有資格向母親提問。有一段時間,村子里連續(xù)自殺了幾個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種巨大的恐懼。那時候我們家正是最艱難的時刻,父親被人誣陷,家里存糧無多,母親舊病復發(fā),無錢醫(yī)治。我總是擔心母親走上自尋短見的絕路。每當我下工歸來時,一進門就要大聲喊叫,只有聽到母親的回答時,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來已是傍晚,母親沒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欄、磨房、廁所里去尋找,都沒有母親的蹤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不由地大聲哭起來。這時,母親從外邊走了進來。母親對我的哭泣非常不滿,她認為一個人尤其是男人不應該隨便哭泣。她追問我為什么哭。我含糊其詞,不敢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對我說:孩子,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
母親的話雖然腔調(diào)不高,但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于未來的希望。多少年后,當我回憶起母親這句話時,心中更是充滿了感動,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莊嚴承諾?;钕氯ィ瑹o論多么艱難也要活下去!現(xiàn)在,盡管母親已經(jīng)被閻王爺叫去了,但母親這句話里所包含著的面對苦難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將永遠伴隨著我,激勵著我。
在那些饑餓的歲月里,我看到了許多因為饑餓而喪失了人格尊嚴的情景,譬如為了得到一塊豆餅,一群孩子圍著村里的糧食保管員學狗叫。保管員說,誰學得最像,豆餅就賞賜給誰。我也是那些學狗叫的孩子中的一個。大家都學得很像。保管員便把那塊豆餅遠遠地擲了出去,孩子們蜂擁而上搶奪那塊豆餅。這情景被我父親看到眼里?;丶液螅赣H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也嚴厲地批評了我。爺爺對我說:嘴巴就是一個過道,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樣的,何必為了一塊豆餅而學狗叫呢?人應該有骨氣!他們的話,當時并不能說服我,因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樹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樣!但我也感到了他們的話里有一種尊嚴,這是人的尊嚴,也是人的風度。人,不能像狗一樣活著。
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不屈不撓地活下去;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地活著。他們的教育,盡管我當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獲得了一種面臨重大事件時做出判斷的價值標準。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節(jié))
[點 評] 莫言,原名管謨業(yè),山東高密人,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籍作家中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
《母親》一文,通過對幾件事情的回憶敘寫,展現(xiàn)了母親在苦難日子里頑強生活的情景,以及對于“我”的啟悟與激勵,表現(xiàn)了母親的堅韌與勤勞、樸實與偉大,抒發(fā)了“我”對于母親的由衷尊敬與感恩之情,以及由此而上升到的對生命本體的終極崇拜、珍惜、尊重、熱愛,彰顯了作者獨特的母性意識與生命意識。文章的主人公是母親,作者之所以能夠把母親的形象刻畫得如此真切并極具感人至深的力量,既得益于其選取了自己最親近、最熟悉的一個人(母親)來寫,又得益于其精心選擇了最能體現(xiàn)這個人(母親)脾氣秉性、意志品質、性格特點等的幾件事情來寫,而且在敘述的過程中真正做到了當詳則詳、當略則略、詳略得當,既將母親堅強、樂觀、正直的個性特點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又使母親對“我”的教益與影響顯得很真實、很自然。
《母親》在寫法上還有許多可資借鑒之處。如:通過特寫鏡頭來描寫人物,突顯人物形象;把人物描寫置于具體的情境之中;平淡、簡潔、樸實的語言風格等。
【佳作展示】
有師如斯
一考生
踏進校門成為學生,接觸過的老師不下百位,直接授過課的也有數(shù)十位之多,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我最敬佩、最愛戴的還是教了我三年高中語文的戴老師。有師如斯,幸甚!幸甚!
戴老師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是“文革”后恢復高考首批錄取的學生,據(jù)說是當年當?shù)乜忌媳究频?6位“學霸”之一。只念了七年書的他是如何考上大學的?戴老師的回答十分干脆:“自學。要想改變?nèi)松ㄓ凶詮姴幌??!?/p>
戴老師年屆花甲,但說話有激情,舉止有活力。還記得他在第一次班會課上與眾不同的發(fā)言:“諸位君子、淑女,你們是我接手的第13批學生,將成為我的關門弟子……我將傾盡所學來教導你們、幫助你們,但我更希望你們自強不息……”說著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由于太用力,在點感嘆號的點兒時,粉筆竟斷了三次。
聽戴老師講課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不但可以學到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知識技能,還有人生感悟、做人道理、處世哲學、家國情懷。戴老師最拿手的課是“古詩文鑒賞”,他喜歡和我們一起誦讀,隨著熟讀成誦,詩文的深刻內(nèi)涵便了然于胸了。續(xù)寫和改編是戴老師的最愛,他的課后作業(yè),不是續(xù)寫結尾,就是改編形式、改編情節(jié),還美其名曰“讀寫結合”。他多次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古詩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要認真學習、深刻感悟、發(fā)揚光大,千萬不能斷了根脈呀!”
很慶幸能夠成為班級學習委員,并兼任了語文課代表,本以為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了,可誰知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麻煩。因為戴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很難做,班上總有一些同學不交作業(yè)。有一次,當我把薄薄一摞作業(yè)放到他辦公桌上的時候,他生氣了:“這還了得!說!誰沒交?”見我吞吞吐吐,他一把奪過我手里的紙條,“連這點正義感都沒有嗎?你帶頭了嗎?督促了嗎?……當班干部的要以上率下、敢于擔當、敢于負責呀!”
在戴老師的教導與幫助下,我們班成為學校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沒有出現(xiàn)輟學生的班級,成為發(fā)表文章最多、小發(fā)明最多、競賽獲獎最多的班級……哦,對了,我們班還是學校目前唯一一個“無人監(jiān)考班級”呢!
有師如斯,不想進步都難。因為自強不息、勇于擔當、敢于負責已經(jīng)內(nèi)化為全班同學的自覺行動了。
[點 評] 這是2017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的一篇考場佳作,其突出特點有三:
1.特征鮮明,符合題意??忌鷮υ囶}所給名句①和⑤有所感觸、有所思考,于是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以刻畫一個人物形象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將作文寫成了文體特征鮮明的記敘文,如此選擇,符合題意要求。
2.內(nèi)容豐富,形象鮮活。文章以敘寫“我”最敬佩、最愛戴、最熟悉而且教了“我”三年高中語文的戴老師其人其事為主要內(nèi)容,表達了“我”對戴老師的敬佩、愛戴、感激之情,所選事例既有戴老師的過去、現(xiàn)在,又涵蓋教書育人各個方面,考生對戴老師的描寫,既有言為心聲的語言描寫,也有極具個性特點的動作描寫,文章內(nèi)容之豐富可見一斑,文中人物形象顯得生動鮮活。
3.詳略得當,感情真摯。文章開頭以回憶筆觸,自然引出描寫對象,并確定抒情基調(diào);然后用了5個自然段的篇幅來敘寫戴老師的過去、現(xiàn)在及其教書育人各個方面——先略寫戴老師的過去,再詳寫戴老師班會課上的發(fā)言、與眾不同的課后作業(yè)、催交作業(yè)的場面,又略寫戴老師的工作業(yè)績;結尾發(fā)表感慨,深化主題。文章以敘事為主,輔以抒情、評議,是考生喜歡的一種方式,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文章句式靈活多樣,用詞嚴謹嚴密,雖樸實無華,卻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