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中的邏輯思維分析

    2017-03-22 12:06:34萬高隆
    關鍵詞:作案人立案偵查作案

    萬高隆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中的邏輯思維分析

    萬高隆

    立案偵查是公安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所進行的一種偵查活動。形式邏輯中的推理方式在立案偵查中時常得到廣泛運用:選言推理可以推測案件的性質、推測作案工具、推斷犯罪嫌疑人有無預謀;多因一果回溯法、合因一果回溯法、一因一果回溯法在立案偵查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助于推斷或者否定犯罪嫌疑人。分析與綜合相統(tǒng)一、歸納與演繹相結合、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辯證思維方法在立案偵查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立案偵查;選言推理;回溯法;假言推理;辯證思維方法

    刑事案件偵查活動大致分為立案偵查、認定證據、預審初定、認證結案4個階段。其中,立案偵查是偵查活動的邏輯起點,它標志著刑事偵查這一認識活動的開始;認定證據是認識活動的關鍵,它決定偵查工作的認識線索;預審初定是偵查認識活動的整理環(huán)節(jié),它為偵查思維的取向奠定可靠的邏輯基礎;認證結案是偵查活動的邏輯終結,它標志著偵查認識活動的完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偵查過程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的。

    立案是公安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所進行的一種偵查活動,也是偵查機關開展偵查活動必經的第一個程序。只有經過這一程序,偵查活動才有合法依據。換句話說,只有經過立案審查,才能保證偵查工作的準確性。

    一、選言推理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在對刑事案件的偵查中,特別是在偵查的開始階段,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對案件材料的掌握總是有限的,這很難對某種情況得出肯定的結論。偵查人員通常是根據現(xiàn)有材料首先進行各種推測,然后在進一步調查基礎上肯定一些推測或否定一些推測,最后作出一個真實可靠的結論。這一推理過程用的就是選言推理。

    在立案偵查過程中,既可以用選言推理肯定否定式,也可以用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但后者的作用和意義更大。在實踐中,偵查人員在沒有充分材料證明某一事實的情況下,常常通過否定其他可能存在的情況,從而肯定某一事實情況,用的就是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例如,某日,某地的公安機關接到報案,現(xiàn)場位于居民住宅區(qū),是兩間土平房和一個四方大院,坐北朝南。戶主的外甥被殺死在院內南墻窗下,頭部、面部、頸部分別有8 cm長的傷口6處,左手背有斜行傷口11 cm長,右手第2、3、4、5手指被砍斷,系抵抗傷。屋內有4具尸體,橫臥于血泊中,死者的手腳均被繩索反捆并連接在一起,口中塞有手套、花布等物,由西向東排列順序是戶主、戶主之妻、戶主之子、借宿的女鄰居。下面,就選言推理在案件分析中的應用進行一些探討。

    (一)運用選言推理推測案件性質

    在一般情況下,人的突然死亡有4種可能原因:自殺、他殺、意外事故或者病情突發(fā)致死。經現(xiàn)場勘查,院內男士有明顯的抵抗傷,并且有的損害部位、方向、程度不能自己造成;屋內的4具尸體手腳被捆住,口中均塞有異物。這些情況表明:既不是自殺,也不是意外事故,更不可能是病情突發(fā)致死,由此推斷案件的性質一定是他殺,符合不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應當予以立案。

    (二)運用選言推理推測作案工具

    法醫(yī)檢驗表明:院內和室內的死者是被同一兇器所殺。在一般情況下,偵查員把兇器分為鈍器或者銳器,技術鑒定證實5具尸體的尸傷創(chuàng)壁光滑,創(chuàng)緣整齊,不是鈍器形成的,而是銳器所致。這是一個選言推理否定肯定式?,F(xiàn)場勘查發(fā)現(xiàn),屋里墻角的水缸后面有一把非常鋒利的斧子,斧刃上血跡的血型與被害人的血型完全一致。借宿的女被害人長發(fā)中留有菜刀把上的鋼圈,水桶里有歹徒用力過猛而折斷的菜刀把,沾滿了被害人的血跡,推理結論與勘察結果相符??梢?,對作案兇器的推斷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能否“由物找人”的問題。

    (三)運用選言推理推斷犯罪嫌疑人有無預謀

    經現(xiàn)場勘查,繩索與白色手套是犯罪嫌疑人帶來的,室內的被害人身上有匕首劃痕,院內的被害人手上的傷口也是匕首形成的,整個現(xiàn)場沒有找到匕首,說明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前自帶了匕首,并在作案后帶走了??梢?,犯罪嫌疑人不是臨時起意作案,而是有預謀的作案。其推理過程應當是:犯罪嫌疑人要么有預謀作案,要么臨時起意作案。經查,犯罪嫌疑人并非臨時起意作案,所以是有預謀的作案。這是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四)運用選言推理推斷作案人數(shù)

    經現(xiàn)場勘查,1個人不可能同時威逼、捆綁并殺死5個人,至少有1個人威逼、多人捆綁并行兇。現(xiàn)場足跡也表明是多人作案。其推理過程是:犯罪嫌疑人或者是1個人作案,或者是2個人以上作案。經查,犯罪嫌疑人不是1個人作案,所以犯罪嫌疑人是多人作案。這是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五)運用選言推理推斷是否熟人作案

    經調查訪問獲悉,案發(fā)前曾有人叫喊戶主姓名并敲門而入,作案后殺人滅口,隨即逃離。這說明并非陌生人作案,由此推斷犯罪嫌疑人是熟人。其推理過程是:犯罪嫌疑人或者是陌生人或者是熟人。經查,犯罪嫌疑人不是陌生人,所以犯罪嫌疑人是熟人。這也是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二、偵查回溯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偵查回溯法是以假言命題為條件,以事物之間的條件聯(lián)系為基礎,從結果推測原因的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在偵查初期,應當建立偵查假設。既然偵查假設是以事物之間的條件聯(lián)系為基礎,那么,建立偵查假設就離不開假言命題。由于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條件包括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和充分必要條件,因此,回溯法推理也包括多因一果、合因一果和一因一果 3 種形式[1]。

    (一)多因一果回溯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若回溯法也以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為基礎,其因果關系就表示為多因一果,即許多不同的原因能單獨、分別導致某一結果。在立案偵查初期,偵查員往往依靠這種回溯法進行分析。下面以一起碎尸案的尸檢為例來分析。

    犯罪結果:尸體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面平滑。

    偵查經驗:若犯罪嫌疑人用鋒利的菜刀作案,則尸傷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面平滑;若犯罪嫌疑人用鋒利的砍刀作案,則尸傷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面平滑;若犯罪嫌疑人用鋒利的匕首作案,則尸傷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面平滑;若犯罪嫌疑人用鋒利的斧子作案,則尸傷創(chuàng)緣整齊,創(chuàng)面平滑。

    結論: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工具或者是匕首,或者是菜刀,或者是斧子,或者是其他利器,這種多因一果回溯法的結論是或然的。其原因在于偵查經驗是相對的,由于人的知識是有限的,有時不能窮盡所有的原因,何況是以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為前提的回溯法,通過肯定后件來肯定前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lián)系只能是或然的。若忽視了這一點,就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延長破案時間,甚至使案件久偵不破。多因一果回溯法的作用在于:可為明確案件性質奠定基礎,尤其是在開闊偵查人員思路、開辟線索來源方面其作用更為明顯。如分析殺人案的各種可能性,判斷盜竊案是內盜、外盜,還是內外勾結作案等等。

    (二)合因一果回溯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若回溯法是以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為基礎,則其因果聯(lián)系表現(xiàn)為合因一果,即某一原因不能單獨導致某一結果,而是多種原因結合起來才導致某一結果。下面以某碎尸案的調查摸排為例來分析。

    調查結果:殘尸裝在郵袋里,于某是郵政工人,有機會接觸郵袋。

    一般知識:只有能接觸和占有郵袋者,才能殺人碎尸。

    結論:于某可能殺人碎尸。

    調查結果:殘尸包裹物上沾有刨花、鋸沫附著物。于某是木匠,家里有刨花、鋸末。

    一般知識:只有具備殘尸附著物的人,才能殺人碎尸。

    結論:于某可能殺人碎尸。

    合因一果回溯法的結論同樣具有或然性。首先,有了這種原因未必有其結果。其次,它以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為前提,通過肯定前件來肯定后件,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lián)系是或然的。再次,由于各種復雜因素使偵查工作受到許多限制,如偵查員在現(xiàn)場勘查和調查訪問時不細心,或者因當事人知情不報,就不能窮盡合因中的全部原因,但其積極作用不可忽視,它可以提供偵查方向,為采取偵查措施提供參考。調查訪問時,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應具備的條件,使疑點上升,偵查目標清晰準確;摸底排隊時,可否定不具備犯罪條件的人,使疑點下降,偵查范圍逐步縮小。

    (三)一因一果回溯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如果回溯法以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為前提,其因果關系就構成一因一果回溯推理。例如,某地發(fā)現(xiàn)一具無頭、無腿難以辨認的女尸,經調查訪問獲悉,某單位走失一位女干部,身高、膚色等生理特征與該女尸相似。經提取女干部專用口杯上的指紋,與女尸的指紋完全相同。于是,偵查人員認定該死者是女干部。其思維過程如下:

    對比結果:某某指紋與殘尸指紋相同。

    科學理論:如果她是死者,當且僅當其指紋與殘尸指紋完全相同。

    結論:某某的確是死者。

    要保證一因一果回溯法結論的必然性,前提必須是真實的。這種方法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它能為偵查員迅速、及時地發(fā)現(xiàn)各種證據提供準確的依據。

    三、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所謂必要條件法就是指以形成案件的某一個或幾個必要條件為假言命題的前提,從而推知后者是作案人的邏輯思維方法。

    (一)運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查找犯罪嫌疑人

    在偵查案件中,運用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可以通過肯定前件而肯定后件,或者通過否定后件而否定前件,其結論是可靠的。然而,在偵查實踐中,運用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形式并不多見。比如,當我們已知某人是作案人,則必然推知某人具有作案時間,而其他多數(shù)案件的偵破所表現(xiàn)的思維形式是與此相反的。即偵查人員常常是先找出具有作案必要條件的嫌疑人,然后再逐步找到作案人。從演繹推理的規(guī)則來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前件必然推出后件,如果我們以“某人具有作案時間”就肯定“某人是作案人”,則顯然是無效的??墒牵覀冊谘芯總善浦械乃季S形式時,卻發(fā)現(xiàn)這種違反規(guī)則的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在偵查實踐中很有價值,偵查人員經常以作案人在現(xiàn)場留下的痕跡和物品等,推測出作案人與被害人的關系、作案人對現(xiàn)場的了解情況,以及作案人事先是否具有作案工具、作案預謀、作案時間和動機等,這些都是確定作案人的必要條件。偵查人員在尋找作案人時,總是先把具有作案必要條件的人列為嫌疑人,只要具有作案的必要條件之一者,就應列入嫌疑人之內,具有作案的必要條件越多者,作案的嫌疑就越大,然后再逐漸縮小嫌疑人的范圍,最后找出作案人。因此,當作案人具有作案的所有必要條件時,即上升為充分必要條件。可以說,偵查破案的工作意義就在于從紛繁復雜的、與條件有關的情況中找到犯罪嫌疑人,再從嫌疑人中找到真正的作案人。

    (二)運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否定犯罪嫌疑人

    在偵查實踐中,運用必要條件法來否定犯罪嫌疑人也是偵查人員慣用的方法。例如,只有具備某殺人案動機的人才是兇手,某人不具備此殺人案的動機,所以某人不是兇手。否定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前件”,則必然否定其“后件”。例如,只有案發(fā)時李某在現(xiàn)場,他才是案犯。案發(fā)時李某確實不在現(xiàn)場,則斷定李某不是案犯。

    四、辯證思維方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刑事偵查與各種思維方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只有依賴各種思維方法,偵查破案活動才能夠展開。因此,探討刑事破案中的辯證思維方法對偵查工作是很有益的。所謂辯證思維,就是偵查主體在偵查破案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辯證法進行的思維。恩格斯曾經說過:“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而已?!保?]189由此,我們可以把偵查辯證思維看作是偵查領域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它在本質上是唯物辯證法在偵查思維這個特殊領域中的體現(xiàn)。偵查辯證思維就是從運動發(fā)展中、從矛盾轉化中去把握和研究案情,從而更深刻地反映偵查對象的內在矛盾性,使抽象的規(guī)定在思維過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xiàn),這就能更好地把握偵查對象,更順利地偵破案件。下面探討幾對常用的辯證思維方法。

    (一)分析與綜合相統(tǒng)一的思維方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分析是綜合的基礎,“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3];綜合是分析的目的,只有兩者相互統(tǒng)一,人們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列寧把“分析和綜合的結合——各部分的分解和所有這些部分的總和、總計”[4]規(guī)定為辯證法的一個要素,就是突出了二者的結合。這種把分析和綜合結合起來的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就是分析和綜合相統(tǒng)一的辯證思維方法。在偵查過程中,偵查員對某一案件的各個犯罪結果、現(xiàn)象分別進行考察,找出與之相適應的各個犯罪原因,這就是分析。然后,將各個犯罪結果、現(xiàn)象及其原因,按照內在的規(guī)律結合起來加以考察,得到一個對案件的全面認識,這就是綜合。刑偵過程,尤其是初始階段的刑偵活動,偵查員的思維就表現(xiàn)為分析與綜合的統(tǒng)一。例如,某日,某縣村民張某及其母親、2個兒子、1個侄子和1個侄女共6個人同時被砍死在自己家里。現(xiàn)場勘查發(fā)現(xiàn):6具尸體一共被砍了78刀,最多的被砍了20刀,最少的被砍了2刀,刀痕為同一種工具形成;死者與廖某家相鄰的北側殘墻有新攀爬的痕跡,殘墻下留有大波浪形花紋40碼鞋印,殺人現(xiàn)場亦有3個與之相同的鞋?。凰勒叻块T門閂有刀撥刻的新痕跡,門閂退到了極點;死者家里1臺21英寸彩色電視機、1個穩(wěn)壓器、1條項鏈和1塊手表被劫。

    根據以上材料,偵查人員首先進行以下分析:根據院子北側殘墻有翻越的痕跡,分析得出犯罪嫌疑人從該處翻墻進入院內;根據殘墻下留有的鞋印與現(xiàn)場的3個鞋印相同,以及死者傷痕為同一工具形成,分析得出系同一人作案;根據房門門閂有撥刻痕跡并退到了極點,分析得出犯罪嫌疑人用刀撥開門閂進入屋里作案;根據死者家里貴重物品被劫,分析得出犯罪嫌疑人殺死被害人全家的目的是搶劫財物;根據被害人一家6個人同時被害并被砍了78刀的慘狀,分析得出該案為謀財殺人且犯罪嫌疑人系身強力壯、心狠手毒者。在分析的基礎上,偵查人員通過綜合斷定該案為謀財殺人,犯罪嫌疑人是一個心狠手毒、身強力壯的人,身高在165~170 cm。他首先從北側殘墻攀爬入院,然后用刀撥開房門門閂,入室后連續(xù)將被害人一家殺害,之后把貴重物劫走。破案證實,偵查員的判斷是正確的。

    任何一起案件的偵破都是如此,只有分析與綜合的辯證統(tǒng)一,偵查人員才能客觀、全面地認識全案整體與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找到破案的途徑。

    (二)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思維方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歸納和演繹,正如分析和綜合一樣,是必然相互聯(lián)系著的。”[2]206“不應該犧牲一個而把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lián)系、他們的相互補充?!保?]548歸納離不開演繹,歸納必須以演繹為指導,歸納的結論必須借助于演繹來驗證;演繹也離不開歸納,演繹必須以歸納為基礎,歸納與演繹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刑事偵查的思維過程,是對刑事犯罪這種客觀事物現(xiàn)象的認識,因此,其認識過程也就毫無例外地表現(xiàn)為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辯證思維過程。例如,某日,有人在某市南郊一條河內發(fā)現(xiàn)1個用塑料布包裝的人頭。同日晚上,又有人在該市南郊水塘里發(fā)現(xiàn)1只人腳。偵查人員意識到這是一起殺人碎尸案,即立案偵查,歷時8天,分別在該市不同地方找到了49塊碎尸,約占全尸的2/3。經過拼尸,認定死者為萌生智齒的女性。為了推斷死者的準確年齡,偵查人員在口腔醫(yī)院醫(yī)生的配合下抽查了該市50位已生智齒的女性,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萌生智齒的時間分別在19~21歲,于是推斷死者是19~21歲的女性。根據推測,在該市尋找案發(fā)前失蹤的女青年,很快就查清了死者為陳某,21歲,某廠工人。根據此線索偵破了該案。

    在這起案件偵破的思維過程中,偵查人員首先用歸納法,通過對已生智齒的50位女性中的每一個人都在19~21歲的個別認識,上升到“凡是生智齒的女性都在19~21歲”的一般認識,然后運用演繹法,從一般認識出發(fā),結合死者剛萌生智齒的事實,推出“死者為19~21歲的女性”的結論。不僅如此,偵查員在刑事偵查中對每一起案件性質的認定,對作案嫌疑人特征的推測,對作案工具、時間的判斷,也同樣表現(xiàn)為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認識過程。例如,某盜竊案作案目標十分準確,作案時間選擇十分恰當。偵查員推測為內盜。這一認識首先是根據以往所偵破的每起具有上述特征的盜竊案是內盜,上升為“凡作案目標十分準確,作案時間選擇十分恰當?shù)亩伎赡苁莾缺I”的一般認識,再結合該盜竊案具有這樣的屬性,推測出該盜竊案為內盜。再如,對作案手段狡猾、作案后破壞現(xiàn)場的某一案件推測為慣犯作案。對連續(xù)在某地發(fā)生的數(shù)起作案主要屬性相同或相似的案件,推測為同一個或同一伙人作案,如此等等。就其思維形式而言,無一不是表現(xiàn)為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認識過程。

    (三)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思維方法在立案偵查中的作用

    偵查主體對案情進行分析的過程就是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分析基礎上對案情進行綜合的過程,也就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作為思維方法的抽象,是指在思維中把對象的某個屬性抽取出來而舍棄其他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茖W的抽象則更進一步,是指在思維中抽取對象的各種本質屬性,舍棄一切非本質屬性的思維方法;具體則是指許多規(guī)定綜合的統(tǒng)一體。馬克思指出:“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guī)定的綜合,因而是多種多樣性的統(tǒng)一。”[6]具體有兩種形態(tài):一是感性認識,即完整的表象,是客觀事物表面的、感官能直接感覺到的具體性的反應;二是理性的具體,即思維的具體,是客觀事物內在的各種本質屬性的統(tǒng)一的反映。任何偵查思維活動都必須經過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理性具體這兩個階段。

    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是偵查思維運動的初級階段,偵查主體查看犯罪現(xiàn)場,首先接觸到的是感性具體,它是偵查思維得以進行的基礎。例如,某日,某市一機場人員在翻地時發(fā)現(xiàn)1具無名尸骨,偵查人員對現(xiàn)場進行了認真勘查,尸體掩埋于荒閑地中,頭東南、腳西北,呈白骨化,尸體外穿滌綸女褲,長86 cm,上穿黑色翻領衫,紐扣、粉紅色罩衣完好,貼身穿玫瑰紅針織褲頭,尸骨有豆腐渣狀人體組織附著。埋尸坑長150 cm,地表面可見球形布扣、右側顱骨、上頜骨及牙齒,頭部有黑棕色頭發(fā)長22 cm,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感性的具體,具有表面性和直接性,必須上升到抽象思維階段。偵查人員對上述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概括出如下一些本質屬性:這是一起殺人案件,兇手是被害人熟悉的男性;被害時間在同年7~8月,可能是窒息死亡;死者為22~24歲的女性,身高約154 cm。偵查主體經過思維抽象,得到了關于客觀對象等一個個本質的規(guī)定,由于抽象本身就有片面性、孤立性的特征,要克服這些局限性,必須經過思維的綜合,實現(xiàn)多樣性的統(tǒng)一,這就是正常思維的高級階段——從思維抽象到理性具體。在上述無名尸骨案中,偵查人員在思維中對抽象的結果進行了綜合,認為死者應當是22~24歲,身高約150 cm,同年7~8月失蹤的女青年。這就是理性的具體,很快證實了被害人是一位修自行車的個體戶的女兒,最終確認兇手是與受害人有過戀愛關系的王某,案情真相大白。由上可見,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到理性具體,必然伴隨著分析與綜合的過程,偵查員只有綜合運用這些方法,才能使偵查思維走向正確的方向,并順利偵破案件。

    [1]王洪.法律邏輯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356.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4]列寧選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D920.4

    A

    1673-1999(2017)12-0015-04

    萬高?。?968—),男,碩士,中共江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法律邏輯學。

    2017-09-01

    (編輯:文汝)

    猜你喜歡
    作案人立案偵查作案
    智破失竊案
    分身作案
    僧院雷雨(二)
    奧秘(2021年10期)2021-11-03 21:47:37
    完美“作案”
    學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9:10
    系列搶劫案件犯罪實施階段的反偵查行為相關問題探析*
    法制博覽(2018年31期)2018-01-22 16:21:03
    隱匿的作案痕跡
    兒童時代(2017年2期)2017-09-16 17:51:07
    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對張文雄立案偵查
    方圓(2017年6期)2017-04-07 21:08:34
    竊賊是如何入室作案的
    中石化青島爆炸事故多人被立案偵查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2:15
    福鼎-電鍍加工廠非法排放超標廢水被立案偵查
    南昌县| 兴国县| 宜兴市| 浑源县| 邯郸市| 双辽市| 南靖县| 边坝县| 南开区| 马龙县| 平阴县| 五家渠市| 鸡东县| 丰顺县| 文昌市| 湘潭县| 长沙市| 永康市| 辽源市| 金昌市| 合山市| 神农架林区| 牙克石市| 楚雄市| 茂名市| 宁海县| 广州市| 疏附县| 紫阳县| 临洮县| 安化县| 高要市| 千阳县| 呼伦贝尔市| 长垣县| 乐安县| 个旧市| 久治县| 兰州市| 禹城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