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方言詞匯詞義變遷的地域文化透視

      2017-03-22 23:47:01曹玉瑤殷昊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同義兩地詞義

      曹玉瑤+殷昊

      摘要:以“闖關(guān)東”為代表的山東、東北間的移民史使得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間存在高度的同源性,而在各自的地域文化影響下,兩種方言又演變?yōu)閮煞N既相似又有所區(qū)別的方言。詞匯是語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對兩地詞形相同、詞義相近的方言詞匯加以比對分析,可以透視出兩地區(qū)間各個層面的地域文化差別。在詞匯文化分類的基礎上,通過統(tǒng)計和研究不同義類詞匯的數(shù)量和比例,亦可宏觀地把握兩地地域文化的異同。這種對地域文化差異極為敏感的捕捉,不僅有助于我們探索地域文化對方言流變影響的一般規(guī)律,也是方言的文化意義所在。

      關(guān)鍵詞:方言;方言詞匯;山東;東北;地域文化

      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文化也滲透在語言之中,二者相依相存。方言作為語言的地域變體,其與地域文化的關(guān)系亦是如此。本文通過對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相聯(lián)系詞匯的比對分析,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透視方言詞匯背后兩地地域文化的異同。

      一、 研究背景

      (一) 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的高度同源性

      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存在高度同源性是學界共識,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釋。

      其一,兩地間人口遷移的歷史是兩地方言存在同源性的歷史淵源。清末民初之前,東北地區(qū)的語言曾是以滿語為標志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隨著以“闖關(guān)東”為代表的移民熱潮,東北地區(qū)的方言詞匯系統(tǒng)被極大地豐富。其中,山東移民占比高達70%至80%[1]。人口是語言的基礎和載體,因此,山東移民以其極高的比例,對東北方言的影響最大。

      其二,兩地現(xiàn)存方言詞匯間的聯(lián)系是兩地方言存在同源性的直接證明。語言有其相對穩(wěn)定性,即便是對環(huán)境最為敏感、變化最快的詞匯,其演變發(fā)展也有跡可循。因此,現(xiàn)存詞匯間的聯(lián)系可以直觀體現(xiàn)出語言的同源性。在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間,存在大量彼此相同、相近卻有別于北方其他次方言區(qū)的詞匯,這說明,東北方言與山東方言存在較深的聯(lián)系。

      結(jié)合兩地間的移民歷史以及現(xiàn)存方言詞匯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可以認為,東北方言與山東方言高度同源。

      (二)方言與地域文化的共變性

      語言不僅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也具有絕對變化性。影響語言變化的因素有很多,涉及到地理、時代、心理、認知等等各方面,其中,方言作為語言的地域變體,其流變更多的則是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

      因此,語言與社會文化之間存在共變性,語言的演變與文化的發(fā)展是平行共變的。那么,“觀察和分析語言的變化,特別是語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語匯--的變化,去探究社會生活圖景和變動,從而概括出某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應該是社會語言學的艱巨而又有意義的任務”[2]。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由于山東、東北方言的高度同源性,研究兩地方言詞匯的差異,也就是研究方言詞匯在不同地域文化影響下的演變發(fā)展,便可以透視出山東、東北兩地在地域文化上的差異。

      二、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方言詞典作為詞匯語料的來源,比照山東、東北兩地的方言詞匯,結(jié)合田野調(diào)查,篩選出形同義同和形同義近的詞匯,并對其進行義類整理。在此基礎上,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視角,探究方言詞匯背后的地域文化異同。

      在詞典的選取上,由于缺少整本的山東方言詞典和東北方言詞典,故采用權(quán)威性較強,且方言點有代表性的《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作為參考詞典,在比對整理了濟南卷和哈爾濱卷中相同、相近詞匯后,還排查了代表北方其他次方言區(qū)的牟平、太原、洛陽、西安分卷本,排除與北方其他次方言區(qū)相同的詞匯,整理得出山東方言與東北方言相聯(lián)系詞匯詞表,共計189例。在此基礎上,參考該詞典附錄的義類索引對詞表進行了義類分類整理,并將分類后的詞表作為本次研究的基礎詞表。

      地域文化對方言詞匯的影響不僅在具體詞義變遷中有所體現(xiàn),還可以從詞義變遷的規(guī)律性上宏觀把握。因此,本文以義類分類詞表為基礎,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視角分析詞義變遷背后的地域文化異同。從微觀上看,分析兩方言間形同義近詞匯詞義的具體差別,聯(lián)系兩地客觀的地域文化差異,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因素在詞義變遷中的作用。從宏觀上看,通過統(tǒng)計各個義類下形同義同詞匯和形同義近詞匯所占的比例,可以大致掌握不同義類詞匯易變性的不同,進而分析兩地地域文化的異同。

      三、 詞義變遷的微觀透視

      “從研究語匯的出現(xiàn),變化,派生,消失等語言現(xiàn)象著手,去探究社會生活變動,是有可能的,有必要的,而且會取得很有意義的成果?!盵3]這種研究在微觀層面上,即是研究具體語匯的變遷,以透視出其背后的文化細節(jié)。我們在對山東、東北兩地形同義近詞匯進行對比研究后發(fā)現(xiàn),許多詞義相似而有所差別的詞匯,其詞義變遷背后均能透視出兩地地域文化的差異。在諸多地域差異中,地理、生活、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差異對詞義變遷起著重要作用。具體分析如下:

      (一)地理差異

      地理位置的差異是山東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的基礎性差異,對方言詞匯在兩地各自的發(fā)展變遷起著基礎性的影響作用。一方面,兩地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土壤、人口等地理因素差異本身就構(gòu)成了兩地方言使用環(huán)境的差異,從而直接影響到兩地方言詞匯的詞義變遷。另一方面,地理因素的差異更是會導致兩地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差異,從而間接影響到方言詞匯的詞義變遷。對比兩方言間一些典型的形同義近詞匯,其差異背后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可見一斑。(見表1)

      “擠巴”一詞在東北方言中,缺少了山東方言中“狹窄,不寬綽”的引申義。作為一個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方言詞,這種詞義缺失反映了其背后使用環(huán)境的缺失:東北地區(qū)平原遼闊,物產(chǎn)豐盈,地廣人?。簧綎|地區(qū)相比之下人口更加稠密,多丘陵地形,水旱災害頻發(fā)。因此東北地區(qū)相對缺少“狹窄,不寬綽”詞義的使用環(huán)境,是為該詞詞義缺失的重要原因。

      “母子”一詞在東北方言中衍生出了“栽種馬鈴薯所用的切開的帶芽眼的馬鈴薯碎塊”的詞義。這種詞義衍生現(xiàn)象很直觀地反映出兩地在地理差異基礎上形成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差異:山東地區(qū)的馬鈴薯種植規(guī)模很?。欢鴸|北地區(qū)則是我國馬鈴薯的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都有大規(guī)模的馬鈴薯種植?;谵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使用需要是這一方言詞詞義衍生的重要原因。

      “老來少”一詞在兩方言中詞義的差異更為直接地體現(xiàn)了兩地的地理差異。該詞在東北指一種觀賞植物,即三色莧;在山東則指一種菜豆,即蕓豆。顯然,兩地植物分布的差異直接導致了這一詞義差異。

      (二)文化習俗差異

      傳統(tǒng)文化、民風民俗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對不同地區(qū)方言詞匯的詞義變化產(chǎn)生影響。(見表2)

      “?”的本意即為“從一端掀起”,在東北方言中,該詞衍生出了新的詞義。其中,“將酒盅、杯子或碗等容器里的酒一次喝掉”這一詞義的衍生,體現(xiàn)出了東北地區(qū)豪放的酒文化。山東和東北都是有著獨特酒文化的地區(qū),山東人飲酒格外講究規(guī)矩和禮節(jié),往往互相端酒敬酒,一杯酒要數(shù)次才能喝完。這種飲酒習俗背后有著深刻的文化傳統(tǒng):山東素稱禮儀之邦,禮的講究貫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自然也包括飲酒。而東北則原屬蠻荒之地,且天氣寒冷。人們飲酒更多時候是為了取暖,不暇講究,因此形成了豪邁的酒文化和飲酒習俗?!?”恰好可以描述將碗從一端掀起,一飲而盡的動作,其引申出此種詞義也不足為奇。

      “呲打”在兩地詞義的不同則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這種深層次的文化差異:該詞在東北方言中缺少了“頂撞”這一詞義?!绊斪病碧刂竿磔吇蛳聦賹﹂L輩、上級的不敬或不服從。山東作為孔孟之鄉(xiāng),長幼有序、孝悌謹信的儒家文化和行為準則被普遍接受,因此對長輩的出言不遜和不服從是一種為人詬病的行為;相比之下,儒家文化在東北地區(qū)的影響就弱得多,晚輩與長輩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平等開放。這使“頂撞”這一詞義的使用環(huán)境相對缺失,故而沒有出現(xiàn)詞義衍生。

      (三)生活習慣差異

      雖然生活習慣差異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習俗差異的影響,但生活與語言更加密切相關(guān),生活習慣的差別在兩地方言詞義的差異中體現(xiàn)得更為直接和明顯。(見表3)

      從“絲撓”和“大發(fā)”兩詞在兩地詞義的差別中,可以直觀地透視出兩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由于兩地主要糧食作物不同,兩地居民的主食也有差異:東北地區(qū)廣泛種植水稻,主食以稻米為主,山東則廣泛種植小麥,主食以饅頭為主。因此,“絲撓”在山東更多地指饅頭的變質(zhì),在東北則沒有此種特殊指義;“大發(fā)”一詞在東北方言中也缺失了“蒸的饅頭等面發(fā)得大”這一主要詞義。

      (四)心理差異

      人是語言的使用者,人的性格和心理因素會影響語言的發(fā)展??芍^“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生活方式差異影響下形成的多樣的群體性格,是地域文化差異的重要體現(xiàn),同樣會影響方言詞匯在不同地區(qū)的詞義流變。(見表4)

      “刺撓”一詞在山東和東北方言中都有“癢”的詞義,而東北方言中缺少了“諷刺”之義。這一詞義的有無背后是兩地居民心理和性格的差異。山東人性格總體傾向于含蓄內(nèi)斂,且很注重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極少直接指出對他人的不滿之處,故而常常迂回暗諷;東北人性格總體傾向于直爽,往往心直口快,很少拐彎抹角地諷刺。因此,該詞義在東北缺少使用環(huán)境,導致了該詞僅停留在核心詞義階段。

      與此相類似,“當啷”一詞在東北方言中缺少“拉長臉”這一詞義,也與兩地居民總體的性格和心理有關(guān)。

      四、 詞義變遷的宏觀透視

      除了對具體詞匯進行比較分析以尋找差異背后的文化因素之外,通過對兩方言間形同義同、形同義近的詞匯進行義類分類,并統(tǒng)計和研究不同義類的詞匯數(shù)量以及每一義類下這兩部分詞匯的數(shù)量比例,還可以看出“哪些領(lǐng)域的詞語語義衍生最快、語義運動最活躍,哪些領(lǐng)域的詞語消亡得最多最快”[4]。將這些結(jié)論與社會生活、文化變遷等客觀因素加以比照,亦可窺得當?shù)氐赜蛭幕漠愅?/p>

      參照《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的義類索引,我們將比照所得的形同義同、形同義近詞表進行了義類分類整理,分為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稱謂、動作、形容詞等二十余義類。在這些義類中,形同義同詞匯比例過半的有天文、地理、時間、動物、房舍、器具用品、稱謂、身體、飲食、紅白大事、訟事、量詞等;形同義近詞匯比例過半的有植物、親屬、疾病與醫(yī)療、日常生活、交際、動作、形容詞等。

      由于所得詞表排除了與北方其他次方言區(qū)相同的詞匯,某些義類下的詞匯樣本數(shù)量過少,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詞義變遷的某些規(guī)律:形同義同詞匯占比較大的義類多為名詞性詞匯,且多為自然界本就有的事物或衣食住行等與生活相關(guān)的事物;而形同義近詞匯占比較大的義類多為動詞性、形容詞性詞匯,且多與人們的性格、心理、認知有關(guān)。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動詞、形容詞更易在使用中產(chǎn)生詞義的變遷,這與詞匯流變的一般規(guī)律相吻合。

      從另一角度看,每一義類下形同義同、形同義近詞匯的構(gòu)成比例還可以反映出山東、東北兩地區(qū)地域文化的異同。在時令時間、房舍器具、職業(yè)稱謂、紅白大事等義類下,形同義同詞匯占據(jù)著很高的比例(67%~100%);而在動作、形容詞、日常生活、交際等義類下,形同義近詞匯占據(jù)著較高的比例(64%~69%)。這說明在一些基礎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常識和生活習俗上,山東與東北的文化有著較高的一致性;而在具體的日常生活、行為方式和心理認知等方面,兩地存在一定的區(qū)別。這一對比體現(xiàn)出,山東與東北兩地的地域文化都具有北方文化的共同特征,并非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其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方式和心理認知方面。

      從宏觀視角對山東、東北方言相聯(lián)系詞匯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東北地區(qū)在移民過程中處于文化弱勢地位,移民帶來的中原文化成為了現(xiàn)今東北地區(qū)文化的主導,其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并未脫離北方文化的共性。但是,由于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影響和地理環(huán)境的些許差異,東北地區(qū)也形成了特有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這在方言詞匯的微觀分析中也能夠具體體現(xiàn)。

      五、 結(jié)論

      通過對山東、東北方言間相同、相近詞匯的比較研究,不僅能從詞義的細微差異中透視出兩地地域文化的差別,更能從詞匯的義類分布中把握兩地地域文化的異同。如前文所述,兩地地理、心理、生活習慣、文化習俗等因素的差異會對方言變遷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被詞匯敏感地接收,以詞義變遷的形式保留下來。對這些詞義變遷及其地域文化背景的研究,不僅可以厘清東北、山東兩地方言聯(lián)系和變遷的脈絡,還有助于進一步研究地域文化對方言傳承、流變影響的一般規(guī)律,探索文化與語言的關(guān)系。

      另一方面,方言不僅是語言的地域變體,更是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載者。對地域文化、時代特征的敏銳接收與保留,是方言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方言作為文化載體的意義所在。通過對不同方言在共時、歷時層面的比較研究,能夠發(fā)掘出方言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厘清文化傳播的地域脈絡和發(fā)展的時代脈絡。正因如此,方言應當作為地域文化的載體而受到重視和保護。在推廣普通話和社會現(xiàn)代化的大環(huán)境下,方言的此種文化意義顯得更為重要:保護方言就是保護地域文化的土壤,這也是在文化意義上保護和傳承方言的重要性所在。

      參考文獻:

      [1]蘇光宇.“闖關(guān)東”之東北移民及其文化初探[D].山東大學,2010.

      [2][3]陳原.社會語言學[M].商務印書館,2000.

      [4]盛林.關(guān)于詞匯變化的社會語言學研究[A].中國社會語言學(2005年第2期)[C],2005.5.

      [5]李榮.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同義兩地詞義
      Dale Carnegie
      腳下較量
      智族GQ(2023年9期)2023-09-28 08:34:07
      川渝雜技同獻藝 兩地聯(lián)袂創(chuàng)品牌
      《富春山居圖》為什么會分隔兩地?等
      西夏語“頭項”詞義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西夏文《同義》重復字研究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8
      融嵐兩地的紅色記憶
      紅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0
      西夏文《同義》考釋三則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5:30
      詞義辨別小妙招——看圖辨詞
      字意與詞義
      語言與翻譯(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9
      长沙市| 驻马店市| 左云县| 古蔺县| 加查县| 宣武区| 友谊县| 诸暨市| 卢湾区| 南靖县| 鹤峰县| 琼海市| 合川市| 常宁市| 阆中市| 佛冈县| 桃源县| 武汉市| 南靖县| 岚皋县| 从江县| 黔西| 西峡县| 海丰县| 新邵县| 图们市| 调兵山市| 扎鲁特旗| 皋兰县| 浦北县| 紫阳县| 新闻| 新野县| 惠来县| 正定县| 苍南县| 张掖市| 渝北区| 和田县| 武陟县|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