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盛唐的美夢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碎了。
胡人的鐵騎踏破了霓裳羽衣,揮舞的彎刀喝足了山河血淚,這個由詩、酒、劍支撐的國度轟然坍塌。
遠有兵災(zāi)襲來,近有亢旱不止,一支生花的妙筆終于無法承載繁重的文書差役,決定離開。那副似乎從未豐腴過的身軀逃出困居十年的長安,一時間竟沒了方向,胡人巢穴的北方不能去,蜀道艱難的南方也不能去,戰(zhàn)事膠著的東邊更不能去,惟有西行之路可走。
走到秦州就好了,那里有親人在等他,有至交在盼他。
襤褸的衣衫在風(fēng)塵仆仆的行程中越加破爛,清癯的面容被不期而至的饑餓折磨得憔悴,但家眷相隨的溫暖稀釋了千辛萬苦。
關(guān)山難越,連綿秋雨泡軟了山土,涼透了人心。盤旋的驛道上有時倒下一棵枯樹,有時堆起一片亂石,他與妻小混在逃難百姓的人流里,疲憊的毒蟲噬咬著每一個人的每一寸肌膚,一串串泥濘的腳印記錄勞累,一聲聲沉重的喘息貯滿痛苦。
秦州迎來了一個不朽的過客,杜甫的名字為這座城市刻下了詩歌的銘文。
客居三月,留詩百首,秦州短暫的生活直可與后來的成都草堂歲月比肩。詩人一面與闊別多日的親友歡聚,訴說著也傾聽著彼此的思念,一面和日漸荒廢的古剎結(jié)緣,追憶著也嘆息著消失的禪意。
起早貪黑地采藥、晾藥、賣藥也難抵生計的壓力,有時不得不靠親友的周濟度日。詩人親手砍柴生火,把從山林中采摘的橡果板栗投進鍋中煮熟,在艱苦的日子里與家人一起咀嚼淡淡的甘甜。
勉強食能果腹的詩人有了氣力,他便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這一片土地的角角落落、山川寺院、洞窟樓閣、古塞村居……一首首詩歌定格了一處處足跡,一次次尋游消解了一陣陣苦惱。
詩人那顆被不幸命運拘禁的心,終于得到片刻的釋放。
一幅異族的生活畫面正向詩人打開——
殺牛宰羊的漢子眉高眼深,當(dāng)街角力的跤手身形勁健,縱馬騎射的小伙動作利落,西域情調(diào)的歌舞日夜不休……
不經(jīng)意間遇見傳聞中的汗血寶馬,詩人在連連贊嘆之后,心中放不下的還是那匹曾經(jīng)供他驅(qū)馳來到秦州的病馬。
還有一卷散落的佛家經(jīng)卷等待著詩人翻開——
南郭寺等來了有緣人,北流泉水聲淙淙訴說著歡迎的致辭,古松柏枝干遒勁揮舞著慶祝的旗幟,綻放的秋花露出笑臉,矗立的怪石挺直身姿,落日的光輝鋪遍草叢,臥地的廢鐘風(fēng)中長響,潮潤的空氣濕了詩人的眼眶,悲欣交集成詩:
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
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
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
俯仰悲身世,溪風(fēng)為颯然。
憑著對國對民對君的一腔忠誠,詩人一雙麻鞋奔走得來的左拾遺官職竟因自己的仗義執(zhí)言又給弄丟了。詩人不是不想發(fā)出金石之鳴,卻無奈被權(quán)力拋置一旁,就如委身草叢的廢鐘,只能在風(fēng)中嗚咽,怎能不悲從中來?
盛唐的詩人們辭別帝京,西行而去的首站便是秦州。他們的車馬在這里停留過,可他們的詩思飛向了更遠的西域??傊麄兲掖?,只有杜甫緩慢的腳步拖住了詩思的翅膀,于是一首首詩歌安然地棲息在秦州這片土地上。
望之團團如農(nóng)家積麥之狀的麥積山也等來了時常饑腸轆轆的詩人,這座豐收的麥垛供養(yǎng)了無數(shù)的佛塔、佛龕、佛像……一顆顆飽滿的麥粒支撐起一個莊嚴美好的佛國,召喚著詩人涉水而來、攀登而上,把一路尋佛所見還原為世俗的風(fēng)景: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纖毫。
高可接天的殿閣遠離了地氣,黎民百姓對戰(zhàn)火的詛咒對平安的祈禱,佛祖可曾聽見?代言底層苦難的詩人此刻置身佛國的境界,虔誠卻未必膜拜、期待卻未必迷信,他把悲憫的目光投向了花鳥樹木。
在這樣茍活偷安不能、性命朝夕不保的亂世,藏身繁茂的樹木間、流連怒放的花朵中的鳥兒才是快樂無憂的吧?人命尚且不如草芥鳥獸的現(xiàn)實,讓詩人遠遠地看清了人間的殘酷,哪里是食可果腹的富足鄉(xiāng),哪里又是高枕安眠的和平地?
詩人派出探訪的家人帶來了好消息,有一處名叫東柯谷的地方聚居著幾十戶人家,家家戶戶的房瓦上爬滿了藤蔓,房前屋后挺拔的竹子投影在穿谷而過的流水之上,水底的沙子竟被染成了綠色,并不肥沃的土地卻適宜植粟,向陽的山坡恰可用來種瓜。
從家人的敘述中,詩人仿佛窺見了一處不屬于這個亂世的桃花源,更令詩人期待的是東柯谷還居住著自己的從侄杜佑。
千年之后,杜甫草堂成為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座重鎮(zhèn),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個符號。當(dāng)我們面對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肅然起敬時,可曾記得詩人的第一座草堂就在秦州的東柯谷?
從侄杜佑為詩人一家在東柯谷修建的這所草堂,讓詩人漂泊的足跡暫時得以停留。詩人看到了田地里莊稼長勢正旺,聽到了村落里雞鳴狗吠正響,嗅到了鍋灶里柴火煙氣正濃,那顆在苦難里浸潤太久的心此刻有了一份安閑,可以讓詩人做一個關(guān)于桃花源的夢。
東柯好崖谷,不與眾峰群。
落日邀雙鳥,晴天卷片云。
野人矜險絕,水竹會平分。
采藥吾將老,兒童未遣聞。
詩人并無稼穡之能,欲做農(nóng)夫經(jīng)營一家人的生計難矣!所幸,詩人還有從草藥中討生活的本領(lǐng),于是詩人變身為藥師。
詩人的長衫是不是為了方便攀援山路而挽起系在了腰間?詩人的方巾是不是常常被頭頂?shù)臉渲熳《洪_了裂口?詩人的脊梁是不是被沉重的藥簍壓得漸漸傴僂?詩人的雙手是不是被藥鋤的木把屢屢磨出水泡?
詩人用自己嘔心瀝血而成的詩句作為良方,恭敬地呈獻給病情漸重的唐王朝,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權(quán)貴遠遠地就皺起眉頭、連連搖頭,因為他們懼怕那澀澀的苦味,他們寧愿在朱門的世界里腐朽,也不愿手中的權(quán)力化為恩澤去滋潤被戰(zhàn)火炙烤的大地。
逆耳聲音的發(fā)出者難逃重重摔落的命運,詩人也成了大地災(zāi)民的一員。隱藏在峭壁懸崖林間石縫的草藥,是秦州為貧病交加的詩人糊口開出的藥方——“治世”的愿望每每落空,那么去“救病”吧!
詩人說,此藥外敷可以消腫化瘀,此藥煎服可以祛寒散熱,此藥熏灸可以通經(jīng)活絡(luò)……可是卻沒有一味藥可以治愈詩人的風(fēng)疾,肝虛血弱的詩人甘愿在此采得靈藥、長壽而終。
趁風(fēng)疾沒有發(fā)作的間隙,詩人又去探訪秦州的山山水水。這一次,詩人來到了仇池山,并深深地愛上了這里。這一次,詩人是真的打算把這里作為自己的養(yǎng)老之地。
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zhèn)鳌?/p>
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活下去是戰(zhàn)亂中朝不保夕的人們最迫切的希望,一旦擁有短暫的安定,頤養(yǎng)天年又成為人們最奢侈的希望,詩人亦如是。
詩人所求非多,仇池山辟茅屋一間,忙時躬耕采樵,閑時觀魚讀書,或望云卷云舒,或樂山青水秀,祥和的日子安撫恐懼的心神,富足的日子安慰饑餓的胃腸,詩意的日子安頓柔弱的生命,直至老去。
若如此,便是把桃花源的夢想種在了現(xiàn)實的土壤里。然而,四十八歲的詩人漂泊的腳步?jīng)]有停留于此,不幸的命運催促著詩人在后半生輾轉(zhuǎn)各地。詩人生命的終點不在山間,而在水上,一艘小船承載了詩人偉大的靈魂漂向歷史長河的深處。
秦州沒能改變詩人瘦瘠的命運,但詩圣為秦州留下了豐厚的財產(chǎn)。朱東潤先生在《杜甫敘論》中說:“乾元二年是一座大關(guān),在這以前,杜甫的詩還沒有超過唐代其他詩人,在這年以后,唐代詩人便很少有超過杜甫的了?!?/p>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詩人走過秦州這處生命的驛站,走向了“詩圣”的美名,也走出了“草堂”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