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嘉
隨著高等教育的飛速發(fā)展,高校的思想和政治教育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堂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養(yǎng)高校的思政教育上承擔著重大的責任。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高校必須了解當前社會的現狀,不斷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尋找新的出路與對策。本文論述了高校思想教育的現狀,并且在思政課堂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提出了加強思政課堂文化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堂;文化建設
高校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思政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在為社會輸送高品德和高素質的人才方面將承擔著重大的責任。為適應當今社會對高品德、高素質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的現狀,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時,也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建設,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眼光。但是目前我國的一些高校在課堂中對大學生的思政文化建設怠慢,在開設思政課程方面還不夠重視,所以高校應如何適應社會現狀,加強學生思政文化建設,將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高校思政文化建設的現狀
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現狀有了一定改變。在高校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著,每個人的思想不同,現階段的大學生在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時,卻慢慢忽略了自身的思想和政治學習,并且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處于發(fā)展的階段,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控制、被外界環(huán)境干擾,這些對他們融入社會后將是一個很大的缺陷。所以,為了減低這種事情的發(fā)生率,高校應該深刻了解到大學生思政文化教育的現狀,把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方針,結合當代的時代特性,開辦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的課程,建設合理的校園思想政治文化,增強學生思政教育的整體水平,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更好地推動學生們在學校的日常學習。
2 高校思政課堂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思政課堂的機械教育方式弱化了思政教育的實效
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著陳舊、落后的弊端,他們只是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并且對理論知識不進行內化,要求學生只是單純的背和記。高校的這種機械式課堂教學方式與當代大學生活躍的思想水平嚴重脫節(jié),沒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違背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導致學生對思政知識的理解不深入,滿足不了他們精神層面的需要,這也不符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guī)律。
2.2 高校思政課程無法做到與時俱進
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然而許多高校并沒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發(fā)展相結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做課程時,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與社會的發(fā)展相脫節(jié)。有些高校的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滯后,并且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這直接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學生脫離生活實際,去體會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2.3 高校思政課堂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滯后
目前,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時,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有些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課堂中,并沒有完善對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不太科學,僅僅以最終的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這種評價體系導致學生的知行不合一,容易對人生觀和價值觀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大學生產生影響。
3 加強高校思政課堂文化建設的措施
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高校應該適應新形勢和新環(huán)境的要求,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好。因此,高校思政課堂文化建設中,應該實行以下措施:
首先,高校應該改革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的教育教學方式,認清當代社會環(huán)境與現狀的變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現代社會的發(fā)展相結合。并且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引入科學、合理的理念,打破原有陳舊、落后的思想和政治教學方法和機械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把思政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對思政知識進入深入了解,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的需要,進一步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和政治水平;其次,高校在做思政教育的課程時,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了解學生的特點,要尊重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要做到與時俱進,定期對教材中陳舊、滯后的內容進行進行及時的更新,并且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增加開設法律的課程,通過法律教育來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判斷善惡的能力,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最后,高校在課堂中應完善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評價體系,要采用科學的考核方式,不要把思政教育停留在口頭和形式上,僅僅以最終的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并且應當重視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加強思政教育的實踐性,建設校園文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為思政教育創(chuàng)造一種積極的氛圍。
4 小結
總而言之,高校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政治覺悟離不開高校思政教育的培養(yǎng),思政教育水平問題在高校工作中顯得格外的重要。因此,高校應該在思政教育的課堂中先要找出造成思想和政治教育難點的原因,改革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的教育教學方式,并且對學生的思政評價體系進行完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社會現實,與當代社會環(huán)境相結合,清楚了解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運用科學理論性的時事觀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策略,提升高校大學的生思政教育水平,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政治素質。
參考文獻
[1]解曉雙.學習共同體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文化建設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7):64-65.
[2]李愛紅.高校思政理論課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機制研究——以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2):25-27.
[3]郭文菊.高校思政課信息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
[4]吳潮霞.學習共同體視閾下的高校思政理論課課堂文化建設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yè)大學,2013.
[5]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2.
作者單位
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北省秦皇島市 0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