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頌升
【內容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任務型閱讀指的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想學習方法。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教師為學生整理好閱讀內容或規(guī)劃出清晰的閱讀導向,然后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各高校盛行的緣由就在于它貼切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以“不施壓”的方式讓初中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善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優(yōu)秀習慣。
【關鍵詞】初中語文 滲透 任務型閱讀
本文著重介紹了任務型閱讀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的應用和目前所得的成效,證實了此種方法是與當下教學潮流相吻合的,同時也是一種可行性較強的教學手段。而后,文章還探討了關于如何有效利用任務型閱讀來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積累文學知識的幾點措施與方法,展望了任務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領域的應用前景,以期能夠在未來的教學生活中綻放光芒,引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向更高處發(fā)展。
一、任務型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效果
任務型閱讀教學的最終理想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達到閱讀“輸入”與寫作“輸出”之間的平衡,它所追求的正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種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即使學生將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取的知識和想法都運用到實處去,比如:讀書筆記、演講比賽、作文隨筆等方面。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學生的主攻方向應是閱讀理解與寫作表達這兩大板塊,任務型閱讀對這兩道題的訓練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于前者來說,任務型閱讀教學自然與閱讀理解息息相關,它的開展可有效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從而切實領悟到文章流露出的中心思想與深刻意蘊;于后者而言,任務型閱讀是重大前提,每一篇作文都需要大量的文字來渲染,只有閱讀能夠給學生帶來充實的寫作材料,即“閱讀就是寫作的源泉”。更值得一提的是,任務型閱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潛在的閱讀動力,教師利用適宜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課或是課余時間,不僅使得初中語文課堂形式多種多樣,還起到了“局部帶動整體”的功效,讓初中生清晰地了解自我,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逐步產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和意識。
二、關于初中語文中如何有效利用任務型閱讀的措施與方法
1.注重閱讀教學目標的一體性
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把握一切學習的契機,閱讀教學也不例外。任務型閱讀將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的工作全部融為一體,實現了快、精、效的閱讀方式,給初中生提供了整理思維過程和認知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牢記語文教學的初衷,不能將其與語文學習的根本分離開來。
例如:為了統(tǒng)一閱讀與其余教學工作的共同目標,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的任務型閱讀能力進行檢測、評價,在發(fā)現學生有何薄弱點之后要進行針對性地補救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各項能力齊頭并進。
2.轉變角色,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情境
從整體而言,語文閱讀是一種復雜的邏輯思維活動,學生需要根據自己在文中得到的信息和條件進行重新整合、梳理、加工,然后寫出自己的讀后感或是評語,這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認知行為。但是它的重要前提就是意境,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自由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創(chuàng)設出具有文學氛圍的情境,然后帶領學生進入到已設定好的情景中去,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
例如:在閱讀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散文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測生詞的意義、預測課文所講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所讀的內容完成畫圖、連線、填表、排序、補全信息、添加標題、推測故事的發(fā)展等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記憶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還有一項收尾工作是在閱讀之后,為了施加適當的學習壓力,教師要讓學生完成復述、列綱要、改寫故事情節(jié)、分角色扮演等等,這樣一來任務型閱讀的效果就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3.兼顧多數學生,布置適量的閱讀積累任務
任務型閱讀是任務型教學法中的一部分,它已在全世界的教育領域已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任務型閱讀幾乎已經形成了定律教學方案。初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語文是最難以記憶與理解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無論是在布置作業(yè)亦或是制作課題的過程中,切記“適度”,任務型教學完美地體現了這種思想,它能夠精準地抓住當下初中生感興趣的方面、當下社會熱門事件等具有時效性和實際價值的新聞,給學生供應有效閱讀。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共有《春》、《濟南的冬天》、《風雨》、《秋天》、《古代詩歌兩首》這五篇課文,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如果將每篇課文都納入課堂講解范圍之內,不僅加重了自己的教學任務,還在無形中施與了學生極大地學習壓力,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其中比較典型的寫景抒情散文,比如:《春》、《濟南的冬天》和《秋天》,用這三篇作為例文為學生講述寫景散文的靈魂。
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閱讀是一種巧妙的閱讀教學方法,初中語文教師要有所借鑒才能把握住學生課內乃至課外閱讀的“量”,唯有精讀巧記才能起到“精神食糧”的作用,才能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獻松、李樟琴.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 課外閱讀:中旬,2011.
[2] 張壽山.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導刊,2012.
[3] 孫菊蓮. 任務型閱讀教學初探[OL]. 中國知網,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草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