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萍
【摘 要】
高中語文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當前教育形勢、高考的具體要求以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等方面來看,強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實用性及創(chuàng)新性 探討
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fā)展,高中語文教學與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有了大的變化。由于現(xiàn)在大部分的教師都把高考看得極為重要,將一年的備考都轉化成了三年備考,讓學生在緊張的氛圍下進行學習。許多教師從高一開始就以備考為目的來進行教學。面對這樣的情況,高中教學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呢?或者能否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去解決高中作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使得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式更加具有實用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問題以及其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角度上看,教師一般都會給予學生相應的時間去對寫作能力進行有效地訓練,并且在此訓練基礎上進行評比。教師通過對該文章的評比,再對其文章的優(yōu)點及不足之處進行說明,然后讓學生從其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從而來提升自身在寫作方面的水平。從教師的角度去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沒有任何錯誤的,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可以通過對比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從學生的角度去看,浪費時間是主要的問題,因為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可以利用這樣的過程獲得休息,然后趁機偷懶,所以并沒有注重寫作訓練。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可以從中獲得知識和收益,多數(shù)的學生在閱讀時,只會間接性的聽,不會從中去比較差異,更不會去思考文章好的地方在哪里。長期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寫作水平上面不僅得不到提升,還會大量的降低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地利用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提升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
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的提升
(一)教學理念
想要在教學過程中來實現(xiàn)教學的實用性,教師就必須要將實用有效的寫作技巧教授給學生。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重點關注作文開頭和結尾,讓學生明白既要有精彩豐富的開頭,還要有完整的結尾,而且還必須要做到前后照應。因此,教師需要對不同的作文類型來進行詳細的講解,對學生寫作的開頭與結尾進行反復的訓練,才能為學生的作文水平打好基礎。
(二)寫作實用性
學生在寫作時,不僅要做到寫作的前后照應,還要對文章的中心結構進行仔細揣摩,從中明確文章的重點之處。另外,還需要做到文章思路清晰,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為文章添彩。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還可以選擇真實的材料故事來對其引導,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寫作思路上面更加清晰明確,顯得文章更加具有真實性。
(三)教學實用性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擴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增加文學的儲備,使得學生在寫作方面更加有效率。在學生面對不同的作文類型時,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相應作文知識,為學生進行梳理整理,使其獲得系統(tǒng)的寫作指導,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必修教材中去入手。某教師曾經(jīng)通過“家國天下篇”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讓學生充分發(fā)掘到了其中的寫作素材,從中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對其思考材料可以根據(jù)哪些觀點性質來作參考、如何去思考該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該文章成為議論文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某教師在教學時,根據(jù)教材 “飛向太空的航程”的內容去讓學生梳理探究,探究該文章中的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讓學生從中去體會寫作的方法思路,并在寫作實踐中加以引用。
三、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性的提升
(一)教學的創(chuàng)新
作文就是學生對生活的一種表達方式。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需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進行發(fā)現(xiàn),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需要正確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從生活中的繁瑣雜事來獲得感悟和體會,并且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實際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可以使得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而且內容更加具體真實,不僅能符合現(xiàn)實生活,還能讓讀者更有感同身受的心理。
(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寫作創(chuàng)新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想象力。但是許多教師為了學生在寫作上能夠獲得高分,便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延伸,隨著教學的迅速發(fā)展,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想象能力,使得學生在思維上,能夠得到大的創(chuàng)新和開放。
(三)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一般都會按照高考作文的相關要求來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判,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高考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只能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寫作,不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完全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具有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減輕了自身的壓力和負擔。教師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鼓勵可以加強學生在寫作上的自信心,也是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的一種方法。
(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文展示到報刊中去,從而讓學生獲得榮譽感以及成就感;或者把優(yōu)秀的作文內容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從中獲得自信和快樂。所以,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增長對作文知識的見識,還可以讓學生從作文中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提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還能夠推進教學上的改革發(fā)展,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結 語】
總體來說,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提升其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有效地提升作文教學中的教學質量。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用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來做了簡單分析。從中我們不難看到,教師只有不斷的加強作文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學,才能使學生為今后的寫作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雙梅.關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8)
【2】董健良.對提升高中作文教學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