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娜++韓林芷
摘要:浪漫不管在現(xiàn)在還是以前,都是一個人的一種特性。它可以是驚喜,也代表著禮物,最主要心意。浪漫主義不能說這些推崇這個的人們都是浪漫的人,但是心里必定是個懷有浪漫的人。浪漫主義代表著感性,感性又可以代表著女人,但是浪漫主義思想并不是只是代表浪漫,它同樣代表著一種人性。一種可以將我們內(nèi)心的感情,對于世界的不滿,同情,開心,傷感通過繪畫,寫作來將我們的感情抒發(fā)的一種模式。
關(guān)鍵詞:浪漫主義;感性;人性;表達方式
浪漫主義在世人看來到底是什么?
現(xiàn)在這個世界被電子產(chǎn)品環(huán)繞,我和你和他的聊天,我想說的話都藏在電子產(chǎn)品里,不用見面,你忙你的,他忙他的,我干我的,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浪漫主義是什么,藝術(shù)又是什么。浪漫主義其實在我看來就是釋放自我,用感性思想去面對世界的產(chǎn)物。它要求我們解放內(nèi)心,敢于直面面對不公,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去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的和平的大世界。它想要我們從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為一個出發(fā)點,在心里創(chuàng)造出一個理想的世界,我們可以用熱情的語言,夸張的表達,結(jié)合著我們燦爛又夢幻的想法去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藝術(shù)人都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們敢愛敢恨,嫉惡如仇,他們擅長用美麗的話編織殘酷的“夢”,來點醒世人那庸俗卻又拔不出來的思想和心。我說浪漫主義可以代表感性,因為在這個世界里脫離不了親情、友情、愛情,都是情,情是什么?不就是我們內(nèi)心感情的一種浪漫表達么。我們想要表達自己,想要別人看到自己,想刷出這個世界里,我們的存在感,所以我們生來就會浪漫,浪漫主義藏在我們心里,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達,我們便通過寫作,寫歌,給驚喜來給別人想要的。十九世紀的雪萊的詩,法國的雨果,他們寫的詩很多我們看不懂,但是我們還是會想要去研讀他們寫的詩、詞,覺得很唯美,很漂亮,同樣地還很向往。他們想要歌頌美,想要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人與人友好相處,能夠鼓勵人們一定要勇敢站起來,我們一起來對抗那些不安分的“暴力分子”,我們也向往美好。浪漫主義可以說它是一種模式,一種用人性來抨擊社會的工具。
浪漫主義到底在影響我們什么。
隨著社會發(fā)展,各種主義紛紛出現(xiàn),為了解放人,為了在那個混亂的時期,能讓人們可以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享受生命。為了不被各種階級壓制,為了他們的可以平等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擁有自己的命。他們想要去拼一下,去可以掌握自己的性命。當時的法國,充滿了人性的壓制,也充滿了人性的瘋狂。資本家各個都在攀比,為了顯示自己更有地位,更有錢,更有資本,那些生來就沒有好的生活環(huán)境的人們?yōu)榱俗约嚎梢曰钕氯?,只能生活在這些壓榨他們的資本家手中。也許會吃不飽,也許不能睡好覺,也許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他們也不知道。
在這個時候,懷有濟世之心的擁有一些資本的知識分子則會選擇站出來,去反抗教皇,反抗那些不把人當人看的資本家,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就會變成和那些被壓迫的人一樣,這些人會感性地看待世界,會幻想未來,會有憂患之心,不能說他們是為了自己,但是如果可以,他們是會想去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方式不同,推進社會的演變,在潛移默化中,他們成就了自己,也解放了人性。在當下的社會里,它依舊在推進,在演變?,F(xiàn)代人習慣回憶過去,過去的人向往未來。這是一個變化著卻又不變的理,浪漫主義的人就是這樣,心中充滿美好,但是也擁有消極的想法,但是,他們會運用這種消極的想法以反面來襯托好的一面?!侗瘧K世界》很多人都讀過,里面描繪了當時那一種背景下,人們的暴虐、瘋狂、無奈、困苦、希望和一種祝愿。他們會用很多方式來抨擊社會,每個人風格也不一樣,浪漫主義的特性也是這樣,有著不同的“性格”,浪漫主義就像人,有著“玲瓏心”,有著“復雜的思想”,“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等等。在當代,有汪曾祺的《受戒》,有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寫的《紅高粱》,他們也在用自己的心去寫自然,寫社會,寫人性。因為人創(chuàng)造了浪漫主義,所以浪漫主義依附著人生活。
隨著時代發(fā)展,浪漫主義同樣在發(fā)展,它存在的意義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這個充滿了灰黑白的世界,多希望有其他的顏色來點醒世人,不要埋沒自己,不要捆綁著自己,把自己封閉,把自己放在保護層里。不要太理性去看待世界,我們需要那一點感性,需要有點沖動,生活充滿著刺激與未知,我們不要總是束縛自己,藝術(shù)充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有色眼睛”來看世界,才會發(fā)現(xiàn)世界時如此的浪漫。歌劇、電影、小說、歌曲充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有這樣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為何不去看看生活,看看世界,看看那么美好的你。同樣,在科技發(fā)展的社會里,我們總是看到那“灰色的鋼鐵”,“黑色的道路”,習慣用一切便利的東西,然而我們有時候會失去人類以前最驕傲擁有,現(xiàn)在默默消逝的一種“聲音”。你要見、我也要見、他同樣需要存在,最基本人類擁有的我們不可以失去,就像我們在進步,思想也在進步,思想推動生活,我們也要回報。時代在發(fā)展,思想也要發(fā)展,要學會理性感性結(jié)合,讓生活過的有滋有味,充滿色彩的生命才是好的人生。
浪漫主義并不止浪漫,更追求人性,在當今社會,我們要用熱血去刺激生命,才會有精彩的未來。有很多人不支持在現(xiàn)在的社會里寫浪漫主義,我表示質(zhì)疑,因為浪漫主義緊扣著人心,它抨擊的如此直白,扣人心弦。其實用現(xiàn)在帶著雙重含義的話來說就是: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浪漫主義雖然夢幻,但是打擊的力度絲毫不弱,它存在生活,存在在念想里,也環(huán)繞在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影響著我們的想法和觀念。透過浪漫主義,我們對于事物的看法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會有好的,也會有差的,但是最主要還是看我們的內(nèi)心,有時候聽從內(nèi)心的想法,會有不一樣的解決方式,對于我們的內(nèi)心,可能會有更深遠的想法。
作者簡介:任玉娜,韓林芷: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shù)設(shè)計學院美術(shù)學。
指導老師:崔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