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建三江管理局將繼續(xù)按照加快農業(yè)、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的要求,擴大水稻側深施肥插秧面積,同時研究側深施肥的合理用量。通過側深施肥的梯度試驗,確定側深施肥的合理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水稻整個生育期施肥總量,降低生產成本,最終實現(xiàn)水稻單產進一步提升、品質進一步優(yōu)化、環(huán)境污染進一步降低的目標。
關鍵字:側深施肥 水稻 產量
為了進一步推動水稻側深施肥工作順利開展,力求通過不同施肥量的側深施肥與常規(guī)施肥的對比明確側深施肥合理施肥量及對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效果。實現(xiàn)水稻生產節(jié)本省工增產增效減少污染的目的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設在黑龍江省前進農場第三管理區(qū)農業(yè)科技核心示范區(qū),土質為草甸白漿土。肥力中等,秋整地。
1.2試驗處理
供試品種為龍粳43。試驗共設13個處理。配方一為云天化側深專用肥(N:P:K=18:18:18),配方二為中化側深專用肥(N:P:K=21:15:16),配方三為云天化側深專用肥(N:P:K=23:15:16)。具體施肥量如下:
配方一處理一基肥20kg/畝;配方一處理二基肥18kg/畝,;配方一處理三基肥17kg/畝;配方一處理四基肥16kg/畝;分蘗肥尿素5kg/畝,穗肥尿素1kg/畝硫酸鉀4kg/畝。
配方二處理一基肥25kg/畝;配方二處理二基肥23kg/畝;配方二處理三基肥21kg/畝;配方二處理四基肥20kg/畝;不施分蘗肥,穗肥尿素2kg/畝硫酸鉀3kg/畝。
配方三處理一基肥25kg/畝;配方三處理二基肥23kg/畝;配方三處理三基肥21kg/畝;配方三處理四基肥20kg/畝;不施分蘗肥,穗肥尿素1kg/畝硫酸鉀3kg/畝。
常規(guī)對照基肥尿素5.6kg/畝,氯化鉀5.4kg/畝,磷酸二銨10kg/畝;分蘗肥尿素4.2kg/畝;穗肥尿素4.2kg/畝硫酸鉀3.6kg/畝
2試驗結果
2.1生育進程的影響
2.1.1主要農事操作
本田施肥嚴格按照試驗要求操作。5月8日一邊封閉用藥為惡草酮、乙氧氟草醚、丙草胺。6月8日二遍封閉,用藥為吡嘧磺隆、吡嘧苯噻酰、丙草胺。6月10日防治負泥蟲。7月3日加收米、咪鮮胺防治葉瘟。7月21日加收米、咪鮮胺防治莖穗瘟。8月3日加收米、咪鮮胺防治枝梗瘟。分蘗末期大涼田,其它時間間歇灌溉。
2.1.2生育時期調查
2.1.3莖蘗動態(tài)
由上表看出,6月上旬氣溫較歷年低,水稻返青慢。秧苗生長緩慢,分蘗慢。6月中旬溫度較高,水稻葉齡生長較快,分蘗加快。側深施肥處理較常規(guī)施肥分蘗快,低位分蘗較常規(guī)施肥多。6月下旬下旬,7月上旬溫度較歷年低,水稻分蘗速度慢,全田莖蘗數(shù)不夠未采取控蘗措施。七月上旬側深施肥田塊分蘗較慢,而常規(guī)施肥田塊繼續(xù)分蘗,導致三類穗增多。8月份氣溫較歷年高,有利于水稻干物質的積累,結實率的增加。
2.2產量性狀調查
由產量調查表可以看出全量側深施肥的除配方三穗粒數(shù)、結實率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全量側深施肥千粒重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但產量性狀均好于對照。由于常規(guī)施肥晚生分蘗較多,導致穗粒數(shù)、結實率、千粒重均有所降低。配方一中隨著施肥量的降低穗粒數(shù)也降低。穗數(shù)也結實率也均有變化。配方二處理二每平米穗數(shù)低,結實率千粒重較高。在今年的天氣條件下反而有產量的優(yōu)勢。配方三處理一穗數(shù)較多,相比減量處理結實率千粒重無明顯優(yōu)勢。處理三穗數(shù)最少,反而有全田最高的結實率??梢娫诜柿l件一定的情況下,水稻每平米穗數(shù)越少,結實率越高。三種肥料相對比,云天化18:18;18效果較差。
3結論
1. 氣象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5-7月氣溫較低,前期水稻返青、生長緩慢。側深施肥將肥料施用在秧苗側位,提高肥料利用率。水稻前期低位分蘗較多,水稻生長前期分蘗速度快,有利于水稻穗大,結實率提高。
2. 側深施肥常量產量較常規(guī)施肥產量分別提高5.96%、9.24%、6.69%。除了配方二處理二(中化21:15:16)側深施肥減量對比常規(guī)施肥沒有增產效果。而中化(21:15:16)減量10%達到全田最大產量,相比對照增產12.59。中化21:15:16肥料表現(xiàn)更為穩(wěn)定,更省肥料。
3. 側深施肥在增產的同時肥料施用量較常規(guī)施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