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貴
芥藍,因“葉如藍(蓼藍)而厚”得名。據(jù)清代《嶺南雜記》考證,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出家前為獵戶,不茹葷血,以此菜與野味同鍋隔開,煮熟食之”,故又名“隔藍”。惠能說:“避難于獵人隊中,凡經(jīng)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wǎng),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嗅肉邊菜。”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古圣,故伴隨惠能度過艱苦生活,體現(xiàn)自覺修煉的芥藍,在廣東人心目中,具有與花之君子——蘭相仿的地位,稱之為“芥蘭”,說它“花似蘭花”而得名。
芥藍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類兩年生植物。它的莖粗壯直立,組織緊密,含水分少,表皮有一層蠟質(zhì),具有爽而不硬,脆而不韌的質(zhì)感特色。其菜薹柔嫩、鮮脆、清甜、味鮮美。傳說晚清大臣丁日昌最愛芥藍,任上海道臺時特地從家鄉(xiāng)揭陽帶去菜籽,至今上海、蘇州一帶還將芥藍稱為丁公菜。這一傳說雖然難以考證,但芥藍原產(chǎn)廣東,北宋蘇東坡貶居惠州時,在《雨后行菜圃》詩中寫道“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因此還是有些根據(jù)的。
芥藍的營養(yǎng)價值及食用效果
健脾胃 芥藍中含有有機堿,這使它帶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覺神經(jīng),增進食欲。加快胃腸蠕動,有助消化??鼘幨墙嫠{所具有的獨特的苦味成分,能抑制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起到消暑解熱的作用。
防秋燥 秋天很容易出現(xiàn)視力下降、眼睛干澀、呼吸道感染等,多吃芥藍能很好地預(yù)防秋燥和感冒。
抗癌 芥藍中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產(chǎn)物叫蘿卜硫素,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蔬菜中最強有力的抗癌物質(zhì)。蘿卜硫素是常見的抗氧化劑,在西藍花、芥藍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較為豐富。
預(yù)防心臟病 經(jīng)常食用還能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yù)防心臟病。從中醫(yī)角度來講,芥藍有利水化痰、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的功效。
中醫(yī)認為,芥藍味甘,性辛、苦,具備利水化痰,解毒祛風(fēng),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但是芥藍也有耗人真氣的副作用,久食芥藍,會抑制性激素分泌。中醫(yī)典籍《本草求原》就曾記載,芥藍“甘辛、冷,耗氣損血”。
芥藍是華南特產(chǎn)蔬菜之一,有“翡翠花簪”、“菜之貴族”的美譽。它以清香脆嫩見長,以炒食最妙,“玉蘭炒雞球”、“芥藍炒臘肉”、“臘鴨腸炒玉蘭”等都是珠三角傳統(tǒng)的家常菜式。把芥藍與煎魚餅一同切粒而炒,是為“炒魚松”。又可白焯,把幼嫩的芥藍莖加以白焯,在酒肆里可作“油菜”。也可將冰塊放在盤底,面層用保鮮膜蓋住,把焯熟后的芥藍攤涼后置于其上,加以冰鎮(zhèn),遂成碧綠、爽口、味濃、透心涼的“冰鎮(zhèn)芥藍”。
芥藍老則較硬,含纖維太多而不堪食用。一般以“齊口花”為衡量芥藍采摘是否適時的主要標(biāo)準(zhǔn)。當(dāng)主現(xiàn)蕾后,它的花球與最長的葉尖相平齊時,采摘最合適。芥藍微帶苦澀味,故需加少許食用堿水炟過,使芥藍色澤青綠,莖軟中帶爽。另外炒芥藍要放糖和酒,用糖掩蓋其苦澀味,用酒以增香。有人為保持色綠質(zhì)脆而用煮面條湯氽芥藍,殊不可取,因為堿味太濃會嚴重破壞營養(yǎng)成分。下面介紹四款芥藍時尚菜式。
蠔油扒芥藍
原料:去葉芥藍莖500克,高湯40克,蠔油15克,紹酒20克,食用堿水少許,姜末、濕淀粉、花生油、調(diào)味料各適量。
制法:把芥藍莖切成6厘米長的段,兩端垂直劃“十”字痕(深2厘米),放入清水中浸過(使之散開呈風(fēng)車形),然后轉(zhuǎn)入放有食用堿水、油的沸水中,焯熟,隨即用冷水漂冷,撈起,濾干。旺火燒熱鐵鍋,下油、姜末爆香,加入芥藍莖段,料酒,炒勻,加入蠔油、高湯、調(diào)味(糖要稍多些),用濕淀粉勾芡,加包尾油炒勻,裝盤。
特點:青嫩爽脆,形態(tài)別致。
清炒芥藍
原料:芥藍莖500克,老姜、精鹽、白酒、雞精、白糖各適量。
制法:芥藍洗凈,如果芥藍粗,用小刀在粗的莖桿上切出十字刀。鍋中放適量油,大火,四成熱,放入拍碎的老姜,炒香。加適量鹽,放入芥藍,蓋上鍋蓋。倒入白酒,繼續(xù)蓋著蓋子。待水分蒸發(fā)得差不多,聽不到噼里啪啦爆油聲的時候,翻動使所有的菜受熱均勻,加入白糖、雞精調(diào)味,待芥藍炒得軟熟之后,起鍋裝盤,即可供食。
特點:清脆爽口,鮮嫩清香。
香菇炒芥藍
原料:香菇適量,芥藍適量。
輔料:蝦皮適量,紅椒適量,姜適量,蒜適量,蔥適量。
制法:芥藍洗凈,剝?nèi)ダ先~,其它配菜一并洗好備用。芥藍切片、紅椒切絲。香菇泡發(fā)好洗去泥沙,切小片,姜拍碎切粒,蒜切片,蔥切粒。蝦皮用溫水洗一下。鍋燒開水將芥藍放入開水焯一下。撈出過涼水,瀝干備用;熱鍋放油,蒜片、姜粒爆香。放入芥藍片翻炒幾下,再放紅椒絲、香菇片炒拌均勻,放入鹽、少量白糖、料酒炒勻。烹入少量水稍稍燜一下。撒入蝦皮、蔥粒稍炒,加雞精調(diào)味,炒勻即成。
特點:清脆爽口,鮮嫩清香。
臘肉炒芥藍
原料:芥藍桿300克,臘肉50克,精鹽4克,蒜米5克,生抽適量,植物油30克。
制法:把芥藍頭部的皮去掉后切成長條洗凈。臘肉切塊。芥藍瀝干水分備用,把桿和葉子分開。鍋置火上加至六成熱時爆香蒜米,把臘肉放入小火煎炒一下,把芥藍桿放入翻炒,加入一小碗水燜半分鐘。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芥藍葉子放入鍋中翻炒,炒至葉子斷生熟透,淋適量生抽,即可食用。
特點:清爽脆嫩,臘肉醇香,誘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