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晉芳
遇見心目中的“焦裕祿”
■ 于晉芳
焦裕祿的扮演者劉鐵生在排演現(xiàn)場
從介休采訪回來已有幾日,再次翻開《焦裕祿》這個劇本,重溫這部有筋骨、有溫度的藝術(shù)作品時,采訪中的種種遇見又一次浮現(xiàn)眼前……
他,介休市晉劇團團長梁建龍。因為遇見豫劇《焦裕祿》時的那份熱愛、篤信,讓這位有情懷的團長毫不猶豫地決定將這部優(yōu)秀劇目移植回劇團。
他,焦裕祿的扮演者劉鐵生。由于連軸的排練,劉鐵生的嗓子已經(jīng)啞得厲害,一句“有一種緣分可遇不可求!”感動了我很久,我能體會到他這句話的分量。
她,介休市晉劇團知名演員羅秀蘭。作為戲曲人,因為遇見了心中的偶像,因為遇到了《焦裕祿》這么優(yōu)秀的本子,也因著對老本行晉劇的熱愛,她不計報酬也要參與其中。
還有,他,她……無數(shù)個為了晉劇《焦裕祿》默默奉獻的人們。
還有,我。因為遇見了晉劇《焦裕祿》,也好像遇見了一位“老朋友”。
(一)
2016年12月初,介休市紀委宣傳部主任李欣打電話來說,最近介休市晉劇團正在排練晉劇版的《焦裕祿》,這也是介休市在加強廉潔文化建設(shè)中,與當?shù)靥厣幕d體“同頻共振”,為全市的黨員干部奉獻的一道“廉潔”文化大餐。
豫劇《焦裕祿》聽說過,晉劇《焦裕祿》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一個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宏大題材是如何根落介休的?展現(xiàn)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介休市晉劇團如此的魄力來自哪里?介休市紀委以“廉”文化的視角“聯(lián)姻”鄉(xiāng)土文化,如何將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傳遞給全市的黨員干部呢?
……
放下電話后,一連串的問題縈繞耳際。
還是出發(fā)吧,帶著心中的疑問和編輯小裴踏上了開往介休的火車。
6年前,由介休市晉劇團排演的全省首部廉政教育晉劇《母愛》就獲得過社會各界的好評。連續(xù)在晉中及省城太原巡演90多場,受教育者累計達10萬余人次。這可以說是介休市紀委與介休晉劇團的首次“聯(lián)姻”。
《母愛》演出的成功,讓介休市晉劇團從被人們遺忘的角落里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他們一邊感受著《母愛》演出成功帶來的喜悅,一邊又在積極探索和發(fā)揚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精髓和內(nèi)涵,連續(xù)成功地排演了《介子推》《村魂》等優(yōu)秀劇目,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一道道“文化大餐”。
“這些年,我們沒有停下腳步,在完成一些商業(yè)演出和文化下鄉(xiāng)活動的同時,一直在尋找能直抵人心的好劇本。”梁建龍苦苦尋覓的“答案”,終于在2016年10月中國藝術(shù)節(jié)上“遇見”了。
作為從業(yè)多年的戲曲人,梁建龍當然能在淚水中分得清觀眾的掌聲是出于禮貌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他深深地被新版豫劇現(xiàn)代戲《焦裕祿》震撼了。劇情流暢自然,一氣呵成。人物形象的設(shè)計個性突出,立體感強,再加上服裝與舞美設(shè)計等藝術(shù)視覺上的沖擊力,一切的一切都打動著梁建龍??赐旰蟮哪欠N暢快淋漓,使他當即決定要為劇團爭取回這個好劇本。戲曲人的敏感特質(zhì)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就選定了焦裕祿的扮演者,當天晚上他就興奮地給師弟劉鐵生打通了電話。
“梁團那天晚上給我打電話,說劇團要排演《焦裕祿》,而且還讓我來演焦裕祿,這是一種莫大的信任,也是我今生最幸運的事情!”劉鐵生個子不高,但能感覺到他的神態(tài)里鎖著一份執(zhí)著。
(二)
“觀賞《焦》劇西安,夢回《母愛》巡演。心潮涌五味雜陳,往昔風光欲重現(xiàn),可憐人財短……”
是啊,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劇團,現(xiàn)在為了排練《焦裕祿》,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讓梁建龍夜夜難眠,情起時潑墨寫下《破陣子·排戲》。
榮獲“晉中市焦裕祿式好干部”稱號的介休市婦幼保健中心主任樊金榮聽說劇團要排演《焦裕祿》,主動來到劇團表達心意。
劇中2號主演李天喜,原介休晉劇團名演員,剛退休于晉中晉劇團。妻子岳守香身患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需要照顧,還有四歲的孫女也需接送上學。接到梁建龍的電話后,夫妻二人念及母團困難,岳守香強撐病體負擔起家庭重任,讓愛人李天喜回劇團參與排演。
介休市朗誦協(xié)會了解到劇團自去年11月18日開排《焦裕祿》以來,75名演職人員吃住在劇團,一天10余個小時的排練。為他們這種“焦裕祿精神”所打動,自發(fā)籌款為劇團購買了2000余元的生活物資。
導演高愛玲、主要配角朱俊奇、王朝花、王玉萍正在外參加活動,聽說劇團要排演《焦裕祿》紛紛表態(tài)愿意無條件回母團參與排演。
原劇團演員,現(xiàn)介休市愛舞藝術(shù)團演員郭雅玲,帶領(lǐng)16位舞蹈演員義務參與排演。
曾與介休晉劇團合作過的省晉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鐵梅、音樂唱腔設(shè)計岳永明,大同市晉劇院舞美設(shè)計左海軍、錄音師張玉龍,也都給予了劇團友情幫助。
在這個冬天,還有很多很多溫暖故事讓梁建龍一次次感動……
無論是劇團成員不計報酬的付出,還是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伸出的援助之手,在梁建龍心里都有一本“賬”。無論是會議室里聲聲入耳的對詞聲調(diào)唱聲,還是庫房里制作平臺叮當鳴響的道具制作聲,在梁建龍耳里,這就是由一根看不見的指揮棒匯集成的一臺激情澎湃的交響樂。這根看不見的指揮棒就是焦裕祿精神的再現(xiàn)。無怪乎他會激情四溢地大聲喊出:“一聲喚起同志,振臂呼應情愿。艱難困苦全砸爛,共撐頂風船,前途漸平坦?!?/p>
用焦裕祿精神打造精品劇目《焦裕祿》,展示戲曲人風采,待看唱念做打戲曲人?,F(xiàn)在,劇團里所有的演職人員,在梁建龍的帶領(lǐng)下,上下擰成一股繩,為了《焦裕祿》早日公演而努力奮斗著。這是一種底氣,一種氣魄,更是我們身邊鮮活的“焦裕祿”。
李天喜(左一)在排演現(xiàn)場
演高愛玲拿著反復修改過的劇本現(xiàn)場指導演員排演
(三)
那天,我們隨著介休市紀委書記劉世宏一起走進了劇團的排練廳。
第一場劇幕是在蘭考火車站,天寒地凍,大雪飄飄,外流的災民衣著單薄,風雪里蹲靠……
站在排練廳,當悠揚又不失激昂的旋律慢慢響起時,我的眼淚已經(jīng)開始打轉(zhuǎn)。聽到焦書記那一聲聲“鄉(xiāng)親們,鄉(xiāng)親們吶……”眼淚就止不地往下流。也就在那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以為離我很遠的“焦書記”竟然距離自己的心這么近。
我常常想,到底“焦裕祿精神”是什么,難道僅僅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有責任,有擔當嗎?其實“焦裕祿精神”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位老朋友,一面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鏡子”。經(jīng)過這么多年,可以說焦裕祿早已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了,只是我們常常會忽略這位朋友。如果你愿意花時間去觸碰他,和他聊聊天,甚至和他訴一訴衷腸,他都會給你最完美的回答。
記得那天,看完劇團排練的第一場后,劉世宏書記對演員們說:“我已經(jīng)被你們剛才的表演打動了,眼淚雖然沒有掉下來,但是一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催@部戲是對每個人靈魂的一次洗禮,我也相信這部戲一定會大獲成功。”轉(zhuǎn)身,他又對身邊的同志說:“接下來,我們應該分批組織全市的黨員干部來晉劇團觀摩《焦裕祿》的排練,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份久違的感動?!?/p>
我為劉書記的話大聲喝彩!這份“久違的感動”也解答了我的另一個問題:介休市紀委牢牢抓住“廉潔”文化這根主線,和晉劇團“聯(lián)姻”,在為廣大人民群眾打造“廉潔”文化大餐的同時,將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感動一點一點傳遞給全市的黨員干部。因為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份感動,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在這份感動中遇見這位“老朋友”。
離開劇團時,我再次回望懸掛在介休市晉劇團外墻上的那幅標語:“用焦裕祿精神打造精品劇目《焦裕祿》,展戲曲人風采待看唱念做打戲曲人?!蹦切涯康淖舟E時時激勵著晉劇團的每一位演職人員,因為他們心里都明白,作為戲曲人,這輩子有幸遇到《焦裕祿》這么好的劇本,不容易。
在這個冬季“遇見”焦裕祿,真美!
(責編:許樹坪)
介休市紀委書記劉世宏︵右三︶在看完劇團排演后與演員們親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