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今天,同事蘭姐告訴我:“你侄子真好玩,昨天不過問了我一些親子英語動畫片的事,居然給我發(fā)了一個168元的紅包?!蔽椅⑿Γ骸斑@是你多年來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教了他幾個小時,又給他資料,應(yīng)該拿紅包呀?!碧m姐愣了一下,看看我,恍然大悟:“他這風格像你,上次我教你找穴位針灸,你也硬發(fā)給我一個紅包。”是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懂得用錢,科學理財。
我爺爺一家收入不錯,但是卻極度節(jié)省,為了省錢,孩子都沒受過什么教育,自然也賺不著錢。我父親18歲開始在外面打工,有了收入后,開始研究起“用錢”的問題。他覺得家人落到如今的境遇,主要原因在不懂得合理用錢上。父親用賺的錢善待家人,學習技術(shù),廣交朋友,逐漸成為村里最有出息的年輕人。
父親總結(jié)了錢的幾大用途:用來善待家人;用于孩子的教育;用于學習,提升自己;用于感恩及人情;用于購買別人的寶貴經(jīng)驗;幫助真正有困難的人;理智地投資。父親說,錢用在這7條上,便是值當,其他的花費,都要謹慎。
我哥哥第一次高考失利,那時鎮(zhèn)上正建水泥廠,入股7000元就可以讓孩子進廠當工人,哥哥的很多同學都進了廠,父親卻把哥哥送到一位老教師那里復(fù)讀,還花了1000多元買回來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的復(fù)習筆記,這筆錢在當時看來非常奢侈。后來,哥哥考上名牌大學又去美國進修,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投資人,而鎮(zhèn)上的水泥廠早已倒閉,只留下一堆斷壁殘垣。
我大學畢業(yè)后到上海工作,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到處聽講座,提升自己,工資一部分用來維持生活,一部分用來投資。那時上海的房價還能承受,我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意識到房價會漲,于是拿出積蓄買了個二居室。后來我離開上海,那套翻了4倍的房子讓我在新城市衣食無憂,也為老公做生意提供了豐厚的資金。
仁者以財發(fā)身。真正懂得財?shù)赖娜?,知道用錢修身,用錢養(yǎng)道,不做錢的奴隸,而是借助錢來完善人生,提升自我。我感謝父親,這么高深的道理,他以家風的形式言傳身教,讓我領(lǐng)悟。
(從容摘自《女子世界》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