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瓊,幸 情
(高安市人民醫(yī)院,江西高安330800)
宮頸癌患者檢測血清癌胚抗原以及糖類抗原125的臨床意義
幸 瓊,幸 情
(高安市人民醫(yī)院,江西高安330800)
目的探討宮頸癌患者檢測血清癌胚抗原(CEA)以及糖類抗原125(CA125)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94例宮頸癌患者、70例宮頸良性疾病患者、50例健康對照者,所有研究對象均空腹采集血標本,離心取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進行CEA、CA125檢測。結果①宮頸癌組血清CEA、CA125顯著高于宮頸良性疾病組與健康體檢組(P<0.05),宮頸良性疾病組血清CEA、CA125顯著高于健康體檢組(P<0.05)。②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02、0. 787,其最佳診斷閾值分別為8.7ng/ml、39.1U/ml。③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準確度顯著高于CEA、CA125(P<0. 05),CEA、CA125、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血清CEA+CA125在宮頸癌診斷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25;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既往有諸多研究將血清腫瘤標志物應用于宮頸癌的診斷[1-3]。本研究即旨在探討宮頸癌患者檢測血清癌胚抗原(CEA)以及糖類抗原125(CA125)的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3月-2016年2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4例宮頸癌患者、70例宮頸良性疾病患者、50例健康對照者作為研究對象。宮頸癌患者均經宮頸組織病理活檢確診,其中Ⅰ期15例、Ⅱ期39例、Ⅲ期26例、Ⅳ期14例。宮頸良性疾病包括宮頸糜爛36例、宮頸息肉21例、宮頸肥大13例,宮頸癌組、宮頸良性疾病組均排除合并身體其他部位原發(fā)性惡性腫瘤,以及排除合并肝炎、肝硬化、肺氣腫、心包炎、直腸息肉、良性乳腺痛、潰瘍性結腸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影響血清CEA或CA125水平的良性疾病。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研究方法抽取所有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3-5ml,離心分離血清,取血清進行CEA、CA125檢測。繪制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方法如下。①建立數據表,設定3個變量:第1個變量命名為宮頸癌,宮頸癌組研究對象輸入1,宮頸良性疾病組、健康體檢組研究對象輸入0。第2個變量命名為CEA,輸入研究對象的CEA結果;第3個變量命名為CA125,輸入研究對象的CA125結果。②選擇分析、ROC曲線,在Test variable中導入CEA、CA125檢測結果,在State variable中導入宮頸癌診斷結果,將Value of State variable定義為1,選擇Display中的ROC curve,With diagonal reference line,Standard error and confidence interval等選項,點擊OK即可。
1.3 儀器與試劑羅氏Modular E170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其配套CEA、CA125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設置參數。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三組患者之間定量資料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兩兩比較采用Nemenyi法檢驗;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采用ROC曲線分析;CEA、CA125、CEA+CA125之間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特異度、診斷準確度比較采用配對設計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研究對象血清CEA與CA125的比較宮頸癌組血清CEA、CA125顯著高于宮頸良性疾病組與健康體檢組(P<0.05),宮頸良性疾病組血清CEA、CA125顯著高于健康體檢組(P<0.05),見表2。
2.2 血清CEA與CA125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分析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02、0.787,這兩個指標的最佳診斷閾值分別為8.7ng/ml、39.1U/ml。見圖1。
表2 三組研究對象血清CEA與CA125的比較(x±s)
圖1 血清CEA與CA125診斷宮頸癌的ROC曲線分析
2.3 血清CEA、CA125、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臨床價值比較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準確度顯著高于CEA、CA125(P<0.05),CEA、CA125、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特異度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血清CEA與CA125診斷宮頸癌的臨床價值分析[%(n1/n2)]
在女性惡性腫瘤患者中,宮頸癌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位[4]。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每年大約有50萬婦女確診為宮頸癌,大約有23萬婦女死于宮頸癌,由此可見宮頸癌已成為威脅婦女健康的重要殺手之一[5]。基于上述情況,宮頸癌的診斷及治療在臨床上就顯得尤為重要。既往諸多研究認為,細胞學檢查以及陰道鏡活檢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已獲得充分肯定[6,7]。隨著對腫瘤標志物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亦認為腫瘤標志物在宮頸癌輔助診斷過程中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CEA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胚胎抗原類腫瘤標志物之一。在生化特性方面,CEA分子量約為150~ 300kD,含糖比例高達45%~55%,屬于細胞表面糖蛋白家族,CEA分子結構與免疫球蛋白G的γ重鏈極為相似,因此亦有學者將其定義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員[8,9]。CEA升高可以見于多種良惡性疾病,其與宮頸癌的關系已逐步獲得了認可。王有法等[10]報道,宮頸癌患者的血清CEA顯著高于健康對照者,且隨著臨床分期的增加,血清CEA陽性率隨之增加,且宮頸癌患者治療后血清CEA較治療前相比顯著下降,因此CEA在宮頸癌的臨床分期、病情判斷、預后評估中有一定的價值。尹紅章等[11]報道,宮頸癌患者血清CEA顯著高于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患者、健康對照者,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患者血清CEA顯著高于健康對照者,且Ⅲ-Ⅳ期宮頸癌患者血清CEA顯著高于Ⅰ-Ⅱ期宮頸癌患者,因此血清CEA可以用于宮頸癌的臨床診斷及分期。
CA125屬于糖蛋白抗原類腫瘤標志物,其分子量>200kD,含糖量為24%。在臨床意義方面,傳統(tǒng)臨床常將CA125用于卵巢癌的診斷、臨床分期、預后判斷、復發(fā)與轉移監(jiān)測等[12]。隨著研究的深入,CA125亦用于宮頸癌的各個方面。楊悅等[13]報道,中晚期宮頸癌患者血清CA125隨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與治療前相比,血清CA125在治療后逐漸下降,多因素分析顯示血清CA125在治療后下降至35U/ml以下,其復發(fā)率顯著下降,因此治療前后血清CA125下降程度可以作為宮頸癌預測復發(fā)、轉移的依據。陳逸平等[14]報道,宮頸癌組血清CA125顯著高于良性腫瘤組、健康對照組,因此血清CA125可用于宮頸癌的診斷。
在本研究中,94例宮頸癌患者、70例宮頸良性疾病患者、50例健康對照者均接受血清CEA、CA125檢測,初步分析結果顯示宮頸癌患者血清CEA、CA125最高,宮頸良性疾病患者次之,健康對照者最低,各組之間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采用ROC曲線求得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最佳診斷閾值,并進一步求得血清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特異度等指標,結果顯示血清CEA、CA125單獨檢測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均較低、而特異度均較高,因此需要采用并聯(lián)模式對兩個指標進行聯(lián)合檢測,結果顯示CEA+CA125診斷宮頸癌的靈敏度均得到顯著提高,與此同時特異度下降不明顯。綜上所述,血清CEA聯(lián)合CA125在宮頸癌診斷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張偉.血清CA125、CA199和CEA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宮頸癌輔助診斷中的應用[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8):936-938.
[2]王靜,鄭群,余素飛,等.Logistic回歸聯(lián)合分類樹CHAID法建立SCC在宮頸癌中的輔助診斷模型[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8(11):761-764.
[3]王金華,鄭秀,陳麗紅,等.血清鱗癌相關抗原、糖類抗原125表達與宮頸癌臨床分期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5):1546-1548.
[4]王冰,郎梅春,雷紅梅.宮頸癌患者腔內放療合并局部真菌陰道感染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5,33(3):276-278.
[5]Di Felice E,Caroli S,Paterlini L,et al.Cervical cancer epidemiology in foreign women in Northern Italy:rol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prevalence in country of origin[J].Eur J Cancer Prev,2015,24(3):223-230.
[6]劉珂,鄒志寧,鄧瓊瓊.高危型HPV-DNA檢測聯(lián)合薄層液基細胞學對宮頸癌篩查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4,32(6):767-768.
[7]王翠蘭.探討TCT、HPV-DNA分型聯(lián)合陰道鏡在宮頸癌篩選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0):3509-3511.
[8]姚春紅,鄧建平.三種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6,34(3):365-367.
[9]許威.血清癌胚抗原、基質金屬蛋白酶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胃癌微轉移及預后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19(11):1982-1985.
[10]王有法.宮頸癌患者癌胚抗原與糖類抗原125檢測及其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3,10(1):69-70.
[11]尹紅章,章蓮蓬.宮頸癌患者血清CYFRA21-1、TPS、CA125和CEA表達的臨床分析[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5,23(20):3018-3020.
[12]孟雪云,石紅.HE4、CA125、超聲在卵巢癌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意義[J].大連: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
[13]楊悅,張翔,高永良,等.聯(lián)合檢測SCC-Ag和CA125對預測中晚期宮頸癌放療后復發(fā)轉移的價值[J].浙江醫(yī)學,2010,32(5):635-637.
[14]陳逸平,曹倩,徐克前.宮頸癌患者血清FOLR1、CA125和Hcy的測定及其意義[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32(7):1438-1439.
R446.62,R737.33
A
1674-1129(2017)01-0093-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1.030
2016-08-05;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