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園
終活筆記
◎悠園
說起我的公公婆婆,這兩位可一直是身體健康積極生活的模范榜樣。即便我們想回家探望,也往往因他倆各自都有活動而無法成行。上個周末終于回家給二老請安,飯后閑聊家常其樂融融。
餐后酒在進行中,公公喝著酒笑瞇瞇地來了一句:我已經(jīng)把墓地買好啦!語氣輕松得簡直像買了一個心愛的物件。緊接著,又拿出了一本裝潢相當高大上的本子,像一個小孩子炫耀新玩具一樣開心:我也買了終活筆記啦!
島國人民做事的認真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就連人生道路上的各個關卡也有自己的稱呼?!熬吐毣顒印焙喎Q“就活”,“婚戀活動”簡稱“婚活”,而走向暮年的老人,則有“終結(jié)活動”,簡稱“終活”。
面對死亡這件事,也許是根深蒂固的佛教影響,日本人似乎少了幾分恐懼,多了幾分從容。再加上“不給他人添麻煩”這個不二準則無時無刻不在約束著日本人,也有很多人會思考,當自己的人生走到盡頭時,希望親友家人不要因此方寸大亂,無法生活。
家人不幸離世,留給生者的不僅是悲傷,更多的還有混亂。我就可以想象如果我不在了,不要說存折房契,恐怕貓砂狗糧洗衣粉這些日常消耗品丈夫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看上去是瑣碎雜事,卑微得無法登上遺囑,其實這一件件一樁樁也是生活中的大事。
除此之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愛好,喜歡收集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如何處置逝者的寶貝,對生者來說也是一個煩惱。有思路有需求,就意味著有銷路。幾年前開始,被稱為“終活筆記”的本子悄然上市,設計價位不同,內(nèi)容大同小異。
比如貴重細軟的位置、各類賬單的支付賬號,沒有這些就無法生活的事項一定不能少。
其他的就可以發(fā)揮自由,養(yǎng)寵物的大約會為寵物指定個新主人,愛收集的也許要捐獻贈送,更不乏為自己設計葬禮的豪爽人士。任何有關自己身后的事情,都可以預先寫在這個終活筆記里,有了這個,生者想必也會踏實許多吧。
公公在本子里寫了什么我們無從知曉,現(xiàn)在也無需知曉。再沒有什么能比此時此刻的陪伴更重要。如果有一天,我們需要打開那個本子,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為他完美實現(xiàn)遺愿。
摘自《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