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晨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招生處,江蘇常州213164)
高職院校提前單招現狀分析與完善策略
雷晨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招生處,江蘇常州213164)
隨著高職院校提前單招試點院校日益增多和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考生質量參差不齊、考核方式缺乏科學性、招生成本過高、社會認可度低、人才培養(yǎng)方案陳舊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逐漸浮現出來。高職院校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完善招生政策、建立單獨招考聯盟機制、拓寬提前單招宣傳途徑、構建多維度評價體系、調整學生評價標準等策略,以充分發(fā)揮提前單招在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
高職院校;提前單招;對策
高職院校提前單招(以下簡稱“高職單招”)是完善高職教育分層分類入學考試的一項重大措施,是國家授權高職院校獨立組織考試錄取的一種形式[1]20。實行高職單招的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辦學情況單獨命題進行考試,參加考試的學生被目標院校錄取后,則無需再參加高考,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可以繼續(xù)參加高考。這一招生政策的實施,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為我國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毋庸置疑,這是推進招生制度改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大方向。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深化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提升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和辦學水平,江蘇省結合本省實際,不斷擴大高職單招試點范圍。2015年,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蘇春海在工作匯報中指出,要堅定不移地以改革創(chuàng)新引領招考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考試制度,實現“更高滿意度的平安高考”目標。2016年,江蘇省共有45所省內高職院校參加高職單招試點。然而,隨著高職單招試點范圍與招生規(guī)模逐漸擴大,一些問題漸漸浮現出來。為了提高高職單招的工作質量,為高職院校選拔合適的學生,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現實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以充分發(fā)揮高職單招在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
(一)考生學業(yè)水平整體不高
隨著高職單招政策的落實,近三年來,各高職院校的提前單招計劃招生數和報考人數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但考生的學業(yè)水平普遍不高。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思想認識上依然存在偏差,高職院校是他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其二,根據高職單招政策要求,學生一旦被目標院校錄取則不能再參加高考,這對那些想沖刺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極難抉擇,很多學生會放棄這一機會,希望通過高考進入本科院校;其三,報名參加高職單招考試的考生中,有73.1%的考生表示自己學業(yè)成績差,想盡快逃離枯燥緊張的高三生活,不想參加競爭激烈的高考。對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級新生的適應性教育調查發(fā)現,89.3%的提前單招錄取考生認為自己高中階段的學業(yè)成績處于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此外,我們通過訪談了解到,高職單招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考生學業(yè)水平偏低的問題,參加高職單招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明顯低于參加普通高考的學生。
(二)考核方式缺乏科學性
教育部《推進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引領職業(yè)教育科學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yè)教育要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出多樣化的選拔機制,完善“知識+技能”的考核方法[2]。由此可見,高職單招是與普通高考完全不同的新型人才選拔模式,旨在通過高職院校自主命題、考試,選拔出一批具有職業(yè)潛質和基礎素養(yǎng)的考生。當前,江蘇省的高職單招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省考試統一命題的文化考試+各學院自主命題的技能測試”;二是“各學院自主命題文化考試+技能測試”。由省考試院統一命題的文化考試,其考核內容受到傳統高考的影響,文化知識仍占較大比例,這對那些文化成績較低但有職業(yè)潛質的考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各高職院校自主命題的技能測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但是命題繁雜,選拔標準也不同,例如,面試時考生分組太多,評委評分時主觀性過強,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考試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公正性。這種自主命題的技能測試表面上注重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實際上讓考生疲于應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負擔,與高職單招的初衷相悖。
(三)院校招生成本過高
高職單招的成效是明顯的,它促進了高中生合理分流,緩解了高考壓力,擴大了高等職業(yè)教育生源數量,但帶來的負擔也是不容忽視的。高職單招沒有真正做到讓那些具備職業(yè)技能潛力和興趣的考生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學校,也未能實現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更難以真正達到合理配置生源的目的,反而在相當程度上加大了各院校的招生成本,且這種成本正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從招生宣傳成本看,各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招生宣傳時間集中在學生高考復習的關鍵階段,時間短,任務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宣傳工作的難度。再加上高職單招還處于摸索階段,影響力和吸引力不大,師生對相關政策和操作流程不熟悉,家長對政策了解不夠,從而造成宣傳效果不明顯,在無形中增加了院校的宣傳成本。從選拔考生各個環(huán)節(jié)花費的成本看,提前單招考試不具備高考那樣的固定模式和完善體制,從招生簡章的制定、提前單招的宣傳、接受考生網上報名、招生計劃的調整到提前單招考試工作的組織落實,每個方面、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招生院校單獨籌劃,需要院校內各部門協同參與予以落實,無法實現院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這些事務也加大了學校的工作量,增加了學校的工作成本。
(四)社會認可度低
受我國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認可存在一定的偏差,職業(yè)教育得不到社會應有的認可[3]。高職院校長期以來被貼上了“收容差生”的標簽,致使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進入高職院校就低人一等。學生報考高職院校的熱情不高,高級中學也不鼓勵學生報考,導致高職院校提前單招難以吸引到真正具有職業(yè)潛力的優(yōu)秀生源,絕大多數學生仍愿選擇高考這座獨木橋,只有在確定自己考不上本科院校的情況下才會去報考高職院校,因此,高職院校的生源絕大多數集中于低分考生。近幾年來,報名參加單招的人數多,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少,二者形成鮮明反差。為了完成招生計劃,有些高職院校往往對生源質量不做過多要求,即便如此,還是無法完成招生任務。此外,高職院校缺乏特色專業(yè)吸引考生報考,對提前單招學生的培養(yǎng)定位比較模糊,未能根據社會人才需求適時調整培養(yǎng)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高職單招的社會認可度。
(五)人才培養(yǎng)方案缺乏針對性
隨著高職單招招生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相關政策、制度逐漸完善。但是,對提前單招錄取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有91.2%的學生表示不了解學校制定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及實施情況,87.4%的學生表示進校后對自己的專業(yè)學習、發(fā)展目標感到茫然。大多數高職院校按照同樣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對兩類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并未對提前單招學生與統招生進行差別化培養(yǎng),從而導致提前單招優(yōu)勢不突出,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及潛質未能得到較好的挖掘與提升[4]。高職院校對提前單招學生的后續(xù)培養(yǎng)方案不完善、不健全,阻礙了高職教育提前單招的良性發(fā)展。若缺乏針對提前單招學生的有效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不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就業(yè)機會,實施提前單招、進行分層分類錄取的特殊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一)完善招生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各院校要根據自身條件嚴格控制招生數量,科學設置招生專業(yè),避免各院校之間出現搶奪生源之類的惡性競爭。對那些辦學實力強、聲譽好的高職院校,可適當提高其招生比例。其次,增加考生自主選擇院校的機會,比如:為了避免考生只能選擇一所高職院校,為考生提供按順序報考多所院校的機會;為了避免考生一旦被高職單招錄取便不能再參加高考,可以為考生保留放棄的權力。這樣嘗試報名參加提前單招的考生數量和質量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最后,高職單招的目的是提高高職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應該對有提前單招資格院校的招生數量和招生計劃實行嚴格監(jiān)控。政府要積極參與其中,自始至終對高職院校提前單招過程進行宏觀監(jiān)控,充分發(fā)揮政府部門對高職院校的指導與服務作用[5]。
(二)建立單獨招考聯盟機制,降低招生成本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提前單招考試的影響力,降低招考成本,高職院校之間需要建立單獨招考聯盟機制,以共同組織命題的方式進行考核。比如,可以將相近學科和相關專業(yè)的考核統一整合成綜合性的大類,聘請一批有經驗的專家按照程序組織命題,命題范圍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際情況。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實現高職院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經驗借鑒,節(jié)約招考成本;另一方面能夠實現考生的多院校選擇,有利于人才選拔??忌坏﹨⒓恿嗽盒B撁私M織的考試,其考試成績便可在聯盟院校間得到認可,從而增加考生選擇院校的機會和入學機會,實現院校與考生間的雙向選擇。高職院校間建立密切合作的招考聯盟機制,有利于打破各自為政的現狀,發(fā)揮各自的辦學特長和力量,達到共同促進、共謀發(fā)展的目的[6]30。此外,應該搭建自主招考資源共享信息平臺,考生報考聯盟內院校的,其報考信息可以實現互享,報考資格、考核成績實現互認和互通。這種自主招考模式能為聯盟院校節(jié)約招生成本,增強聯盟院校在自主招考方面的力量和影響力,促進高職院校自主招考的良性發(fā)展,完成高職院校對優(yōu)質職業(yè)技能人才合理的分流與選拔。
(三)拓寬提前單招宣傳途徑,提高招生效果
在網絡時代,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逐漸多元化,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多渠道提供招生相關信息。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在傳播信息方面的優(yōu)勢,如加強學院招生網站的建設,開設招生“微博”與“論壇”,進行網絡媒體的宣傳,使學生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有關招生信息;改進校園網和招生網站的設計,吸引考生及家長的眼球,內容要符合考生和家長的需求,增加專業(yè)前景、就業(yè)保障、地理環(huán)境、師資隊伍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介紹。同時,高職院校在宣傳過程中要展示辦學特色、專業(yè)優(yōu)勢及社會聲譽,以辦學質量吸引優(yōu)質考生,以服務質量感動考生。此外,高職院校要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資源,建立穩(wěn)固的生源基地。
(四)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構建多維度評價體系
要實現考核方式的科學性,必須做到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高職院校要科學制定并實施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多維度評價體系,將可量化的考試成績與不可量化的綜合素質有機結合,從而構建明晰的綜合評價體系。如果僅僅以量化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則失去了高職院校提前單招考試的意義。對于無法用分數來評價的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要采取多方面定性評估的方式,對提前單招考試考生進行多維度、立體化的綜合評價。如高中成績、學業(yè)測試排名、推薦信、個人陳述等,不能僅僅把考試成績作為錄取學生的唯一標準[7]。
(五)調整學生評價標準,量身定制人才培養(yǎng)方案
提前單招考試的學生與統招生相比,理論知識功底差,綜合能力相對較高,兩者各有優(yōu)劣,不能采用同樣的標準。課程教學和日常管理要針對提前單招錄取學生的特殊性,充分發(fā)揮他們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做到既有統一要求又能區(qū)別對待。因此,高職院校要針對提前單招錄取學生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努力做到“堅持全面發(fā)展,實施因材施教”,在制定科學的職業(yè)素養(yǎng)考核標準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學業(yè)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應根據不同的專業(yè)特點,采取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在深入研究和廣泛試驗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分析,從而建立合理、高效的提前單招制度,并對該過程的實施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管理,在貫徹、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基礎上,漸進地推廣和實施[8]23。
[1]賈非.各國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比較研究[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
[2]王文濤.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4):86-87.
[3]劉紅.淺淡高職教育招生制度改革[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11(2):37-39.
[4]梁藝瀕.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選拔機制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11(7):68-69.
[5]李軍喜,蘇志東,史小英.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問題的瓶頸及對策研究[J].大眾科技,2011(9):187-188.
[6]李波.重慶市高職院校單獨招考的實踐與反思[D].重慶:西南大學,2013.
[7]楊旭輝.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緣起與特點[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1(18):25-28.
[8]游小娟.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現狀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Status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Early Enroll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I Chen
(Admission Office,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Changzhou 213164,China)
With the increasing early enrollment experimental uni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expanding enrollment,candidates uneven quality,lack of scientific assessment methods,high cost college enrollment,low degree of social recognition and obsolet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have gradually emerged.It is necessay to take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enrollment policy,establishing a separate alliance mechanism,broadening ways of early enrollment,building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adjusting student evaluation standards,and giving full play to early enrollment in terms of personnel selection and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early enrollment;strategies
G717.3
A
1009-7740(2017)01-0083-04
2017-02-11
雷 晨(1981-),女,江蘇常州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招生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