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蔬菜雜志社 張麗琴 湖北天門市農業(yè)行政執(zhí)法大隊 彭少華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訪廣水市騰龍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夏齊江
長江蔬菜雜志社 張麗琴 湖北天門市農業(yè)行政執(zhí)法大隊 彭少華
騰龍合作社理事長夏齊江
這里是炎帝神農故里,5 000多年前華夏農耕文明在這片土地開啟;這里是編鐘古樂之鄉(xiāng),1978年出土的曾乙侯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這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讓小編產生過無數遐想。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的籠罩,有別于江城武漢的清冷包裹全身,讓這座令人敬仰的城市又平添了幾分神秘。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屬中緯度季風環(huán)流區(qū)域的中部,獨特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合反季節(jié)大棚蔬菜種植,2016年發(fā)展設施蔬菜生產面積4 200 hm2,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不斷涌現。其中位于廣水市蔡河鎮(zhèn)老虎崗村的廣水市騰龍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以下簡稱騰龍合作社)已被納入廣水市無公害蔬菜標準示范園、湖北省設施蔬菜標準生產基地,擁有33.3 hm2蔬菜基地,建有210個鋼管大棚,年產各類時令蔬菜1 000多t。理事長夏齊江40歲出頭,是位地地道道的農人,從事蔬菜批發(fā)、種植22年,可以說是業(yè)內的“老江湖”,采訪中他鮮少抱怨農業(yè)之多艱,而“如何做大做強”這個課題卻始終困擾著他。
事物的發(fā)展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用《周易》去解讀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定數”。夏齊江出生在一個菜農家庭,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蔬菜行業(yè)有著難以言表的情愫。18歲那年,他進入販菜大軍,在廣水從事蔬菜批發(fā)行當,專門為學校、工廠、超市和當地駐扎部隊等單位供應日常所需蔬菜,17年的堅守,讓他累積了海量的蔬菜市場信息,編織了稠密的銷售網絡,堅定了從事蔬菜行業(yè)的信心,也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創(chuàng)業(yè)基金。2012年夏齊江與當地其他4位志同道合的新農人一同創(chuàng)立了騰龍合作社,帶領105戶社員流轉蔡河鎮(zhèn)老虎崗村53.3 hm2土地,33.3 hm2種植蔬菜,20 hm2布局果園,重走以往需組織貨源的販菜路,編織屬于自己的農業(yè)夢。
《周易》乾卦第一爻,爻辭:初九,潛龍勿用。這個象隱喻事物在發(fā)展之初,雖然有發(fā)展的勢頭,但是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在騰龍合作社創(chuàng)建之初,夏齊江按捺住自己的雄心壯志,慎重布局,絲毫不敢冒進。以18萬年薪從山東聘請一流專家(夫妻2人),聯合當地6位技術員組成技術團隊,為合作社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廣水市所處位置臨近我國南北之間的天然地質分界線,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四季分明,因此設施蔬菜成為合作社發(fā)展重點:鋼管大棚210個,占地面積13.3 hm2;連棟大棚8個,占地面積2.7 hm2,確保四季有菜。截至記者采訪之日(2016年12月28日),已累計投入六七百萬元。
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經濟體系中,在國際強勢品牌的沖擊之下,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整體上還處于品牌弱勢狀態(tài)。夏齊江正在思考如何更快地提升品牌競爭力,更好地實現優(yōu)質優(yōu)價。他十分重視蔬菜品牌的打造,注冊了蔬菜商標“夏齊”,獲無公害蔬菜認證品種2個,綠色蔬菜認證品種5個,產品主要銷往廣水市各大超市、蔬菜批發(fā)市場、部隊、工廠、學校,因質優(yōu)價廉,受到用戶廣泛好評,年銷售額達三四百萬元。據夏齊江介紹,騰龍合作社的蔬菜產量遠不能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他名下的蔬菜銷售公司每年僅調運蔬菜的銷售額就有三四千萬元。也就是說再多10個像騰龍一般規(guī)模的蔬菜合作社,廣水市場也消化得了。究其原因,以廣水100多萬的人口總量,最少得有幾十萬畝的配套蔬菜基地才能滿足當地市民的蔬菜需求,而實際上廣水目前僅有幾千畝蔬菜基地,大量依賴外菜調入,如此現狀給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帶來了無限商機,但風險與機遇并存。
2014年騰龍合作社創(chuàng)建湖北省蔬菜科技示范園得到項目補貼40萬元,2015年創(chuàng)建設國家級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又獲項目資金50萬元。然而面對自然災害,人類有時是那么渺小和無助,正當合作社走上正軌之際,2016年7月突臨的一場大暴雨,使蔬菜基地全部被淹,損失慘重。受災后廣水市政府下撥10萬元,廣水農業(yè)局下撥10萬元救災資金幫扶廣大受災農戶,怎奈杯水車薪。大部分的損失只有夏總自己一力承擔,好在2016年蔬菜行情不錯,通過補種快生菜才略有彌補。問及蔬菜保險,夏總坦言:“沒有保險意識,面對自然災害也司空見慣,以前沒涉及種植業(yè)不知后果的嚴重程度?!彪S行的當地蔬菜管理部門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廣水市還沒有開辟有關蔬菜的保險業(yè)務及政策,不久的將來會密切關注并積極拓展蔬菜保險業(yè)務,為菜農解除后顧之憂。
搭架的黃瓜
騰龍合作社的蔬菜產品主要銷往廣水市,而當地的蔬菜市場需求夏總了然于心,如何安排種植品種及茬口都不在話下,可每年三四百萬元的銷售額,刨去各種成本后,利潤卻十分微薄。通過賬務盤點、田間地頭調研及市場分析,最終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一是種植管理不到位,因管理不當667 m2產量能達到3 000 kg的大棚,實際上只產2 000 kg,1/3的減產幅度應了一句名言“管理出效益”。二是合作社的勞務成本高企,種植成本中勞務支出高達80%,而高額的勞務支出并沒有帶來高效益,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人員管理,合作社長期聘請30個固定工人,每月2 500~3 500元的固定工資標準,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缺少激勵機制。四是品牌優(yōu)勢沒能得到充分體現,合作社以健康綠色為理念,采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施農家有機肥,生產的蔬菜品質佳、賣相好,但市場售價卻與普通蔬菜無二。
問及騰龍合作社的未來,前途和出路在哪里,夏總心中已有了規(guī)劃和布局。多渠道多途徑體現品牌優(yōu)勢,針對廣水當地用戶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做足做透當地消費市場;加強技術管理,在基地全面普及先進種植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計時工資為計件工資,體現多勞多得,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合作社效益空間;分析當地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特點,制定自然災害規(guī)避預案,增強御災能力。
萬事俱備,只欠修煉。幼龍原先潛藏于深淵,戒急用忍,待積累起足夠的力量后,才爬上地面,將萬物的生機普施天下。夏總說他現在的狀況就像 《周易》中乾卦的象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饼堯v合作社雖然還沒有完全成長為飛龍,但已經第一次顯現于世間了。只要懷著利于大眾之心,終會有所作為,并以德濟天下蒼生。
10.3865/j.issn.1001-3547.2017.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