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石牯塘鎮(zhèn)初級中學 江中波
在對學生“德、智、體、美”全方位的教育中,“德”是首當其重的。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改革正開展得如火如荼。自古行行出狀元,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一定的條件下成人、成才。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高尚的情操就成了學生成才的必要條件。
每個學生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把學生的個性挖掘出來并加以錘煉,延伸發(fā)展,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處。而當前的教育——特別是山區(qū)教育,不由得引人深思:打、罵、羞、趕、丟的方法始終給所謂的“后進生”蒙上一層拔不開的陰影。這種千人一面的腐朽的教育方法不但阻礙著教育的發(fā)展,同時也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既扼殺了學生發(fā)展的主動性,也使學生內(nèi)在的潛質(zhì)窒息而亡。
如果把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過程比喻成“蠶”的話,那么“一二齡”的學前、小學啟蒙階段就要求教師們具備“愛心、悉心” ;“三四齡”的初中高中是最容易出現(xiàn)“病狀”的,而且常常是些“牛皮癬”之類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耐心、恒心”。“一、二、三、四齡”都平穩(wěn)過來了,“五齡”的大學階段則可以“放心”。
然而,大量的資料證明,有不少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程度地受到畸形的教育。使“人才”成了“人材”,然而“才”非“材”,逼出來的“材”似乎總?cè)鄙冱c什么,總給人一種澀澀的感覺。
很多時候,我們常對學生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怨聲載道,束手無策,同時還給學生們扣上諸如“牛皮燈籠”“無藥可救”“山窮水盡”等名號。
我們很理解老師們的苦心,曰:愛才心切,嚴師出高徒,怎奈恨鐵不成鋼。于是教育學生的方式常常有不同程度的歧視和排擠,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禁地憂心忡忡。
其實,冷靜下來想一想,我們曾幾何時深入了解學生?曾幾何時關懷了學生?曾幾何時幫助了學生?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得到的往往不是老師的寬容和理解,而是“當頭一棒”。試想,這種“堵塞式”的教育方式怎能不讓學生背道而馳呢?因此,這樣那樣的問題不但得不到遏制,而且屢禁屢現(xiàn)。
總而言之,當前的德育工作難就難在“人”字文章上。縱古觀今,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中,“人和”是最富于變化的,蘊含的意義也是最深刻的?!叭恕弊治恼伦龊昧?,工作便會事半功倍,許多存在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做好“人”字文章呢?理解是橋梁,疏導是關鍵,師愛是源泉。
首先是愛人。感情是人際關系的“穩(wěn)壓器”和“調(diào)節(jié)器”。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思想上引導人,在學習上激勵人,在生活上關心人,做學生人生路上的導航燈。
我認為,宿舍是學生個性表現(xiàn)最突出的地方。老師們應該多去學生的宿舍走走,在了解學生同時也讓學生了解自己,善于向?qū)W生推薦自己友善的一面,讓學生時時處處都感到有“滴水之恩” 的存在。切勿因蠅頭小事就一臉的“包公相”,讓學生覺得老師們高高在上,難以靠近,又豈敢說朋友式的關系了。
其次是導人。老師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既要做一名好老師,也要做一名好導師。好導師可以感召學生,帶領全體;好導師還可以創(chuàng)造嶄新的學生世界,豐富學生的情感和陶治學生的性情。
古人云:得天下者必先得天下心。同樣,老師們要導人,首先則要導心,抓住了心才能導之有效。學生的思想要求做到因人而導,因勢利導,避免呆板化和簡單化,更不能盲目地訓斥。
事實證明,班主任育人這種育人方式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全員育人的育人理念已在實踐中初見成效。因此,我們要面對時代和形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各類型、各層次的人才。實踐證明,“牽牛式”的教育方法只會使德育工作一度陷入泥潭,寸步難行;“嬉牛式”的教育方法可使德育工作得心應手,事半功倍。舉個例子說吧,我曾教過這樣的一個學生:上課經(jīng)常穿拖鞋。幾經(jīng)教育無濟于事。最后,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自己也穿拖鞋來上課,學生看見了,說:“老師,你穿拖鞋上課。” “噢,我忘了,非常抱歉,請同學們把我的拖鞋扣下吧?!庇谑前嗌系募o律委員把我的拖鞋扣下了。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那個學生腳上穿著一雙嶄新的布鞋,問題就在這樣輕松的氣氛下解決了。
總而言之,老師要做“醫(yī)生”,順藤摸瓜,“摸清”學生的“脈搏”,弄清“病源”,才可以對“癥”下“藥”,方可“藥”到“病”除;老師也要做“演員”,善于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第三是帶人。帶人的宗旨是以小帶大,以點帶面。帶是以老師的言行舉止為載體,融合日常生活中包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獨具慧眼地選擇適合的切入點,最終使學生的思想強化,行為規(guī)范化,以達到品質(zhì)內(nèi)化。“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俗語云:欲速則不達,曲徑可通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方法只能治標不治本,有時還會使老師們防不勝防。無奈之下,不少的老師只好采取硬碰硬的方法,最終把學生逼上梁山,逼出校園,逼進了社會。
岳飛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焙捌粕ぷ樱蝗缱鰝€樣子。老師應以言傳身教感召教育學生。比如說,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老師們可在平時的課堂上身先士卒掃掃地,撿撿垃圾。又如,前不久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學生的跑操比賽,我一馬當先的做起了學生的領隊兼教練,并且?guī)ьI學生取得了很好的比賽成績,可謂無聲勝有聲。倘若言行不一,對人對己不一,就會失信于學生,“帶人”則無從談起。
總之,我們要給學生愛的世界,導的原則,帶的楷模。這樣,教育才會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