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燕
(廣西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柳州 545005)
高職《護理英語口語》課程教學設計研究
梁麗燕
(廣西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柳州 545005)
《護理英語口語》是醫(yī)學高職院校開展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的一門主要課程,研究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對培養(yǎng)具有較高英語能力的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探討了高職護理英語口語課程的定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問題。
護理英語;口語;教學設計
由于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一方面是國際護士市場出現了緊俏的行情,特別是歐美發(fā)達國家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后,形成了對護士需求新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國內護士市場與進入中國的外籍人士同步快速增長,而且對涉外護理人才的英語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必須熟練掌握護理專業(yè)英語和業(yè)務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從業(yè)的基本標準和必備質素[1]。但是目前許多醫(yī)學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傳統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在臨床護理職場環(huán)境下的這些工作需求。在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是培養(yǎng)實用型的涉外護理人才,適應國際化要求的一種教改嘗試。在高職護理專業(yè)英語教學中,應當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護理英語口語》必然成為一門核心課程。
(一)課程定位
護理英語口語是本校為了探索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嘗試把護理專業(yè)英語融入基礎英語教學而開設的一門專業(yè)選修課;開設于第二學期。學生在第一學期以學習和鞏固基礎英語知識為主,在此前提下,將學生引入護理英語的大門,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掌握較簡單的護理英語情景知識和交流技能。在護理專業(yè)英語滲透和過渡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從易到難的細化教學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
(二)教學目標
護理英語是專業(yè)性極強的行業(yè)英語,對學生本身的英語語言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水平偏低,護理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上也考慮到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護理專業(yè)英語聽、說技能,為他們今后有機會到到國外醫(yī)院、國內外資、合資醫(yī)療單位工作或出國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可以具體分為三個維度:(1)知識目標:學生能初步了解和掌握在主要的護理情景下涉及到的基本口語詞匯和句型;(2)能力目標:學生能聽懂日常護理英語會話和慢速護理英語節(jié)目,掌握其大意;能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進行基本的護理英語交際;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3)素質目標:學生能了解西方國家的護理臨床交際文化,具備多元文化意識,滿足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護理需要,更好地與患者溝通與交流。
(三)教學時間與教材
本課程共設置32學時,其中理論16學時,實踐訓練16學時。教材選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專業(yè)英語——視聽說分冊》。該教材采用系列情境短劇編排的形式,以實習生李梅為主角和她在醫(yī)院各主要科室的實際護理工作為基礎,通過錄像展現,使得課堂在情景中擴展、延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護理英語的興趣。同時各個單元對不同工作場景中涉及的臨床護理實用常用語進行了歸納,便于學生盡快掌握,學以致用??偟膩碚f,該教材難易適中、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滿足本校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方便教學。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本課程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護理專業(yè)英語詞匯,鞏固護理學基礎知識;能夠流利地用英語在主要的護理情景下與醫(yī)生或患者進行簡單交流,結合護理操作技能有效完成護理任務。有效性是教學追求的重點。
2.教學難點本課程涉及到護理專業(yè)詞匯較多,學生記憶單詞困難。教學條件有限,部分實訓課時不能安排模擬病房開展教學,護理操作會話的模擬主要靠學生按教材的對話范文死記硬背,語言組織不夠靈活;學生的語音語調生硬,難糾正。這些都是在教學實踐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3.解決方法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多關懷學生,鼓勵學生每天堅持專業(yè)英語詞匯的背誦;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會話練習盡可能安排在模擬病房進行,可進行分小組由不同的教師指導,保證學生人人都有足夠的時間開口練習。此外,教學團隊集體備課,與護理專業(yè)教師共同討論重點難點解決方法,實現課件和教案共享。
(五)教學方法
護理英語口語的教學主要圍繞涉外護理任務進行訓練,創(chuàng)設醫(yī)院門診和病房的模擬情境,以任務組織和實施英語教學,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訓練模式,幫助完成學生語言能力項目的訓練。選用教材中的護理任務主要包括:(1)導醫(yī)咨詢服務;(2)協助病人辦理入院手續(xù);(3)協助病人辦理出院手續(xù);(4)交代出院注意事項;(5)監(jiān)測生命體征;(6)給藥、注射、輸液;(7)內科疾病護理;(8)外科護理;(9)孕產婦護理;(10)嬰幼兒護理;(11)精神護理。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
1.任務驅動法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一種以任務為核心單位計劃,組織、實施第二語言教學的途徑[2]。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每一個教學過程學生都在完成任務,且語言的內容得以重視,語言的形式呈現多樣化。任務的設計具有真實性,符合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經歷和工作需求。我們將教學內容根據學生今后的護理工作情景設計出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課堂教學的過程;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不斷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這也使學生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情景教學法以主題形式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生動具體的場景,讓學生親自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3]。比如利用校內的模擬病房,利用病床、輸液器、血壓計等用物創(chuàng)設出一個真實的護理情景,對涉外護理知識進行講解和訓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到本校附屬醫(yī)院的相關科室參觀、實境觀看,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未來崗位工作的興趣,使他們能完全沉浸于全真情景中,在不同情境中實踐護理操作任務和進行英語口語演練。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往往是在模擬的場景中進行的,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景分別扮演醫(yī)生、護士或病人的角色,用符合語境和自己身份的話進行對話;當對話內容涉及到一些護理操作的時候,要求學生還同時能輔以動作使得對話更具有表演性。教師在課堂里要巧妙地把教材對話涉及到的關鍵詞匯和句型拋給學生,指導學生應該如何啟動對話、如何實現話輪的承啟和轉換、評價學生模擬角色表演的成功之處,避免不自然的交際用語和不恰當的護理程序。
4.案例分析法在學生學習并掌握了恰當的交際用語來實現醫(yī)患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鞏固提高階段聯系一些護理情景中的典型案例,如病人或病人家屬對治療提出的特殊要求、危急情況出現該如何恰當處置等等,把學生分成小組展開討論,激發(fā)學生運用英語語言和專業(yè)知識相結合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碰到專業(yè)性問題,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很樂于用英語認真地表達他們對專業(yè)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甚至在有疑難問題不能統一意見的時候,他們還會拿出專業(yè)課本或請教專業(yè)老師尋求答案,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專業(yè)和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這些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有效地實現課堂的教學目標。
(六)教學評價
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多元化考核。對于專業(yè)知識的考核可以采用期末筆試的形式,占30%;對于口語能力的考核則通過平時課堂表現(占20%)+期末口試(占50%)的形式進行考核。其中課堂表現又可細分為對話朗讀、小組討論、回答問題等方面??谠嚦丝疾閷W生在特定的護理情境下對話的能力,同時也考查學生對角色扮演是否自然、涉及相關的護理操作是否得當。多元化評價方式不僅能全面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尊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進一步推動有效教學[4]。
以教材第三單元的“Section B:Taking Blood Pressure”為例:測量血壓為例。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包括:(1)知識目標:掌握與測量血壓有關的專業(yè)英語詞匯和句型,鞏固與血壓有關的護理常識;(2)能力目標:能抓住關鍵信息,聽懂護患間測量血壓的英語對話內容,并能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與病人進行交流;(3)素質目標: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通過測血壓的操作訓練對患者給予配合指導來鍛煉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與測血壓有關的專業(yè)英語詞匯和句型,教學難點是模擬護患之間的對話進行測量血壓的實際操作。
(一)導入本節(jié)主題
激活學生在專業(yè)課程中學習過的血壓基本常識,如什么叫做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影響正常血壓的因素有哪些。教師可通過圖片、表格、提出問題、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自己先用英文進行表述,碰到生詞教師再進行補充。
(二)根據護士給病人測量血壓的聽力視頻內容設計出相應的聽力學習任務
通過選擇、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在第一遍視頻聽力過程里深入學習測量血壓的關鍵英語詞匯,如測量血壓的工具是sphygmotonometer(血壓計),測量血壓通常采取的部位是branchial artery(肱部動脈),正常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范圍。在聽后講解時教師可借用血壓計實物營造真實化、可視化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對關鍵詞匯加深印象。在解決了詞匯的基礎上,聽力學習任務難度上升到句型的層面。因此,在第二遍視頻聽力時則要求學生判斷句子正誤,尤其考查對測量血壓的方法是否正確這一關鍵內容的理解。
(三)具體教學過程
為了能有效模擬護士給病人測量血壓的會話溝通,教師在組織口語練習前可讓學生再觀看視頻,并讓學生記錄下有用的句型,如let me take your blood pressure.Please roll up your sleeves.Please lift your arm a little so I can put on the blood pressure cuff.等。在第一次課操練的時候,先要求學生把操練的重點落實語言表達上。課堂上讓學生自行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設計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故事背景和角色,編寫護士給病人測量血壓的對話內容。課后讓學生做好充分的表演準備。下次課要求學生運用道具,每組派出優(yōu)秀代表運用熟練的口語表演對話,融語言、專業(yè)、趣味為一體,由模擬逐步走向真實。
(四)教學效果評價
這是教學設計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皩W生先互評,教師再點評”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內容包括英語表達是否流利、角色扮演是否到位和專業(yè)英語詞匯使用是否正確得當等。讓學生參與互評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并且更認真地對待小組活動,增強團隊協作的精神;教師作課堂總結點評,對基本句型的掌握和靈活應用的情況、表達流利程度、測量血壓操作的細節(jié)等提出改進意見。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就是教學的“預”,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前導和定向的功能,是教學目的的具體預演??梢哉f,教學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成敗。好的教學設計是保障教學過程順暢、教學效果良好、順利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關鍵要素[5]。護理英語口語是高職護理英語教學的主要課程,對其展開教學設計研究對于提高護理英語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較高英語應用能力的高級應用型護理人才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黎輝,當前涉外護理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學報,2008,(03):45-46.
[2]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3:480-482.
[3]牛筱婷,高職涉外護理專業(yè)英語口語教學的初步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892-893.
[4]張玲文,高職導游英語教學設計研究[J].赤峰教育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09):96-97.
[5]谷志忠,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10:73.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Oral English for Nursing
LIANG Liyan
(Guangxi 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5,China)
“Oral English for Nursin”is a major course in ESP teach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methods,difficult points and so on,which will have significance for cultivtinginternational nursingtalents.
NursingEnglish;oral English;instructional design
G712
B
1671-0517(2017)03-0027-03
2016-12-12
梁麗燕(1982-),女,廣西貴港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護理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