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鴻
(呂梁教育學院,山西 呂梁 033000)
美國神經(jīng)學專家保羅·麥克里恩提出“腦的三位一體”假設(shè),他設(shè)想人類顱腔內(nèi)的腦有三個腦組成。分別稱作:1.新皮質(zhì)或新哺乳動物腦,即理性腦;2.古哺乳動物腦,即邊緣系統(tǒng);3.爬行動物腦,即腦干和小腦。這三個腦代表著人類不同的進化階段,按照出現(xiàn)順序依次覆蓋在已有的腦層之上。稱其為“人腦的三位一體”構(gòu)造。每個腦通過神經(jīng)與其他兩個相連,但都擁有獨立的系統(tǒng)分別運行,各司其職。
1.爬行動物腦,舊皮質(zhì),又稱原始腦或“基礎(chǔ)腦,”包括腦干和小腦,是最先出現(xiàn)的腦成分,在爬行動物腦的操控下,人與蛇有著相同的行為模式:呆板、偏執(zhí)、沖動、多疑妄想,如同“在記憶里烙下了祖先們在蠻荒時代的生存印記?!睙o休止地復制著相同的行為方式,從不會從以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這個大腦控制著身體的肌肉、平衡與自動機能,而且一直保持活躍狀態(tài)。
2.古哺乳動物腦,即邊緣系統(tǒng),可以稱作舊大腦皮層或中間腦。位于邊緣系統(tǒng)的古哺乳動物腦,與情感、直覺、哺育、搏斗、逃避,趨利避害以及性行為緊密相關(guān)。當這部分大腦受到弱電流的刺激,多種情緒(恐懼、歡樂、憤怒、愉悅、痛苦等等)便會滋生。此大腦是孕育情緒、注意力和情感(情緒主導)記憶的主要溫床。麥克里恩提出:教條化、偏執(zhí)狂、自卑感、對欲望的合理化等行為傾向,都能在邊緣系統(tǒng)中找到生物學基礎(chǔ)。
3.新皮質(zhì)或新皮層,即高級腦或理性腦,它幾乎將左右腦半球全部囊括在內(nèi),還包括了一些皮層下的神經(jīng)元組群。腦皮質(zhì)具有高級認知功能,麥克里恩將腦皮質(zhì)稱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母,抽象思維之父?!蹦X皮質(zhì)占據(jù)了整個人腦容量的三分之二,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右腦更多地決定了人的空間感、抽象思維、音樂感與藝術(shù)性;左腦更多控制著人的線性邏輯,理性思考與語言能力。
總上所述“人腦的三位一體”構(gòu)造,說明人有三面性,完整人性包含三部分:爬行動物、哺乳類動物和人性。即人是集蛇性、猴性、人性的混合體。大腦是人的思想、情緒、行為的發(fā)源地。人性是思想、情緒和行為在各種環(huán)境中的綜合表現(xiàn)。
人腦的第一要務(wù)是保障人身安全,他本能的狀態(tài)就是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的,身體的,關(guān)系中的各種危險和潛在危險,標記危險,避免危險,所以人才會經(jīng)常后悔過去,擔憂未來,不滿現(xiàn)狀。
蛇的特點:冷血,謹慎機警,逃離危險,獲得自己的需求,只顧自己,不愛他人。不會總結(jié)教訓,沒有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不會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和感恩。
人在危機情景中,特別是在有關(guān)生命安全和生存的情況下,爬行動物腦一馬當先,操控著行為,呈現(xiàn)出蛇性的一面,沖動,兇殘,機警,敏感,不加思考,條件反射性的逃避或攻擊。
著名寓言故事《農(nóng)夫與蛇》生動而精準地描述了蛇性,人們都評價蛇太冷酷,太殘忍,不知好歹,沒有感恩之心。其實,蛇只不過是呈現(xiàn)了它的本能,當人處在危險中或內(nèi)心充滿憤怒,憎恨,恐懼和悲傷時也會呈現(xiàn)出更多的蛇性,像蛇一樣冷酷無情、偏執(zhí)、漠不關(guān)心、無動于衷、不加思考、不能換位思考,不知感恩,甚至恩將仇報。
曾經(jīng)的一個咨客,說她從母親去世后十年沒回過娘家,也沒和年邁的父親通過電話,提起父親,她有時毫無反應(yīng),有時不耐煩,甚至咬牙切齒,說出大不敬的話語:“老頭子愛活愛死,早死早了!”這一切太不符合常理,兒女怎么能對老人有如此反應(yīng)!肯定背后有不為人知的過往和傷痛。直到我給她做靜觀人生梳理時,她告訴了我在原生家庭的過往:她父親是個有知識,又英俊的男人。母親是個家庭婦女,從她記事起,父親一直很愛她,但是對母親不好,經(jīng)??吹礁赣H訓斥母親,母親常常一個人偷偷流淚。母親很怕父親,在她14歲那年,有一次父親把小三帶到家里,還呵斥母親去做飯,母親不但沒因小三之事與父親吵架,而且還沒反抗父親的呵斥,反而去做飯了。從此她就憎恨、厭惡父親。無論父親對她再好,她也無動于衷,沒有感恩之情。她即可憐同情母親,又嫌母親窩囊。這位咨客,沒去想父親如此對待母親背后究竟是為什么?也許有不可告人的事情曾經(jīng)發(fā)生過。但那是父母之間的事。而她對父親的行為反應(yīng),主體受爬行動物腦的操控,把蛇性的一面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爬行動物腦部分——蛇性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危險中保護我們。當我們碰到火,開水或其他滾燙的東西時,會不加思考的把手拿開,遇到飛馳的車子向我們駛來,或其他危險突發(fā)事件,都會本能的逃離。
有個姑娘說她要跟男朋友要決裂。問她為什么,她說在前幾天跟男朋友外出旅游時,發(fā)現(xiàn)男朋友是個置她生死不顧的人?!澳苷f說具體發(fā)生了什么嗎?”她說:“一天下午,我們在海灘悠閑散步,肩并肩有說有笑,突然后面駛來一輛沙灘車,男朋友如箭一樣把自己射到了一邊,一個箭步逃得離我老遠,不管我了。那沙灘車從我身邊駛過,濺起的沙子埋沒了我的腳。如果那沙灘車真的撞上我,我不是傷胳膊傷腿,就是傷皮膚,變成丑八怪。現(xiàn)在想起來,如果是在大馬路上,汽車撞上來,死的一定是我?!?/p>
“我們經(jīng)常看到或聽到有人為了自己的所愛,置生死于不顧,像電影《泰坦尼克號》里的男主角,為了心愛的女人寧可選擇犧牲自己?!闭f著看著她的反應(yīng)?!拔业挂膊幌肽信笥褳槲覡奚?他至少要提醒我一下或把我推開再逃吧,可他自己跑開了。如果結(jié)了婚,有一天遇到危險,讓他選擇,他肯定是保護自己犧牲我。越想越可怕?!彼f著眼睛有些濕潤?!芭耸菫閻矍槎?我這一生如果嫁給這么一個膽小怕事、自私自利、不顧我死活的人…”靜靜的聽著她的訴說,心中升起無比的悲哀,有多少女人基于電影、小說情節(jié),對比著自己的人生,然后感受著悲涼,體味著不被愛的孤苦。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咨詢師對她說:“姑娘,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輛車從你身邊疾馳而過,你會怎樣?你會先想想:我是躲呢?還是站著不動呢?”“我會馬上躲開,不會思考的?!薄叭缓竽?”“然后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心跳加速,腿腳在抖,全身出汗,感到非常驚恐后怕?!彼@樣說?!叭绻隳信笥押湍阍谝黄?你會提醒他或把他推開,你再躲開嗎?”她沉思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不會?!?/p>
我們每一個人,在遇到突發(fā)危機的時候,都會在完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本能地選擇躲開。這種行為,是對生命的安全保護,是我們的爬行動物腦——蛇性的職責,不在理智、道德和意識的控制層面。生活中,有很多事例,說明了人本能的蛇性使然,使得人們長久地陷入對彼此的怨恨和鄙視中,年復一年地在痛苦中掙扎生活。實際上,在突發(fā)危險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做同樣的事情——先顧自己,保護自己的安全,不管他人安危。這不是選擇,而是本能的反應(yīng)。人們由于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對人性的了解有局限。無知是大多人痛苦的來源,從而也造成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誤解和不必要的埋怨、憎恨、厭惡和傷痛。
后來那姑娘又問:“《泰坦尼克號》里的男主角為什么會舍己求人?”“那是因為船沉下去需要一段時間,不是突發(fā)瞬間沉沒,這種情況下,人腦的功能——高級腦也就是理性腦的部分被啟動了,使我們能夠做出自己不會鄙視自己,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他人的選擇?!?/p>
猴性的特點:自私、貪財好色,從無謙讓美德。是個極端個人主義者,有一次去動物園看到猴王把地上食物集成一大堆,自己把屁股坐上去,也不準其它猴子吃,吃不完的食物就藏在頰囊中,但絕不給其它猴子吃。有時為搶奪食物,互相追打、毫不謙讓。人類把吝嗇的人說成 “猴奸,猴奸!”猴王在性方面是霸道好色的。只要它需要,隨時隨地都可以和猴群的任何一個母猴發(fā)生性行為,不允許其它公猴占有它的后宮佳麗。猴性有極其殘暴兇狠的一面,在爭奪猴王位置時,把這一特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年青力壯的成年公猴嘗試著挑釁猴王,想霸占王位。當時機已到,這個力壯的公猴會與年老的猴王決一死戰(zhàn),而且必須把老猴王置于死地,避免它以后“東山再起”。想想我們?nèi)祟?有多少人為了爭奪位子,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滿足自己貪婪的心,受古哺乳動物腦的操控,猴性大發(fā),傷人害人,天理難容。監(jiān)獄里關(guān)押的罪犯,有多少不是如此鋃鐺入獄的?近幾年又有多少“老虎蒼蠅”不是貪財好色被打下馬的呢?
的確,我們太缺乏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不能夠清晰地面對自己的各種屬性。事實上,人在很多時候就像一只披了人皮的猴子,非常自私自利、隨心所欲、見異思遷。一位女士的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她說:她很鄙視男人。問她:“什么原因讓你鄙視男人,能告訴我嗎?”她說:“我父親是個又高又帥的中學教師,在我童年時代,家庭不富裕,父親在一所高中學校教書,星期天才能回家。每次回來,母親就把攢了一個星期的雞蛋和平時不舍得吃的白面拿出來給父親做一張烙餅。父親只顧自己吃,從來不分給我們兄弟姐妹吃一點,我當時小不理解,聽母親說父親身體不好。可等到長大一些,我對父親有了看法:他是父親,怎么能不顧孩子吃獨食!從此我就有意遠離他,鄙視他。可怎么也沒想到我嫁的男人酷似父親,令我討厭、惡心,難道男人都是這德性嗎?所以我鄙視男人?!蔽覇査?“具體是什么事讓你討厭、惡心、鄙視你的丈夫?”她說:“丈夫非常愛吃肉,每次吃肉菜的時候,他都把盤子里的肉挑著吃了,從不顧及我吃不吃。滿盤子里挑揀,讓別人怎么吃得下,再說這樣吃飯也太沒禮貌,太不雅了。”我問:“在飯店和男同事、朋友一起吃飯,他們是否也是挑吃盤子里的肉?”她回答“不是”?!澳闶潜梢暷腥?還是鄙視你父親和你丈夫”?她想了想說:“也不是所有男人?!薄澳阏煞蛱舯P子里的肉吃,對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找了像父親一樣自私自利、不顧及家人的男人?!薄澳悄惝敵鯙槭裁醇藿o他呢?”“他身材高大,英俊有才華?!薄斑@些特點變了嗎?”她想想說“沒變?!薄澳悄惆l(fā)現(xiàn)他是個極端自私的人,準備離開他嗎?”她聽這么問,一臉詫異,顯然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她說:“沒準備.”“那你準備懷著對他的厭惡、鄙視繼續(xù)生活嗎?”她陷入了迷茫?!澳闶欠窨梢源_定,在家庭里的每一時刻,你都把他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雖然你沒有挑吃盤子里的肉?!彼肓讼?不好意思地回答:“也不是?!?/p>
人常常給別人的行為上綱上線,都很少審視自己。如果我們能仔細地反觀自己的所有行為,就不難發(fā)現(xiàn),即使是和最親近的人在一起,大多數(shù)時候的選擇都是以自己舒服、自己爽快為第一選擇。而對別人的不滿,也常常只是因為別人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已。
我們常說,人很難經(jīng)得起誘惑。當然這里的人指的是動物性部分的人。比如,美味的食物對人有很大的誘惑,所以有冒生命危險吃河豚之說。而金錢和性的誘惑,對人是更大的挑戰(zhàn)。有多少人成了金錢的俘虜,為錢財入獄喪命。又有多少人在戀愛或婚姻中,頻頻出現(xiàn)第三者和婚外情,許多家庭的破碎,許多人自殘輕生,或傷害他人而成為罪犯。這些都與財和性的誘惑有很大關(guān)系。性的本質(zhì)只區(qū)分雌雄,從物種延續(xù)的需求來說,與異性發(fā)生性關(guān)系多多益善。所以了解了人的動物性,也許就不會把發(fā)生的一切都當作愛與不愛或?qū)ψ约旱氖『头穸▉斫庾x,而是看作人的“動物性發(fā)作”表現(xiàn)。這樣理解,就會減輕人的痛苦,避免悲劇的發(fā)生。那些一貫被動物腦操控的人,要經(jīng)常警醒自己注重做人的修煉,收斂對自己動物性的放縱。
“猴性”的另一特點是:非常在意和敏感自己在群體中是否被接納以及在群體中的地位,因為這決定著能否好好生存,自己的后代是否能夠延續(xù)。所以,我們對于別人怎么看自己,是否受人尊重,是否被接納,也非常敏感和在乎,當求而不得時,便感到非常痛苦。
人類是高級動物,有思想,有靈魂,不同于爬行動物和一般靈長類動物,人有著改變一切的能力。人性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臨危不懼,先人后己;關(guān)懷愛護他人,遵守社會道德,為了大家的利益犧牲自己。所以,用人性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人的動物性的行為舉止,想不失望,不痛苦,不絕望都難。
我們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動物屬性,用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用動物的標準去理解和寬容他人。因為我們每個人處在危機,情緒劇烈動蕩,疲憊或想要滿足自己急迫需求的時候,都可能蛇性大發(fā),猴性大發(fā)。事實上,每個人都做過“蛇”,也做過“猴”。每個人都是“蛇”,“猴”,“人”的三面體。在短暫一生中,都經(jīng)常在蛇、猴和人之間穿行。我們都沒有自己想象和希望的那樣完美。所以了解他人,接納和包容他人,我們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讓自己在人的狀態(tài)頻率高一些,時間長一些,讓自己人性的部分越來越多。讓自己在蛇和猴的狀態(tài)頻率低一些,時間短一些。讓自己動物性的部分越來越少,盡可能多些人的思維和行為,多幫助別人提高自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