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成
大體積混凝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經調查水泥水化過程中釋放的水化熱,是產生裂縫的主要因素。為了防止溫度裂縫的發(fā)生,必需控制混凝土在水化過程中溫度的上升,控制降溫速度,使混凝土的收縮比例減小,混凝土抗拉強度得到提高。在施工中應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進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為防止混凝土溫度裂縫發(fā)生,主要通過改進構造設計,合理配筋,控制表面裂縫的產生,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和若干道施工縫,混凝土施工可分段間隔澆筑和水平分層間歇等方法。減少每次澆筑長度的蓄熱量,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減小變形、防止裂縫的發(fā)生和開展。
如水池在池底板和池壁內設置必要的代替溫度應力鋼筋,在池壁轉折處和孔洞周圍等部位增加了轉角筋,墻體兩側對稱配置受力筋和分布筋,分布筋應加密,間距以100 mm為宜。水池底板底筋和面筋及分布筋均對稱布置,以防止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抗拉強度。
混凝土抗?jié)B性能的好壞不僅在于骨料的級配,更主要取決于混凝土的密實度,從配合比設計上采取以下措施。
抗?jié)B混凝土水灰比不應大于0.6,在保證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越小越好。如果水灰比過大,拌和混凝土用的水,一部分是水泥水化所需要的,另一部分是為改善和易性所需要的。若用水量過多,水灰比過大,多余水分蒸發(fā)后就會形成內部互相聯通的孔隙和毛細通道,降低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因此選定的水灰比值在0.6以內,以保證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
控制適當的水泥用量和砂率可保證混凝土中的砂漿的質量和數量,減少和改變孔隙的分布,提高密實度和抗?jié)B性能。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規(guī)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膠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20 kg,砂率宜為35%~45%。
混凝土所用的材料應符合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為保證混凝土質量對材料要求如下:
選用低水化熱和安定性好的水泥,選用低水化熱水泥,使混凝土減少升溫。水泥入場時應對出廠日期、強度等級、水泥品種、散裝倉號或包裝等進行檢查。
泵送混凝土用碎石,粒徑5~31.5 mm,碎石的含泥量不大于1%。
混凝土所用砂,采用中、粗砂為宜,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在混凝土中摻加少量煤灰或?;郀t礦渣,取代部分水泥,可改善混凝土的塑形和可泵性。粉煤灰應符合有關標準,并有出廠合格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骨料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拌制混凝土宜用飲用水,現場混凝土攪拌站應按批對砂和碎石質量進行檢查。砂和碎石的質量比較穩(wěn)定,允許定期進行檢查。
按照規(guī)范要求: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或推移式連續(xù)澆筑,應縮短間歇時間,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將層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層間最長的間歇時間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要求混凝土振搗密實,保證振搗的時間、力度、間距比較均勻,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將混凝土表面抹平。
澆筑時遇到強降雨天氣時,應及時在結構較為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終止混凝土澆筑。對未硬化的混凝土進行保護,不得讓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的混凝土表面。
為保證澆筑完成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并防止收縮裂縫的發(fā)生,須做好養(yǎng)護工作,保濕養(yǎng)護的持續(xù)時間不得少于14 d。延緩了降溫時間及速度,澆水次數應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的狀態(tài)。
干縮裂縫為表面性的,其走向沒有規(guī)律性,干縮裂縫產生的外因主要是混凝土養(yǎng)護不當,導致混凝土構件表面水分散失過快。而集中釋放的水化熱,造成混凝土內外收縮的不均勻。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避免上述因素的產生。
溫度裂縫是由于混凝土內部和表面溫差相差較大而引起,為了有效地控制溫度裂縫出現,結合實際情況可采取如下措施。
澆筑混凝土時應選擇較適宜的氣溫,天氣炎熱時不宜澆筑混凝土?;炷磷罴讶肽囟仍?0~15 ℃,入模宜控制在30℃以下??刹捎玫蜏厮當嚢杌炷粒瑢橇线M行預冷處理。
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和保溫,避免混凝土表面產生干裂。根據施工季節(jié)的差異可以采取不一樣的養(yǎng)護方式,夏季可以采用澆水和草簾覆蓋養(yǎng)護,澆水養(yǎng)護時應注意水溫的控制,以防混凝土表面溫度快速下降,澆水養(yǎng)護的時間一般不應少于14 d;冬季可以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材料,噴刷混凝土養(yǎng)護劑等進行養(yǎng)護。
混凝土澆筑時,任何一道工序都可能影響工程質量,現場施工人員和監(jiān)理工程師都要高度重視施工質量,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去施工。
總之,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應事先采取措施,主要通過改造構造設計、合理配筋和澆筑、加強養(yǎng)護方法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jié)B性能。
[1]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編.建筑施工手冊(縮印本)(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3:1-144.
[2] GB 50496—2009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規(guī)范[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9.
[3] 余地華, 艾心熒, 侯玉杰, 等. 天津高銀117大廈C50P8超大體積筏板混凝土配合比評價體系研究[J]. 混凝土, 2015(5):113-118.
[4] 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S].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1.
[5] 京紅, 梁鉦, 劉曉華, 等.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溫度監(jiān)測及裂縫控制[J] .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8, 31(2):106-109.
[6] 劉大陰. 超高層基礎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J]. 施工技術, 2015, 44:442-447.
[7] 郭勇, 劉杰.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成因、特點及控制[J]. 黑龍江水專學報, 2005, 32(4):91-99.
[8] 胡章貴.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成因與控制[J]. 中國科技信息,2011(4):78-79.
[9] 夏瑾紅, 黃家駿, 姚小軍.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防控措施[J].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38(4):437-440.
[10] 龔亮.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對策[J]. 山西建筑,2011, 37(19):82-83.
[11] 李苑.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J]. 建筑技術, 2006, 37(4):290-292.
[12] 李勝, 孫保沭, 王海龍.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與防治[J].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05(2):76-78.
[13] 薛禮兵, 王旭峰.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在實際工程中的控制技術[J].結構工程師, 2006, 22(4):86-93.
[14] 占文, 秦明強, 李進輝, 等. 某地鐵車站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溫度裂縫控制技術[J]. 鐵道建筑, 2011(7):57-59.
[15] 楊建東.某鐵塔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41(365):32-35.
[16] 李中國. 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監(jiān)理控制措施[J]. 項目管理與質量監(jiān)控, 2013, 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