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叫安鎮(zhèn)中心小學 陸賽珍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表明,當教學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時,就能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技能。《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用任務型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的任務活動的設計要盡量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
在英語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現(xiàn)實生活較為貼近的情景,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使學生在情景中運用所學的內容與別人交流,使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的樂趣,滿足他們希望得到成功的愿望的心理。
創(chuàng)設情景,可以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的情景,還可運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景和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的情景等。
如我們現(xiàn)在用的《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PEP),這套教材的內容都是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要求。小學英語的教材的這些特點,為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不同的學習內容來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家庭生活或學校生活的真實情景,讓學生既可以學到知識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教動物類單詞時,可以將教室裝飾成動物園,在門口掛著“ZOO”,在墻壁上掛著各種動物的圖片或是動物的小掛件,并將相應的單詞標在下方。告訴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來到了什么地方?先讓學生觀察教室并說出咱們現(xiàn)在是在動物園里,然后,再讓學生認一認圖片上或是動物掛件,看誰認識的動物最多!邊認邊學單詞,這樣就馬上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了。他們也就能夠很快的掌握動物的單詞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指出:“游戲是由快樂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才有過這樣的感慨。做游戲可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穩(wěn)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會提高,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可見游戲是英語教學的一種好的形式,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做游戲,運用得當就能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的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我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就在課前運用一個小游戲做熱身,激起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的興趣。體現(xiàn)了《英語課程標準》中的要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的游戲教學原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毙W英語課程標準也的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語言是最重要的工具,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興趣的積累和保持有賴于教師對教學語言的巧妙運用。好的具有激勵性的語言能夠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起到很好的激發(fā)和保持作用。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積極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事實可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這類教材還能更直觀的將所學的知識展現(xiàn)給學生,圖文并貌更有助于學生記憶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特別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使他們在運用英語與別人進行交際時,體會到運用英語的成功樂趣,滿足他們的渴望成功的欲望,教師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及時給于他們適當的肯定,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了。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指出,教學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地腦力勞動”。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一些學生們喜愛的表演活動,如短劇、啞劇、朗誦、唱歌、跳舞等導入或復習方式,以滿足學生們的這種好奇心和自我表現(xiàn)欲望。英文兒歌和小韻文朗朗上口,是小學生特別喜歡的活動之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節(jié)奏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和參與欲。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的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難看出,學生一旦對英語的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積極主動的將它學好的。因此,我在教學中就用到了游戲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法,和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積極巧妙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