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碧寨鄉(xiāng)天寧小學 郭 旭
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人。普遍學生感到寫作困難,談“文”色變,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果老師不及時醫(yī)好這塊心病,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半功倍。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平時也讓學生多交流,多參加各種活動,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
詞匯是文章的細胞?!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以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學生多讀多寫,否則將前功盡棄。要達到多讀的目的,除了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外,還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可以鼓勵學生到學校的圖書室借書;精心設計好“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訂閱書刊等,并號召學生踴躍捐書。平時用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效果,享受進步、收獲的喜悅。
讀是積累,寫是提高,只有讀寫結(jié)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要達到多寫的目的,我覺得首先培養(yǎng)學生寫好讀書筆記。我具體采用的做法是:優(yōu)等生可以寫出讀過的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錄文章中的精彩片斷、優(yōu)美詞句等;后進生則不同,他們只要能抄錄幾個好詞佳句就應該給予肯定表揚。
除此之外,還應在平時生活中捕捉大眾口語中的鮮活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本子上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就能出口成章了,再也不會無話可說了。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平時不注意積累材料,每到寫作文就搜腸掛肚,想不起來,胡編或抄襲。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得積累素材。平時可以多出去走走,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參與到生活中去,并以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這樣文章才會寫的有血有肉。
每篇文章都要有一個中心思想,作者都會對這篇文章產(chǎn)生一定的觀點,如果文章主題不明確,那么,證明作者觀點不明確。因此,還要建立一個“思想庫”。第一要善思。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這樣就能深入地看到本質(zhì),還要隨時記錄下思索的各種結(jié)論。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寫作來源于生活。除了要求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外,我還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注意和善于觀察,并把每天身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成為日記記錄下來。我認為寫日記是一種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好方法,對作文教學具有促進的作用。所以,我努力使學生知道寫日記的好處:
1.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2.可以為自己的童年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這樣學生們就由統(tǒng)一要求寫逐漸養(yǎng)成了自覺寫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了學生怕作文的心理。通過兩三年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在不斷增強,由此可見,寫日記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學生不僅要學會寫作文,還應學會如何進行自改,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寫作水平。首先,要教會學生使用修改符號。教師在黑板上做好示范批改,學生在下面批改。學會使用批改符號,為自改作文開辟了道路。批改的具體方法有批、改、增、刪、調(diào)、換等六種,對文中多余的、欠缺的、錯誤的內(nèi)容適當加以刪改、增補或調(diào)換,以使文章順有條理、符合要求。其次,明確修改步驟。首先是內(nèi)容上的修改,中心是否明確、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實、健康,中心材料是否切實、充分等。再次,從結(jié)夠上修改。開頭、結(jié)尾安排的怎么樣,過度、前后照應如何,段落劃分是否合理,結(jié)構(gòu)是否完整,層次清不清楚等等。最后,是文字上的修改。找出文中的錯別字、不規(guī)范的字及標點符號使用不當?shù)牡胤?,找出語句不通順的地方,或刪或增或調(diào)換順序改換掉用的不恰當?shù)恼Z句等。
我覺得給學生批改作文,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改。讓學生站在面前,邊改邊講。學生說出審題的視角,如何立意,材料組織等原來的想法,教師再一一思量,加以評析批改。這種改法,學生的思想受到的觸動將是深刻的,“有所謂”的態(tài)度將逐漸確立,主動改作文習慣也會養(yǎng)成。不能一一面改,就大膽放手,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安排兩名功底好的。一人讀,余者聽。聽一聽、議一議、改一改,集思廣益,教師再根據(jù)情況點撥指導。這樣,學生主體作用就能盡情發(fā)揮,有利于作文質(zhì)量的大面積提高。教師也可以把全班的作文改好,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評析批改情況,體味教師用意,再提出不同的看法。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達到二次批改的目的。
不斷地給予學生鼓勵、表揚,能使學生們產(chǎn)生自信,消除畏懼心理?,F(xiàn)在都提倡“賞識教學法”,我覺得很有道理,學生只有自己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充滿了自信,才會越做越好,反之如果你一味的批評打擊,使他們失去了自信,那么情緒就會越來越低落、越來越?jīng)]有自信。而在作文批改和講評過程中尤其需要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范讀”“發(fā)表”等激勵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好”的自信心,對那些問題較多的“劣作”也應該心平氣和的給予分析,不能全盤否定,而應該挖掘出其中的“閃光點”,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不少缺點,但也有優(yōu)點,只要不斷努力,多讀多練,認真去寫,就會有進步。這樣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提高寫作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方法可以各異,殊途能夠同歸。只要能貼近學生實際,讓他們樂于動筆,易于表達,說出真心實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總之,作文是記錄我們學習、生活、思想、情感各方面的一門綜合學科。我們只有寫好作文,才能妙筆生花,才能記錄下人生的每一段回憶、每一個點滴,才會讓生活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