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三江中學 曹素萍
“龍生九種,種種有別”。其意是:同一個祖先的后代,好壞優(yōu)劣是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是家庭里的天使,雖然天資上有好壞優(yōu)劣的區(qū)別,但對愛的渴望,對學習的渴求都象草木需要雨露一樣迫切。如果有一天,命運加以他們不幸,他們就會象折斷了羽翼的鳥雀,需要更多的理解、關愛與幫助。
第一次看到小玉是在新學期的第一天,晚自習時間。為了給學生們一個好印象,我特意在門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面帶笑容走進教室。同學們用期待而渴望的眼光打量著他們的新老師。我掃描了一下整個教室,目光停留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個女生身上:她披著圈曲的頭發(fā),穿一件無袖的裙子,一只腳伸出走道,腳上趿著人字拖,靠墻坐著,兩眼看著天花板。突然在心里生出一種厭惡,見過許多類似的學生,總是一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神態(tài),其實什么都不懂,就是扮酷,耍帥。為了掩飾自己的態(tài)度,我把眼睛轉向別處,開始與他們聊起高中生活的第一課……下課后,碰到他們班主任,我問了一下這個學生的情況,因為都是新生,班主任對她也知之甚少。
出于職業(yè)的敏感,后來幾天上課的時候,我都特別留意了這個女孩子,她的眼里似乎有一種讓人讀不懂的東西,想流露又刻意隱藏。不過表現(xiàn)的欲望很強,有一天我請了幾個學生到黑板上答題,她竟然很快地舉手了,我第一個把她請了上來。題目很簡單,但剛從初中上來的他們并沒有我想像中答得那樣完美。只是小玉的字寫得很工整,很女孩子的那種秀氣。我特別地表揚了她,她一直冷漠的臉色柔和了許多,淺淺地笑了。
后來幾天,她好象還是很喜歡表現(xiàn),斷斷續(xù)續(xù)地來和我說一些事。有一天拿來一篇日記讓我看,文章寫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父親因為身有重病,母親帶著值錢的東西走了,剩下一個無辜無助的她與父親共度艱辛。文章寫得并不是很好,但內容讓人心情沉重,我猜她筆下的主人公就是她自己。果然不出所料,她說,那就是她自己,不過她很快說,老師沒關系,我從來不哭,我什么都不怕。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母親就是那個轉身離去的背影,有與沒有都一樣。每一屆的學生里,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幸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經歷總讓人在明白真相后心酸不已。
從她缺少母愛的眼神里很難找到這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那種天真與活潑,他們普遍過早的成熟,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種不可替代的愛撫。一個缺少母愛的女孩子,連最起碼的傾訴對象都沒有,她的心里到底裝了多少委屈無法排遣,裝了多少喜悅無人分享。
入學后的元旦晚會上,小玉的一曲《小背簍》贏得全場陣陣熱烈的掌聲,小玉有著百翎鳥一般的聲音,對音樂也有著與生俱來的悟性。這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似乎為小玉打開另一扇人生的大門。經過專業(yè)老師考核,小玉正式成為一名音樂生了。音樂教師的肯定讓這個小女孩欣喜不已,也許很少有人這樣關注過她,也許她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有老師如此欣賞她。
家庭的不完整,常常會使學生的心理不夠健全,性格怪異。如果教育者再忽視了他們,就會使他會遭遇生活中的第二次更為不幸的事情。找到合適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方向,如同為折翼的天使找到一雙飛翔的翅膀。
相對留守兒童家庭來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為不幸。留守兒童的父母只是暫時地離開,通過電話網絡還可以不時與他們聯(lián)系,逢年過節(jié)還能與他們歡聚一堂,父母依然是自己的父母;離異的家庭則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了許多陰影,因為大人們總是在許多的爭吵打罵中才會走向離婚的道路,這爭吵打罵也成了他們童年最為深刻的記憶。離異后,父親或者母親也許很快就會成為別人的父親母親。年少的孩子怕黑卻寧愿晚睡,想訴說卻又隱藏真正的自己,會莫名的孤單,會有無法抗拒的恐懼感,不愛說話或者很愛說話……而這些正是他們缺少安全感的表現(xiàn)。
小玉就是屬于那種特別愛說話的那種,在穿著上也與其他學生有很大的區(qū)別,甚至讓人能在所有人當中一下就發(fā)現(xiàn)她。特立獨行的他們其實是想通過自己的與眾不同來掩飾內心的脆弱,同時獲得他人的關注,他們害怕自己被遺忘了。如果說老師會對某些學生產生偏愛,這也應該是情理之中了。一些處于弱勢的孩子,缺少關愛的孩子,老師自然對他們多一點愛,多一點偏心。
在小玉的印象里,父親一直與疾病相伴,她很小就承擔任起一個家長的角色,做著與年齡不相稱的事情。每天要不停地和躺在床上的父親說話,不停地做沒完沒了的家務,在她不停的動作里,包涵著許多心事,只有做事,她才會忘記自己的不幸。每個人都是從孩童長大成人,對親情的渴望與依賴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是多少的重要,而眼前的這個女孩子,卻用自己的無辜承擔了一切,幸與不幸。而現(xiàn)在,她可以用自己的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更讓她高興的是這是一個專業(yè)一種技能。
親情關系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有著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學生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往往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從而導致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調查顯示:監(jiān)護人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兒童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歌聲可以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地域,傳達與交流各自的情感。在專業(yè)老師的身邊,在音樂練聲室里,經常會看到一個弱小的身影,或專心傾聽,或深情演唱。小玉的用功,讓認識她的老師都交口稱贊。
離異家庭狀況最容易導致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也常常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不與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很難把自己的感情傳遞到孩子們身上,有時候孩子還會生出對他們的憎恨,認為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拋棄了自己,這種恨會伴隨他們很長時間,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的失衡,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所謂大愛無疆,學校班級這樣的大家庭如果能及時地給他們一點關愛,將給這些缺少溫暖的孩子帶來莫大的幸福,老師的一個問候,象對自己孩子一樣輕輕地摸一下頭,拍一下肩,也會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滿足。
作為老師,作為學校,應采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對愛缺失的孩子的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明示對孩子的愛與厚望,通過溝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當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誰也無法改變的時候,將來還需要繼續(xù)創(chuàng)造,讓每一個熱心人都來關注這些被折斷羽翼的天使。說出你的愛,溫暖被冷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