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市同心縣南安實驗小學 田蘭花
第一,近年來,音樂教育事業(yè)獲得迅速發(fā)展,教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被廣泛使用,普及電化教育是必然趨勢?,F(xiàn)在我們縣的各中小學、幼兒園電教設備齊全,所有教師都正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電教媒體的應用。
第二,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發(fā)展,但仍帶有很大的具體性。他們直接感知到的具體生動的形象,容易成為學習動力,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和需要,形成學習音樂的內在動力。
第三,根據學生生理發(fā)展特點,低年級學生是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的時期,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只有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把視、聽等多種感官綜合運用,發(fā)掘其內在的潛力,才能充分發(fā)揮感官的作用。
第四,著名心理學家特瑞赤拉(Treychler)在1967年通過大量的心理學實驗證實: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過視覺,11%是通過聽覺,1%是通過味覺,1.5%是通過觸覺,3.5%是通過嗅覺獲得的。人們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信息占從外界獲得的所有信息的94%,這充分說明人類的視覺和聽覺特別是視覺對學習的重要作用。
第五,運用多種電教媒體進行的電化教育又稱視聽教育,是利用高科技的現(xiàn)代視聽工具作用于人的感官,特別是視覺和聽覺器官,加強刺激,以增強表現(xiàn)對象的形象性、直觀性,使活動主體在興致勃勃的情況下主動接受它們所傳播的信息,這些形象可感的信息易于轉變?yōu)槿菀捉邮艿睦硇哉J識層面。
第六,現(xiàn)代教師大部分具備操作電教媒體的能力?,F(xiàn)代教育對教師素質有很高的要求,現(xiàn)在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經過各方面的學習與培訓,都具備了操作電教設備的能力,對電教設備能夠正確的使用,并能自己制作一些教學用課件,如投影片、錄象、動畫等。這為普及電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低年級學生識字少,直接讀記歌詞有很大的困難。如歌詞——太陽天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將太陽、花兒、小鳥、小朋友、學校組合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圖片理解記憶歌詞。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一節(jié)課都記不住的歌詞,現(xiàn)在用半節(jié)課就能記下來了。
學生以前聽音樂,就是聽個熱鬧,對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容一點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圖片,二者結合,就會使學生易于理解。
低年級學生對教師語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生在下邊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先讓學生對動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樣了。
每首樂曲都有它獨自的特點及情感,教師的范唱及講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唱錄音能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如節(jié)奏的快慢、樂曲的特點(聲音是歡快、是舒緩、是柔美、是詼諧……),范唱帶對學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導作用。音樂教學使用電教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
加強欣賞,聆聽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風格,感受音樂的強大表現(xiàn)力,激發(fā)聽賞音樂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在中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約占每學期總時數的25%,這是一個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樂欣賞、戲曲欣賞和曲藝欣賞等內容。在樂器欣賞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樂和西洋交響樂等;在民族樂器合奏中,又涉及到絲竹樂和吹打樂等5個主要樂種,在樂曲中,還涉及到古今中外幾十種樂器的音色等。如何獲得欣賞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學錄像帶。通過錄像,學生可以把樂隊演奏時的規(guī)模陣容,指揮的風格手勢,音樂的情感形象,樂器的音色特點以及演員的服裝道具,演唱時的動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聽得清清楚楚。
創(chuàng)造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題,是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對于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的教學目標上就有(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xiàn)。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是即興地做動作。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chuàng)作1~2小節(jié)節(jié)奏或旋律。)的要求。因此,利用多種方法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音樂是一門融思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學科,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學中,電教媒體能夠生動直觀地表現(xiàn)歌曲所描繪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具有豐富的美育因素,對深化音樂教學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種功能。音樂教學中的唱歌教學和音樂欣賞教學,根據歌詞等內容,雖然可以通過說教對學生進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凈化和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但遠不及設計繪制投影片后來演示教學內容及用錄像來指導學生觀看教學內容所獲得的效果好。
要引導學生學會從各種途徑獲得音樂知識。廣播、電視、磁帶、CD、網絡等傳媒都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己使用這些媒體來學習。因為現(xiàn)在這些媒體,已經普及到了每個家庭中去,是一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如果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那比起課堂來,將是又一片廣闊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