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第二小學 蘆國東
課外閱讀的天地原本是廣闊的,可謂“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世界上沒有的一切也在書里,把整個宇宙放在書里還有余。”敬愛的鄧小平爺爺曾說過:“飯可以少吃,覺可以少睡,但書卻不能少讀?!薄皶q如藥也,善讀可以 醫(yī)愚?!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學問的大氣、深厚是需要以廣博的涉獵做基礎的。古今融會、中西貫通、文理交叉,才有可能孕育出巨匠、大師,在功利化的藤蔓上是永遠收獲不到累累碩果的。一個人的心靈空間和人文視野,價值取向和精神歸宿,都是以此為基點發(fā)展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藉的世界,培養(yǎng)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學生九年的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興趣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樣,孩子們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對課外閱讀充滿熱情,就能取 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有了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產生“我要讀”的渴望,書讀的多了,知識就多,語文綜合能力自然就強,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十分重要。
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精神的殿堂。但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呢?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
孩子們往往喜歡觀看動態(tài)的、有聲有色的動畫片。在那里,孩子們可以在只關注故事情節(jié)和搞笑動作里激動著、喜悅著。那是不需要進行多少深層次的思考就可以帶來快樂和滿足的。慢慢的,孩子們便養(yǎng)成了關注表面,忽略內涵的習慣;養(yǎng)成了喜歡湊熱鬧,遠離思考的習慣,其心態(tài)也慢慢的浮躁起來。在他們看來,讀書,是一種多么枯燥無味的事情呀。他們不愿親近書籍,不愿走進書籍。在不得不讀書的時候,也只關注表面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是連表面的東西都沒有關注,只是 一種純粹的“念書”而已。因此,要引導孩子喜歡讀書,首先要消除孩子們的讀書浮躁心理。要讓孩子們像關注心愛的動畫片一樣,像凝視心愛的電動玩具一樣喜歡書籍,凝視書籍。然后引導孩子們從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濃厚的書開始閱讀。老師可以向孩子們介紹一些貼近兒童心理,語言描述貼近兒童語言的書,讓孩子們感覺到讀書的樂趣。從而,使他們能夠靜心閱讀,與書交流,汲取豐富的語言文字。
現(xiàn)在很多文章中都介紹了不少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方法,什么故事會啊,書報展啊,我覺得效果都不如親子共讀好。和孩子在同一時間讀書,和孩子讀同一本書,和孩子交流讀書的感受,這對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有著莫大的幫助。他會覺得他不是孤獨的閱讀者,在文字中艱難地行走,他會從和父母讀書后的交流中獲得比讀書活動本身能獲得的更多的知識、更豐富的感受、更多的心理快感。這些都會使他的讀書行為持久、多效。當他不愛讀這本書的時候,父母可以鼓勵他、用書中的趣味處吸引他(甚至可以只講一半把他胃口吊起來后就不再講了);而當他覺得這本書味道很好的時候,父母可以推薦給他更多的好書,為他打開更多通往美麗世界的大門。親子共讀這種父母的力量會使他愛上讀書這種休閑方式。
其次,培養(yǎng)閱讀興趣要注意對孩子讀書時間的控制。不要一開始就要求他要坐下來看半個小時,可以從10分鐘開始,一點點往上加,讓他漸漸能習慣這種安靜的活動。尤其是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閱讀的時間就要相對更短一些。但在閱讀的時候,不允許孩子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吃東西或者玩玩具,要全神貫注地投入。中途也不允許上廁所或者離開??梢宰尯⒆釉谶M行閱讀前把這些該做的都做完,以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專心的習慣對于不僅對培養(yǎng)閱讀習慣來說非常重要,對學習、或者做任何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yǎng)閱讀興趣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讀書內容的選擇上,要循序漸近,要符合孩子接受能力的發(fā)展。
其實孩子最初的閱讀,就像是我們讀一本法語或德語書一樣,是困難而艱澀的。因為那些抽象的文字對他們的閱讀與理解構成了極大的障礙,盡管他們具有比我們成人更強的模糊閱讀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絕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不可以操之過急的。
從一年級下開始,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文字更多些,或者故事更長一些的書籍。這時候孩子已經能夠讀得比較快了,除了讀童話故事類,還可以涉獵科學常識類的(如《藍貓?zhí)詺?000問》),讀一些成語或者寓言故事,他們也會很高興。培養(yǎng)得好的話,基本上連比較長的插圖版的注音讀物都會讀得很好。
從二年級開始,應該以看插圖版的書為主了??吹膬热莩藗鹘y(tǒng)的童話、神話、寓言等故事,還要增加成語故事、科學常識、生活常識、典故故事、名著故事(如《魯濱遜漂流記》《海底兩萬里》《環(huán)游地球80天》)等,閱讀的面更廣、內容也更長更豐富了。
三年級開始,就可以完全擺脫注音讀物,寬廣的閱讀世界將在孩子們的面前展開。這以后,鄭淵潔的童話、楊紅纓的童話、世界名著的口袋書……都可以讀了。
按照這樣的順序給孩子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再加上每天20~40分鐘雷打不動的閱讀作息時間安排(有條件親子閱讀會更好),那么,孩子讀課外書的習慣會很快地培養(yǎng)起來。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很愛看書,而且變得越來越聰明。
今天作為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語文老師,我看到我們的孩子很多不是樂于閱讀經典,而是沉湎于網絡游戲或者是手不釋卷于快餐讀物,我真希望他們能熱愛讀書,讓書韻飄香相伴他們一生!希望他們能走進經典作品,承傳古圣先賢的精神遺產!閱讀經典亦能使他們“腹有詩書氣自華”!讓他們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