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第三中學 張寶蘭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廣大教師竭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標。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發(fā)展振興的要求。在優(yōu)化課堂改革中,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鍛造各方面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滿足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引導學生體驗、質疑、探索、合作真正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結合自己多年來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備課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和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才能講出特色、講出個性。要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心中要有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合理的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來設置,備課離不開教材,更離不開課程標準的指導。要掌握好提問的時機,要有啟發(fā)性。這樣可以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有的教師憑經驗教學,常常把課標置之一邊。因而出現(xiàn)教學中隨意拓寬加深教學內容、拔高教學要求、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等脫離課程標準要求的情況。因此,必須認真研究課程標準,仔細領會課程標準要求,充分發(fā)揮課程標準在備課中的指導作用。備課時要明確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教師要心中有數,教師要做到手中有法(教法),胸中有書(教材),目中有學生。教師也要運用新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張揚個性。使課堂教學要求具體,更生動,措施更有效。
改變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啟發(fā)講解、實驗探究、自主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練習。但有一種現(xiàn)象不可忽視:相當一部分課堂只將問題當作組織教學的線索,主要教學內容仍由教師講解完成,就整個思維過程看,學生仍是被動的接受者?;蛘哂腥税褑栴}緊緊攥在手中,引導學生圍著自己的思維轉,看起來學生在積極思考回答,實際上被老師“牽了一回牛鼻子”。課堂的主角仍是教師。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每一個學生在每堂課都能有收獲。并且逐漸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有些問題要引導學生提,有些話要留給學生講,有些事要留給學生做。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分析問題,學會帶著問題去看書研究。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實現(xiàn)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處于主動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的一切,尊重個性差異。
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方法,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
置矛盾,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主動性。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谡n堂上教師要以平等、柔和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問問學生想知道什么,關注學生的起點,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
教師上課時的情緒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以情促知,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感想、敢說、敢問、敢做,勇于、樂于展現(xiàn)自我,從而保證學習活動順利、高效地進行。一節(jié)課一定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置身其中,教師在課堂上要扮演的是一個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教師應從“神圣”的講臺上走下來,參與到學生學習過程中去,盡可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與學生平等對話。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動力,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學得快、學得活,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高增加學習趣味。
在課堂教學中,要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嘗試,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有聲言語和無聲言語中都蘊含著關心、理解、賞識和期待,都可能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言語的恰當使用也可避免師生間的感情磨擦。教師良好的愿望,只有通過恰當的言語表達才能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并由此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同時教師不要用審視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要信任學生,賞識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給學生多一份理解和尊重,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苯虒W反思是教師根據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對自己的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進行分析和再認識的過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不容忽視教學反思工作。反思是教學的助推劑。為此,教師應自覺地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對所制訂的教學目標、設計的各種學習活動和運用的各種教學策略、評價方式以及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等有意識地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積累教學靈感,拓寬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只有堅持課后反思,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教學水平。我們相信不斷的反思、積累、改進、升華,我們一定會提高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