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第五小學 董麗平
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谡Z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痹诮虒W中,如何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途徑便是讓口語交際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真正喜歡的五彩斑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孩子們想說、敢說、樂說。在小學低年級的口語交際指導中,教師可通過以下途徑豐富學生的交際內容,進而在口語交際實踐中規(guī)范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凡是有人際交往的地方就可以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這是由母語學習的廣泛性決定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會給口語交際提供活水源泉。同樣,口語交際課亦可以反映生活的多個側面,成為學生走進生活、實踐生活的陣地。如《說說我的家》是一道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為內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播放歌曲《可愛的家》,讓學生邊聽邊唱,邊欣賞照片。接著我相機引導,揭示活動主題:我的一家。再引導學生從生日、屬相、長相、職業(yè)、愛好、品質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多方面說說自己的家人。小組互相交流,因為說自己的親人,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讓學生回想自己家庭中快樂的事,跟大家一起分享,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到家庭的歡樂和幸福。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可愛的家》背景音樂中布置展板《親親熱熱一家人》。此次口語交際,將豐富多彩的生活引入課堂,尤其是對學生來說,最親近、最輕松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家”的介入,能使心情完全放松,從而激發(fā)起他們交流的興趣與意愿。
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睘閷W生巧妙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積極地觀察、思考、想象,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
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 。小學生智能發(fā)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如第二冊語文課本中有“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的要求,教師把一只真正的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學生個個眼前一亮,隨著老師的相機點撥,紛紛舉手發(fā)言,氣氛非常熱烈。
運用電教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形象,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黃山奇石》這課時,將各種奇石制作成課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觀?!薄跋扇酥嘎贰钡让谰爸庇^再現(xiàn)在學生眼前,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最后讓學生當導游,并配上樂曲,把學生帶到了美的境界中。
通過學生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 ?!皟和怯眯蜗蟆⑸?、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語)對于那些內容有趣、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更能誘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第三冊看圖說話《小鴨子得救了》,在教學時,讓學生分別戴頭飾表演提著水桶的小熊、扛著竹竿的小猴、長鼻子大象救助小鴨子。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如臨其境,觀察、思維、想象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
為了強化口語交際訓練,教材訓練內容之豐,訓練形式之活,訓練方法之趣,訓練手段之新,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教師只要明確了教材的編排意圖,合理使用好教材,可以取得很好的訓練效果。
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边@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根據(jù)這段話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后,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如果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可以更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生活無處不課堂,口語交際活動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把口語交際的課堂“遷移”到廣闊的社會、美麗的大自然中,就會使口語交際活起來,使學生樂起來,并營造出一種輕松自然的交際氛圍。同時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觀察、想象及表達能力也能盡情發(fā)揮。 如《找春天》這一課中,我把交際環(huán)境設計為教室里——花壇旁——校園中——大自然四大塊。在教室里,我和學生共同贊春天、唱春天。說春天的小河,說春天的花草樹木,唱《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小雨》,然后看著課件贊美春天。走出教室,在花壇旁,我們一同看春天??创禾旖馉N燦的迎春花,綠盈盈的小草和迎風飄舞的柳條上黃綠色的小嫩芽。陽光下、花叢中,孩子們盡情地想像著、歡笑著,美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在校園中。我們拿出畫夾畫春天,讓學生一邊畫一邊與小伙伴交流,還可以互相評論一下對方的作品,共同分享彼此的快樂。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和評價美的能力。最后,給學生布置了作業(yè)——利用周末,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畫春天。回來時,要帶回一件春天的禮物給同學們看,講給同學們聽。把口語交際的空間拓展到無限廣闊的大自然,時間延伸到整個春天,將口語交際巧妙地落實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自然風光的熏陶與感染,啟發(fā)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一個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們心底流露。他們完全解除了束縛,言語變得更絢麗、更真誠,交往也更自然,從而使口語交際真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