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飛
[摘要]語文學科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領頭學科,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每個學生都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其語文成績達到及格線以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模塊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模塊 文言文 基礎字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0
在高中階段的眾多學科學習中,語文學科相對來說是最輕松的一門學科,由于這門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都是與學生之前的基礎彼此相關的,雖然高中語文知識相較于以前的語文學習更加深奧,但對學生來說,憑借以前的語文基礎對陌生的知識點也可以比較快速地理解。所以,在高中階段教師應該注重模塊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簡言之,就是將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在保障知識廣度的前提下,注重知識的深度,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學習探討語文知識。
一、閱讀模塊分為兩部分
將閱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讀,第二部分為寫,這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彼此關聯(lián)的。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見聞,同時為學生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而寫作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邏輯通順,更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性,文筆這種東西都是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的,每個學生的寫作手法及語氣表達可能都不一樣,這是一種內(nèi)在的修養(yǎng),需要不間斷的長期的訓練才能修煉好。
1.讀。就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及高考內(nèi)容大綱來分析,學生沒有機會利用大部分的課堂時間來閱讀,因為語文有很多的知識需要教師講解,不可能都把課堂時間拿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訓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安排,每周拿出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可以一個周閱讀,一個周記錄,這樣行成一個循環(huán)模式,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一個每周閱讀記錄的好習慣。具體來講,我國現(xiàn)階段的很多高中都實行全日制封閉式教學(當然有特殊情況,也有走讀生),學生在學校期間,自己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的途徑去獲得閱讀內(nèi)容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高考作文和現(xiàn)代文的考查趨向,幫助學生選取有益的閱讀素材,一方面是豐富學生的素材儲備,另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定期的讓學生接觸一些課外的文化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改善封閉課堂形式對學生思維的限制。
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一般都會給主要學習科目安排一天兩節(jié)的連堂課,方便學科考試或者是大模塊內(nèi)容的講解。對于語文學科來說,除了教師自己安排的評定性考試,其他時間完全可以用來進行課外知識的閱讀。從近幾年語文現(xiàn)代文的考查趨勢來分析,教師可以幫學生搜集一些周國平、龍應臺、莫言、余秋雨等作家的作品,讓學生對這些作家的寫作風格和其作品的情感主線有一定的了解。因為這幾位作家的作品精選集近幾年在語文考試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大,不是出現(xiàn)在小現(xiàn)代文中讓學生進行句子段落的分析,就是出現(xiàn)在話題作文的辯論話題中。所以,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去搜集一些以考試為導向的文章,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閱讀,提高對這些作家作品的認知程度。
2.記錄。這里所說的記錄就是在每個周的閱讀完畢以后,將有內(nèi)涵有深味的段落進行積累,甚至對積累的段落進行細致性的分析。分析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作者運用的寫作技巧,這些都是學生需要記錄的。除此之外,學生應該定期與同學或教師進行分享交流,防止出現(xiàn)題材的局限性問題。每個人在素材的積累上都可能不同,記錄的方法或是記錄的內(nèi)容都可能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些不同可以彼此借鑒,彼此交流,分享心得,從而加深對素材的理解,進而在應用這些素材的時候,能夠更加契合主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分組學習,即班級學生劃分為許多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性的合作學習。學生彼此之間互相合作,教師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笇?。這種分組學習的方式很適合閱讀模塊的學習,每一次通過不同的分組,學生對閱讀和素材積累就可以有不同的認識,通過別人的對比發(fā)現(xiàn),不斷改進,不斷精選,從而制作出符合自己寫作手法的素材本。
二、注重對文言文知識的拓展與補充
初中的文言文主要是要求學生對課內(nèi)知識有了解,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對課內(nèi)知識的理解,將其應用到課外知識的解答上。根據(jù)高中階段對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的時候,應該嚴格要求學生對課內(nèi)知識的背誦掌握,在確保課內(nèi)知識掌握牢固的基礎上,給學生適當?shù)耐卣挂恍┱n外的文言文的知識。比如拓展一些關于作者的信息,作者的其他作品,作者所處的朝代以及當時朝代的經(jīng)濟、政治狀況,根據(jù)作者所處的朝代,學生就可以大體了解到作者作品的情感主線。這樣在講解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系統(tǒng)的將文言文所涉及到的知識集中在一起,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以此培養(yǎng)出學生對文言文的感覺。當學生對文言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語感的時候,在考試時,對一些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的題目就會有一定的把握。同時,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感的時候,在面對文言文翻譯題時,學生對翻譯就會有一種敏感度,這樣學生文言文模塊的學習能力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nèi)得到綜合提升。
三、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積累
高中客觀題的考查一般包括字詞、成語短語、病句和標點符號等知識,這部分知識大概占據(jù)了三十六分。如果要保證語文總成績達到一百二以上,就必須確??陀^基礎題的成績在三十分以上,甚至三十三分以上,這樣在后邊主觀題的解答中才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對客觀基礎題的學習一般是呈波浪形變化的,學生在系統(tǒng)綜合訓練字詞之前,對字詞方面的知識一般很有自信,在做題時出現(xiàn)問題的幾率也很小。但是隨著字詞理解越來越多,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之前腦中已有的知識存在很多的錯誤,這時就需要教師開展實踐意義教學,根據(jù)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去學習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認知可能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通過這些改變不斷的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簡單來說,意義教學的本質就是知識的同化過程。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將已有的知識和未知的知識進行綜合的統(tǒng)一,在統(tǒng)一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出錯,客觀題的準確率也會忽高忽低,這就是基礎知識學習過程的特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成績情況,適當?shù)膶W生進行心理指導,讓學生了解,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只要走出這個艱難的過程,就會有很大的收獲,一定要確保學生對基礎知識學習的信心和耐心。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知識相對其他知識來講,知識的深度重于知識的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模塊教學和模塊系統(tǒng)學習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