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寬廣的形勢下,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也悄然發(fā)生著改變,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能勝任當前的教育教學。就目前而言,信息技術教學基本能普及到每個班級,教室里有一體機,教學非常的方便,有利于直觀生動的教學,加深印象增強記憶。課余的輔導也不需要老師再面對面的進行,打開視頻就可以再次學習。老師的備課授課方式,也不是一本教參打拼天下,而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yōu)化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條件下老師的教學思想觀念的改變
老師要對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有科學的認識,科學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加以運用。年紀偏大的老師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參過來了,學不學一個樣,他們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科學的一面,積極的一面,信息技術的運用是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是時代的潮流。不走進網絡就不知道網絡資源的豐富,只有走進廣闊的網絡世界,才知道世界原來這么的寬廣。夜郎自大坐井觀天就是最好的解釋。所以,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教學優(yōu)化的一面,全面改變自己的思想,積極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才是教學的出路所在。比如教學上古的神話傳說時,僅憑老師的講解和板書,很難讓學生全面理解這些神話故事的積極思想意義以及它們的文學價值?!熬l(wèi)填海”的意義就在于戰(zhàn)勝自然的精神力量,不在故事本身的過程如何。上課時有的學生就質疑,大海那么大什么時候才能填滿!同樣教學“夸父逐日”時,學生無法想象夸父是怎樣追逐太陽的,口才不好的老師很難把神話故事的神秘力量描述清楚,如果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把這兩則神話故事用動畫的形式播放出來,再借助百家講壇的名人的講解,學生就能理解看似短小的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力量了。兩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面前不知遜色多少倍,所以樹立科學的觀念,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二、信息技術條件下老師的備課方式的改變
記得多年前信息技術還不這么普及的時候,老師備課,一是靠經驗,二是靠教學參考書,三是靠其他老師的傳幫帶?,F(xiàn)在老師的備課,基本上靠的是網絡資源,打開需要的網站,下載需要的教學資源,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料,就可以了。如筆者在備七年級課文《漁家傲》時,通過上網查找,下載了一些幻燈片,下載了幾個視頻,經過加工組合,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這樣就徹底改變了學生先背誦然后老師再講解的教學模式,給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科學氣息。
三、信息技術條件下老師的教學行為方式的改變
十年前,大多數老師是一根粉筆,就能走進教室進行教學,因為那時候信息技術還沒有普及到每個班級,學校就一個多媒體教室,每周哪天誰上都有安排表?,F(xiàn)在每個班級都安裝了一體機,網也開通,教學十分的方便。筆者在教學《愚公移山》時,利用多媒體設計自己的教案,筆者徹底拋棄背誦翻譯做題的死板模式,根據學生的情況,共設計了三節(jié)課時,第一課時,把一些課文下面的音節(jié)或者是比較難認的音節(jié),利用幻燈片播放出來,學生根據音節(jié)自己去讀課文,同時在文中注音,這樣讀夠三遍后,筆者有意叫不同層次的學生讀課文,檢測他們閱讀的情況,然后再展示詞語的詮釋,根據詮釋的詞語,學生自己疏通課文的意思,無需老師講解,有的時候老師講解的很費勁,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第二課時就逐段分析課文,當然老師不能滿堂灌,還是設計一些問題,在理解問題的基礎上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人物情懷,理解愚公決心戰(zhàn)勝自然偉大精神的主旨。今天我們學習,就是學習這種精神,汲取精神力量。第三課時就給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網絡上搜索有關愚公的話題,進行分析和取舍,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上課內容就完全依靠信息技術來完成,徹底顛覆了陳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信息技術條件下老師的輔導方式的改變
十根指頭伸出來有個長短,學生不可能都是那么的優(yōu)秀,總有幾個學生在學習方面顯得非常吃力,如提出問題半天理解不透,書寫方面又臟又亂,格式方面沒有章法。面對這樣的學生,只有課余補習了,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輔導。老師把教學的內容,發(fā)布到學校的教學平臺上,或者是發(fā)布到班級的QQ群里,學生晚上下載下來繼續(xù)觀看學習,這樣家長和老師的輔導就在一條線上,因為理解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家長對句子的理解就和老師的不一樣,這樣學習越是吃力的學生,方法越多越不知道該學習哪種,反而啥都記不住。如作文,這是最讓后進生頭疼的事。老師把擬定的提綱,選材的范圍,運用哪些修辭手法,段落的布局,中心的提煉等要求,提供給家長,督促學生完成。
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教與學相輔相成,教學相長才是教育教學的長久之計。在新的歷史潮流下,與時俱進,改變自我封閉的思維模式,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是語文老師的歷史責任。
(許有榮 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第二中學 7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