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初中階段,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同時要求學生在熟練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漢字教學是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不但要會寫,會認,還要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能準確地領會其意義。這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我們教師而言,布置作業(yè)不能簡單地說一句把字寫會,意思記住。經(jīng)過多年的語文教學積累,個人認為趣味漢字教學能提升學生上課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一、從漢字的起源構(gòu)造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從繩結(jié)記事到刻契記事,從河圖洛書到倉頡造字無不流傳著漢字發(fā)展的美麗傳說。沒有漢字就沒有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國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全華人引以為豪的四大發(fā)明都是漢字這個偉大發(fā)明的衍生物,所以漢字是一切華夏文明存在的基石。
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我國先民就創(chuàng)造了舉世聞名的甲骨文。之后又有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最大功臣。我們的祖先用漢字書寫了難以計數(shù)的典籍,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拋開漢字作為文明載體的價值,漢字本身的魅力也是無與倫比的。書法藝術就是漢字逐漸演化而來的。如我國歷史上的書法大家,晉代王羲之,唐代柳公權、顏真卿,宋代的趙孟頫,近代的啟功等。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向?qū)W生傳授漢字方面的知識,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漢字的發(fā)展,漢字對中華民族、對世界做出的貢獻。也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漢字專著,激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漢字的興趣。
從漢字的構(gòu)成入手,漢字的構(gòu)成方式主要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另外還有假借、轉(zhuǎn)注等方法。我們常用的漢字大多是形聲字和象形文字。象形字在這里不多說,我們說一說形聲字。形聲字的構(gòu)成是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示意義或意義類屬,聲旁表示字的讀音。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關注漢字構(gòu)造方面的知識,使學生了解漢字構(gòu)造的規(guī)律,在學習上讓學生順著這個規(guī)律去掌握漢字、學習漢字,這樣學起來就容易得多,快得多,而且有趣味。例如漢字中所有帶“王”字旁的字都和美玉相關,所有帶四點底的字都和“火”有關,原來篆書寫四點底就是“火”。漢字中的“羊”字可是好字,相對于狼古代中國人更喜歡羊,“美”字就是以羊為代表造型的字。“日”字原來畫的就是一個太陽,“月”字畫的就是一個月牙,因為月亮更多時候就是這個樣子,而這個“月”字則大多與肉有關系。我們看到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它的來龍去脈,可以講清來源或分析出本來的意義及構(gòu)成的道理。很多漢字本來就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藏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二、從漢字的書寫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漢字是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生活的藝術和文化的沉淀。規(guī)范、端莊、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應具備的一項語文基本功。開展好漢字書寫教育,使學生正確掌握漢字的字形和書寫技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對于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寫字的評價,要考察學生對于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莊、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暢、美觀。同時,寫字教學本身就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書寫,培養(yǎng)學生正確書寫規(guī)范漢字能力。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jié)構(gòu),要求學生規(guī)范端莊整潔地書寫。在我們當前的教育教學評價中,卷面的書寫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比如近幾年試卷中出現(xiàn)的卷面分,可以說是對學生最直觀的評價。因此,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解、示范、臨摹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漢字書寫的練習。而且練字要有計劃,要有目標,要持之以恒。讓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快樂,努力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利用社會資源,通過觀看各種書法展,與書法家交流,來增加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漢字教學從方法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加強漢字教學也應采取一定的方法。下面是我在進行字詞教學的過程中用的一些方法,與大家交流。首先,讓學生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課文及生字詞,閱讀課文,勾畫生字詞,給不認識的字拼音并組詞。其次,在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詞,明確學習字詞的目標,然后檢查預習效果。再次,安排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聽寫,老師批閱,講評,加深學生對漢字的掌握。第四,讓學生做好生僻字、混淆字的整理,并作為一個重點內(nèi)容常翻看,常記憶,直到熟記于心。最后,開展一些字詞方面的活動,如漢字聽寫爭霸賽、我為漢字找居室、讓漢字緊隨我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讓識字教學活起來,有趣起來。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發(fā)揮好老師的指導作用,從漢字出發(fā),從教材出發(fā),從學生的認知出發(fā),遵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力爭在最少的時間內(nèi),用最合理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牛曉東 甘肅張掖甘州區(qū)龍渠中心學校 73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