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春彥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民醫(y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倫貝爾臨床醫(yī)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術后疼痛患者護理管理探析
戚春彥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民醫(y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呼倫貝爾臨床醫(yī)學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患者的疼痛屬于患者主觀感受,更是一種患者機體不愉快情緒體驗。通常情況下,疼痛會伴隨著潛在或者現(xiàn)有的組織損傷。疼痛就是患者的痛反應和痛覺,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痛苦,血壓升高,焦慮不安,煩躁,出汗等等[1]。疼痛會對患者機體整體或者局部功能產(chǎn)生嚴重影響,此外,疼痛還是人體一種十分強烈的應激因素,更是具有保護性的防御反應。在外科手術后,患者普遍存在疼痛感,尤其是住院患者,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或者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術后疼痛已經(jīng)成為最為顯著和突出的問題。本文就探析術后疼痛患者護理管理,提出護理管理的有效措施。
外科;術后疼痛;護理管理;健康宣教
術后疼痛屬于人體對于組織修復和損傷過程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疼痛具有復雜性,幾乎所有守護患者均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伴隨著近些年來臨床研究工作不斷深入開展,人們對于外科術后疼痛的處理、護理以及產(chǎn)生機制均產(chǎn)生了很多全新的認知。在開展臨床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疼痛已經(jīng)成為第五大生命體征,僅次于體溫、血壓、呼吸、脈搏之后[2],因此,術后疼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術后疼痛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和情緒,還會增加患者對于止痛的依賴性,十分不利于患者組織康復。有研究表明[3],術后疼痛能夠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在護理工作中,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下面就對術后疼痛患者護理管理進行探析。
手術對于患者來說十分重要,通常情況下,患者會將手術看作不幸和挫折,這便導致手術對于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十分嚴重的影響。一旦確定了患者的手術日期和時間,護理人員要盡快為患者介紹手術的相關情況,比如手術操作醫(yī)生、手術注意事項、手術步驟等等,還要指導患者減輕自身心理壓力的具體方法。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具體想法以及心理反應等進行密切的觀察,告知患者開展疼痛評估工作能夠有效、準確的幫助患者了解實際疼痛程度,使患者明確疼痛所可能產(chǎn)生的諸多不適感,比如鈍痛、燒灼感、壓迫感以及隱痛等[4]。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告知患者術后可能會進行引流,為患者講解引流的必要性、引流的時間、引流的目的,告知患者引流以后,身體部位會出現(xiàn)的疼痛感,為患者一一、具體講明體位變化可能會誘發(fā)的疼痛感。目的在于提升患者的依從性,縮短患者康復時間。
針對疼痛的控制與緩解,使用藥物進行止痛治療是最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護士應當對相關的藥理學知識加以掌握,認真研究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以及疼痛性質,針對原因明確的術后疼痛,應當采取必要的預防性用藥,在疼痛情況尚未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時即可以定時定量給藥,防止疼痛加劇。在用藥過程中,護士應當對病情加以觀察和注意,確保用藥正確,對于用藥后對于相關鎮(zhèn)痛藥物的療效與不良反應加以評估并進行記錄。由于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在給予同等劑量的藥物情況下,有些患者可能因血藥濃度過高而引起嘔吐、呼吸抵制等不良反應,另有些患者則可能因血藥濃度過低而不能達到理想的鎮(zhèn)痛效果,因而造成患者因疼痛不能有效緩解而產(chǎn)生煩躁情緒。因此,應當在給藥時及用藥后密切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身體的各種動態(tài)變化或不良反應。
大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往往對疼痛的相關知識了解不足,常會對疼痛及其控制存在誤區(qū),因而產(chǎn)生焦慮等不良情緒,例如:有些患者或家屬可能擔心止痛藥物的使用是否會對傷口愈合造成不良影響,或者相關藥物是否會產(chǎn)生成癮性或耐受性等等。針對上述情況,醫(yī)護人員可以編寫相關的宣傳小冊子,或者制作宣傳展板,對疼痛控制等相關知識進行介紹和指導,使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慮和恐懼得以消除,也使患者可以及時地報告疼痛,以便于醫(yī)護人員更好地進行止痛。也更有利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降低手術對機體的傷害,減小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機率。例如:對于實施胸腹部手術后的患者,由于呼吸或咳嗽可能會使傷口發(fā)生疼痛。針對此類患者,可以在術前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宣傳與教育指導,使患者了解術后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方法[5]。術后協(xié)助患者進行傷口按壓并進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以使術后疼痛得以減輕。
醫(yī)護人員在術后疼痛護理方面應當盡量注意避免和防止使患者疼痛加重的情況發(fā)生,例如在患者變換體位時,護理人員應當協(xié)助患者完成翻身、坐起等動作,在進行各種動作過程中應當盡量保證輕柔和緩慢。又如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用一根結實的布條固定在患者病床下端的欄桿上,患者坐起時可以不需要他人協(xié)助,依靠拉動布條來輔助胸腹部用力以減輕相應部位的疼痛。同時,胸腹部手術的術后可以使用腹帶或胸帶對傷口加以保護,護理人員可以在術后協(xié)助和指導患者進行咳嗽和深呼吸,并對傷口進行適當按壓,從而使疼痛得以減輕。另外,還應當對術后患者的各種引流管進行妥善的固定,避免因管道受牽拉而引起的不適感和疼痛。對傷口應當定期時行換藥,以確保無菌,從而避免因傷口感染而引起的疼痛。最后,還應當營造舒適怡人的醫(yī)療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大聲喧嘩,應當做到動作輕柔,防止因噪聲、強光等不利因素刺激而引發(fā)或加重患者的疼痛。
在患者手術階段中,護理人員要親自為患者家屬講解手術進展的實際情況,為家屬介紹患者生理情況,同時為告知患者家屬在手術結束以后如何為患者開展特殊護理以及一般護理。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家屬的緊張情緒以及焦慮情緒,還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相關研究表明[6],術后疼痛與教育、心理疏導、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同時,術后疼痛還與患者心理狀態(tài)、情緒、性格等因素緊密聯(lián)系。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是管理患者術后疼痛的重要主體,所以,護理人員必須要堅持學習,不斷積累疼痛知識。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正確的評估。進而采取全面和正確的護理措施以及管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給予患者舒適感。護理人員可以采取有效地鎮(zhèn)痛措施,鎮(zhèn)痛措施的方式具有多樣性,無論如何,護理人員均要為患者營造舒適、整潔、安靜的環(huán)境,定期或不定期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確疼痛知識,促進患者正確認知疼痛。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協(xié)助患者調整自身心態(tài),引導和鼓勵患者配合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相關研究表明[7],在護理人員實施健康宣教之后,患者能夠正確認知術后疼痛,患者還會主動要求鎮(zhèn)痛。通過這一類鎮(zhèn)痛干預措施的患者,其下床活動時間顯著提前,更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必須要對患者實施嚴格的護理管理,目的在于有效減少患者疼痛時間,增強臨床治療效果。
[1] 謝素美.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3):282-283.
[2] 李光霞,吳瑩珠,蔡偉良,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普通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6):40-41.
[3] 馬治軍,王琪娜,崔 玲,等.個性化護理在外科門診患者術后疼痛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3):465-467.
[4] 裴 靜,梁金清,黃霜霞,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門診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629-1631.
[5] 胡 倩.優(yōu)質護理對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響[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263-263.
[6] 孫玉萍,信玉梅,李 萍,等.護理程序對手足外科心理狀態(tài)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7):966-968.
[7] 方碧華.后腹腔鏡手術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3):19-20.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47
B
ISSN.2095-8242.2017.14.27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