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東
又過了一個國慶黃金周,又過了一個全民旅游季。伴著堵車和人潮的,是我們內心憧憬的旅行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了都市人的心聲。“去遠方”、“周游世界”似乎成了人們證實自己脫俗的代名詞。于是白領辭掉工作、老夫老妻賣掉房子、青年學生說走就走周游世界。我想說,其實你真的可以不用周游世界。
青年時期的作家池莉,最強烈的心愿是看世界,后來她上大學離開了家,所有的節(jié)假日都和同學結伴旅行,越走越遠,折騰半輩子后,說:“我承認,外面風景確實有值得一看的,但是最必要的旅行是回家。因為家才是我絕美的風景?!?/p>
人們往往患了“近視眼”,才需要到遠方去尋找風景。我們似乎都存在“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心理,當我們在甲地生活久了,總覺得乙地才是世外桃源;當我們端著碗吃飯時,總覺得別人碗里的青菜都更好吃;可是從自己過膩的地方到別人過膩的地方就一定會產(chǎn)生無窮的新鮮感嗎?有位哲人說,出走其實是一種逃避,對現(xiàn)實不滿意了,對周邊的環(huán)境不滿意了,左鄰右舍關系緊張了,于是才去西藏感悟人生,到農村去感受老農的憨厚,到尼泊爾去體會幸福,這是在逃避競爭、工作與現(xiàn)實。
很多人說只有出去看才能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跟上潮流。可是俗話早就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笨档轮钡饺ナ酪惠呑右参刺こ鏊畹男℃?zhèn)柯尼斯堡,可是他的理論并不落后,他的思想并不陳腐,他每天與飛鳥對話,與宅邊的花草攀談,在林間小路上思考,從而領悟了世間的真理,發(fā)現(xiàn)“一步一天涯,一花一世界”。
有個人到歐洲轉了一圈,很興奮地來向李敖報告,說巴黎的一塊石頭,李敖卻說:“不遠處是不是有一家咖啡店。”“是?。俊薄霸诳Х鹊昱赃吺遣皇怯幸粋€教堂?!薄笆前。闳ミ^?”“沒有?。 薄澳阍趺粗赖眠@么詳細?”李敖笑了,說:“我是從書里看的?!薄霸缰滥阋仓溃蚁蚰愦蚵牪痪屯炅?。”“其實啊,你就是平常不看書,讀書其實就是以靈魂周游世界。坐地日行八萬里,心游萬仞精騖八極。”
關鍵是內心要有太陽。孫犁人生后面幾十年也是呆在家里,大門不出,送客都很少出小門。有一次有個出國機會,可是他卻放棄了,有人問他為什么,孫犁說,有人覺得出國是一種快樂,而我不覺得是快樂。那孫犁的快樂是什么呢?他在書中寫道:“1975年,11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紙裝書,甚適。”在家曬著太陽,干著自己喜歡的裝書,看書之事就是快樂,何須外出,滿世界的跑呢?
眼里要有風景,否則的話,你即使身在寶山,也不識寶。你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看看路邊的小花小草,聽聽在行道樹上嘰喳的小鳥。安東尼梅洛寫過一篇文章《老人與海島》,說有一位老人,在一座被公認的世上最美的島嶼上生活了大半生。后來,他退休回到大城市生活,有人問他:“你在世上最美島嶼上生活這么多年,一定是很美好,給介紹一下吧。”老人兩眼茫然地說:“嗯,那里美嗎?我怎么不知道?!碑斂戳私榻B文章和別人拍的照片時,非常后悔地說:“要是我早知道它這么有名氣的話,我都不來城市了?!?/p>
沒有發(fā)現(xiàn)身邊美的能力,即便跑到仙境里也沒用。身邊發(fā)現(xiàn)不了美,遠方也沒有。作家林孝杰說:“在平時如果你吃一個三鮮餃子都很開心,能夠領略它的味道,餃子就是你的另一個世界;在周末如果你和朋友一起能放松自己,感受另一種不同生活,那你大概已經(jīng)周游宇宙,不必依憑什么了。”
所以完全不必賣掉房子、辭掉工作、去看世界。世界上最好的,永遠都是在你身邊觸手可及的東西。
“天涯何處無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