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洪 蘭杰 周文晶 孟亞梅 高歡歡
摘要 火炬樹作為外來樹種引入我國已有50多年,在全國各地大面積種植,諸多植物學家對其進行了相關(guān)研究。在所查文獻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火炬樹的屬名歸類不統(tǒng)一,為了便于生產(chǎn)應用,火炬樹的屬名在國內(nèi)應該統(tǒng)一,就目前了解的資料,提出初步的觀點,認為火炬樹屬于鹽膚木屬植物。
關(guān)鍵詞 火炬樹;鹽膚木屬;漆樹屬;屬名
中圖分類號 S79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1-0129-01
火炬樹(Rhus typhina Nutt)別名加拿大鹽膚木、鹿角漆,原產(chǎn)于北美洲,最早在加拿大和美國栽培,現(xiàn)在歐洲、亞洲等都有栽培。自1959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種,作為觀賞樹種在北京植物園種植,1974年后向全國各地推廣,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溫帶闊葉林地區(qū)?;鹁鏄湟M我國已有57年,諸多學者對其也有相關(guān)研究。
目前,植物的名稱十分繁雜,因各國文字不同而異,就是一國之內(nèi)不同地區(qū)也往往不一致,因而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對于科學普及與經(jīng)驗交流極為不利。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學者們對火炬樹的屬名歸類各持己見,目前在學術(shù)界很不統(tǒng)一,文獻中火炬樹有鹽膚木屬和漆樹屬2個屬名。火炬樹作為一種外來樹種,對于它究竟屬于哪個屬目前尚無人確定,為此,火炬樹的屬名有待進一步考證鑒定。為了使植物的命名得到統(tǒng)一,通過檢索相關(guān)文獻對其屬名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考證。
1 火炬樹屬名在文獻中的應用
近年來,學術(shù)界對火炬樹的研究越來越多,由于對火炬樹的屬名劃分不統(tǒng)一,加之各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不同命名,現(xiàn)將近60年學者所用火炬樹屬名的時間順序進行統(tǒng)計。由表1可知,在所引的35篇文獻中,23篇引文中火炬樹的屬名為鹽膚木屬,12篇引文中火炬樹屬名為漆樹屬,從所占比例上來看,火炬樹歸于鹽膚木屬是被多數(shù)學者認同的。
2 鹽膚木屬和漆樹屬的比較
火炬樹屬于漆樹科,據(jù)《中國植物志》第45卷第一分冊
記載,全世界漆樹科(Anacardiaceae)約有60屬,600余種,分布在全球熱帶、亞熱帶,少數(shù)延伸到北溫帶地區(qū)。我國有16屬,59種[1]。1982年張繼祖在文章中提到Lobelius M.最早將Rhus作為植物分類的一級單位,1700年Tournofort J P將Rhus確定為屬的單位;自1753年以后Rhus為國際上所公認,至今仍然使用[2]。在國內(nèi),1980年中國植物志[1]把Rhus L.譯作鹽膚木屬,把Toixcodednron譯作漆樹屬,并把本屬從Rhus L.中分出。依據(jù)生物學特征,將二者的區(qū)別點分述如下。①鹽膚木屬(Rhus L)?;ㄐ?,雜性或單性異株,多花,排列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或復穗狀花序,苞片宿存或脫落;核果球形,略壓扁,被腺毛和具節(jié)毛或單毛,成熟時紅色,外果皮與中果皮連合,中果皮非蠟質(zhì)。②漆樹屬(Toixcodednron)。圓錐花序腋生;果無毛或疏被微柔毛或刺毛,但無腺毛,成熟后黃綠色至黃白色,外果皮薄,與中果皮分離,中果皮厚蠟質(zhì);植株體中乳液有毒。
從1980《中國植物志》第45冊第1卷106頁查閱到漆樹[Toxicodendron (Tourn.) Mill.]是從Rhus L.中分出,周丕振等[3]1982年在《關(guān)于漆樹學名的商榷》文章中提出,《云南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志》的記載中把Toxicodendron從Rhus屬中分出另立一屬。依據(jù)其生物學特性,筆者認為漆樹屬的性狀作為Rhus屬下次一級分類單位是恰當?shù)?。根?jù)所查文獻[4-10],Toixcodendron和Rhus在形態(tài)上基本相似:落葉喬木或灌木或藤本;含有乳汁;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或3小葉或單葉,不具托葉,葉軸具翅或無翅花小,雜性或單性異株,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萼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宿存;花瓣5,覆瓦狀排列,脫落;雄蕊5,著生褐色花盤下,花藥卵圓形或卵形,背著藥,向內(nèi)縱裂;花盤環(huán)狀或盤狀或杯狀淺裂;子房無柄,l室,胚珠l,花柱3,基部多少合生;果實核果,球形,外果皮薄,中果皮具樹脂等主要性狀是相似的,唯有在次要性狀方面不相同。
綜上所述,把Toixcodendron從Rhus獨立分出來,現(xiàn)有的論據(jù)不夠充分,也可能不會被學術(shù)界認同,因而將Toixc-odendron歸屬于Rhus是比較合適的。
3 結(jié)論
按Linnaeus的命名法:學名=屬名+種名+定名人。從現(xiàn)有文獻看,火炬樹種名是一致的,屬名還存在分歧。從火炬樹的主要性狀來看:火炬樹是多年生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一般高達8 m左右。小枝粗壯,密生長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1~23枚,長圓形至披針形,緣有鋸齒,葉軸無翅。雌雄異株,雌花序、果序密生絨毛,果實扁球形,果穗鮮紅似火炬,入秋葉色紅艷或橙黃。花期5—7月,果熟期8—9月。這一主要特性與鹽膚木屬植物的性狀十分相似,從火炬樹相關(guān)研究的文獻中引證,筆者認為火炬樹應該是鹽膚木屬下一級植物,同時建議火炬樹的屬名統(tǒng)一采用鹽膚木屬。
4 參考文獻
[1] 鄭勉,閡天祿.中國植物志:第45卷第1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99-106.
[2] 張繼祖.漆樹屬和漆樹學名的考證[J].中國生漆,1982(增刊1):15-20.
[3] 周丕振,呼時岳,林炎興.關(guān)于漆樹學名的商榷[J].中國生漆,1982(增刊1):11-14.
[4] 苗軒.火炬樹引種試驗報告[J].中國水土保持,1982(5):52-54.
[5] 王海峰,翟明普,馬長明.外來種火炬樹研究綜述[J].山西林業(yè)科技,2006(4):13-16.
[6] 趙義發(fā),曲濱,田年軍,等.火炬樹引種試驗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1994(2):10-13.
[7] 曲賓,劉秀珍,劉丹.火炬樹引種試驗初報[J].中國林業(yè),2009(22):47.
[8] 張川紅,鄭勇奇,李繼磊,等.北京地區(qū)火炬樹的萌蘗繁殖擴散[J].生態(tài)學報,2005(5):36-43.
[9] 馬松濤.中國火炬樹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5.
[10] 孫天旭.外來種火炬樹的入侵生物學特性研究[D].泰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8.